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水滸傳,沒有單一的主角,描寫的是108位梁山好漢的故事。

但在這108位梁山好漢中,重要性是明顯不同的,比如武松、宋江、林沖、魯智深、李逵等都是花了大量篇幅描寫的。

武松一個人就佔了10回的篇幅,號稱“武十回”,整本水滸傳才100回,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更是隻有70回正文。

但也有一些好漢,作者基本上是一筆帶過的,沒有描述他們的英雄事蹟,他們就像是跑龍套的群眾演義一樣,沒有鏡頭,沒有臺詞。

我很是懷疑,這些好漢就是作者為了湊夠108位好漢,拉來湊數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無臺詞、無鏡頭的好漢:

1、紫髯伯 皇甫端

皇甫嵩是最後一個上梁山的好漢,是一個專業獸醫。

梁山大聚義時,他排名57位,僅次於神醫安道全,在梁山上是專門負責照顧馬匹的獸醫。

皇甫嵩是沒羽箭張清介紹上梁山的。

梁山打下東昌府,被俘虜的張清在宋江勸說下同意入夥,梁山好漢已經達到107個。

入夥後,張清對宋江舉薦道:

東昌府一個獸醫,複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馬,知得頭口寒暑病症,下藥用針,無不痊可,真有伯樂之才!

梁山泊亦有用他處,可喚此人帶引妻小,一同上山。乞取鈞旨。”

就這樣,皇甫端帶著妻兒老小上梁山入夥,落草為寇了。

梁山也湊夠了天罡地煞108位好漢了,人到齊了以後,就馬上對天盟誓,天降石碑。

於是,大家都變成天上星宿下凡了。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皇甫端上山,宋江接見了他,兩人見面的情形如下:

宋江看了皇甫端一表非俗,碧眼重瞳,虯髯過腹,誇獎不已。皇甫端見了宋江如此義氣,心中甚喜,願從大義。

此後皇甫端再沒有半句臺詞,書中偶爾會提到他的名字,都是說把馬匹交給他調治。

實際上,皇甫端上山入夥的行為是很奇怪的:

【一個獸醫,特別是擅長馬匹治療的獸醫,在當時是不愁沒飯吃的。

一般落草為寇的人,都是走投無路的人。

皇甫端又沒有犯法,日子過得好好地,怎麼就自願落草為寇了?

更何況,皇甫端不是光棍一人,他是有家室的——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老小。】

原著說,皇甫端“心中甚喜,願從大義”,更說不通,

一群打家劫舍的草寇有什麼大義可言?

即便朝廷不仁,也並不意味草寇就是正義的。

日子過得好好的,誰願意拖家帶口去落草為寇?

皇甫端腦子進水了嗎?

一個根本沒有落草理由的人,居然自願到梁山入夥,不是為了湊數,還能有什麼別的原因?

2、白麵郎君 鄭天壽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鄭天壽出場比較早,是清風山的三大王,相對於燕順和王英來說,他就完全是個透明人。

他既沒有陣前對敵鬥將,也沒有立下什麼奇功,更沒有什麼特長。

所以他基本上沒有什麼露臉的機會,從頭到尾沒有半句獨屬於自己的臺詞,也不曾單獨去完成什麼任務,更不會有特寫鏡頭。

他和橫店的群眾演員真的沒什麼區別:

鄭天壽這個人物,有或者沒有,對《水滸傳》的情節發展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3、神運算元 蔣敬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蔣敬是黃門山的二大王,其他三人是歐鵬、馬麟和陶宗旺,這四個人也差不多都是跑龍套的角色。

歐鵬和馬麟還好,多少有點戲份,他們在三大祝家莊的時候分別和扈三娘戰鬥了幾個回合。

蔣敬上梁山後就負責後勤工作,沒有戰鬥,

也沒有立下什麼戰功。

蔣敬曾經是個讀書人,在北宋社會備受尊崇的讀書人,他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落草為寇,沒有人知道。

總之,蔣敬的存在感也是極低,戲份極少,就像一個跑龍套的群眾演員,108位好漢中有沒有他這個人物,都不會影響故事情節的。

如果說蔣敬是專業人員,懂得會計技能,梁山核算錢糧缺了他不行。

其實這很好解決的,把“神運算元”的技能加到李應身上不就解決了,有什麼必要專門弄出蔣敬這麼一個人物?

當然,如果是為了湊夠天罡地煞108位好漢,那倒是情有可原。

4、九尾龜 陶宗旺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陶宗旺是黃門山的四大王,是108位梁山好漢中唯一農民出身的好漢。

他為什麼會落草,曾經遭遇過什麼,他有什麼

辛酸

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個群演一樣的角色,作者沒有在他身上浪費半點墨水。

陶宗旺上梁山後也是負責後期工作,主要是基礎建設方面,他從頭到尾沒有自己的臺詞,也沒有什麼戰功。

就是最後的死亡也是默默無聞,徵方臘第一戰中,就在亂軍中被馬踏而死。

宋江在清點人員的時候,才發現他死了,基本上屬於被遺忘的角色。

這個人物對故事情節發展有什麼幫助?

難道是因為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特別需要陶宗旺這樣一個農民出身的好漢?

隨便找一個人,把他背景寫成農民不就好了?比如鄒淵、鄒潤、石秀,都可以加個農民出身背景給他們啊。

5、玉幡竿 孟康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孟康原本在飲馬川落草,後來受戴宗邀請到梁山入夥。

孟康上梁山後負責建造船隻,他的戲份比陶宗旺稍微好點,戰死的時候有一個鏡頭:

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見不是頭,急要下水時,火排上火炮齊發,一炮正打中孟康頭盔,透頂打做肉泥。

這個唯一的鏡頭就是他被打死的場景,不知道是背影還是能露個臉。

他也是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自己的臺詞。

除了上述五位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臺詞的還有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

不過這兩位作為沒羽箭張清的副將,在上山前還是有幾場戰鬥戲份的,比皇甫端等5人要強得多。

水滸傳原著中,有5位好漢無臺詞、無鏡頭,就是為了湊夠108個人數

小時候看電視也好,看小說也好,光盯著武松、魯智深、林沖、李逵、燕青等好漢了,沒有注意其他的。

時隔多年,再看原著小說的時候,竟然發現還有上述五位好漢,無臺詞、無情節、無鏡頭,感覺有沒有他們都一樣,就好像是拿來湊數的。

這也難怪,畢竟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梁山好漢只有36人,宋江等36位好漢縱橫河朔的事蹟記載在大宋宣和遺事裡面,還有《宋江三十六人贊》這樣的史料。

另外72人都是施耐庵虛構的,他們本來就沒有什麼事蹟。

作者開篇寫了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那麼就要填坑,把梁山好漢補足108之數,所以就難免要拉一些人來湊人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閒話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