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步法”,幫你打破心靈的牢籠

“10步法”,幫你打破心靈的牢籠

以下內容摘自津巴多大師行直播分享稿,作者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

(有刪改)。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人生是傳奇的一生。

他是一個從美國紐約黑社會猖獗的街區走出來的義大利移民的孩子,最終成為全球最知名大學的頂尖教授,他還出版了不少暢銷書,當上過心理學領域的最高領導,成為最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還曾經在拍攝的實險記錄片裡過了一把電影明星的癮。

津巴多是劃時代性的人物,即便按照今天90後、00後的標準,也絕對是妥妥的後現代網紅一枚。

“10步法”,幫你打破心靈的牢籠

津巴多B站評論區

津巴多教授畢生的心理學研究其實也是在告誡我們要不斷突破各種侷限與極限:

每個人在很多時候都會被各種心靈的牢籠困住,儘管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沒有意識(或者不願承認)牢籠的存在,但事實上卻不斷受到它們的影響與困擾。

“10步法”,幫你打破心靈的牢籠

津巴多寫給自己的墓誌銘

透過深刻理解津巴多教授的思想,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瞭解到我們的心為何所困。

第一個心靈牢籠是我們所在的處境。

一場心理學實驗短短6天就導致“獄警虐待、囚犯崩潰”的驚人後果,一場用於實驗的“假戲”居然成為了現代心理學科研有史以來最為讓人不可異議的“真做”。

津巴多在《津巴多口述史》一書中回顧斯坦福監獄實驗時也承認自己當時入戲很深,是女友馬斯拉奇警醒他才及時終止這個實驗。因此,備受爭議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成為心理學歷史上一個沒有完成的研究。

“環境可以緩慢地改變一個人,而情景卻可以馬上改變一個人。一個善良的天使也可能在特殊的情景下變成恐怖的魔鬼。”津巴多教授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徹底而無情地揭示了赤裸裸的“人性的脆弱”,生動地說明了“人在擁有權力之後,這種權威感對自己和其他人的重大影響與改變。”

情境影響下角色行為的驚人變化在國際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斯坦福監獄實驗”已經不僅僅是一項用嚴格實驗方法論證情境對人類行為影響的心理學實驗,它讓人們重新開始思考善意與惡行與環境的內在聯絡。

“10步法”,幫你打破心靈的牢籠

“斯坦福監獄實驗”與津巴多的偉大,是因為他與他的實驗共同所關注的是“人性永恆”的問題。

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得邪惡?

一個好人有時是不是也會幹壞事?

如果好人也能變壞的話,那又是什麼使人們越過那條邊界?

津巴多的實驗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些敏感的問題。

我們目前起碼可以知道,處境可以極大地影響一個好人,讓他變得邪惡。權力如果不加控制,也會對其他人包括我們自己,產生巨大的傷害。

反觀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類似“斯坦福監獄實驗”的場景。尤其是當人們喪失了自我的意識、自我的判斷、自我的良知時,我們很容易被他人、形勢、環境等大趨勢所驅動。

第二個心靈的牢籠是我們自己的心理遮蔽。

“羞怯”現象是津巴多教授研究的另一個重要領域。在研究“羞怯”的原因時,津巴多教授發現實際生活中,“羞怯”人群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而且這個比例隨時間推移而呈上升趨勢。

透過津巴多的研究,我們發現曾經的“害羞”意味著一個人不太知道如何與人交流而表現出一種膽怯感。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害羞”愈加向“不願意與人交流”的主觀態度與價值取向方面演化。電子產品的出現,似乎成為人們不與他人交流的最好藉口,特別是很多青少年,他們沉溺於電子遊戲與網路影片,迷失在虛擬的空間與情節中,喪失了大量現實生活中與家長、夥伴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越是這樣,他們越封閉自己,越顯得孤獨,越缺乏在人際中進行社會性學習和鍛鍊的機會。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開始變得“羞怯”,變得“孤獨”、變得“冷漠”,也變得更加“退縮”。

他們無法克服內在的“羞怯感”,學會了隱藏在人群中觀望,他們的存在感追求不再是人前高光,而是背後躲藏。這是現代化的一個陷阱,也是現代人一個不得不需要認真面對與解決的心理遮蔽。

在此推薦大家閱讀津巴多的另一本著作《不再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