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演講者: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美國東北大學網路科學研究中心創始人,《連結》、《爆發》作者,網路科學奠基者。

解讀作者:

柯洲,筆記俠創始人兼CEO。

注:部分圖片來自混沌學園。

5936

篇深度好文:3791 字 | 7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柯洲說:

10月5日,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研究複雜物理系統的科學家。

項若飛博士評論說,繼普利高津之後,複雜性科學第二次拿獎,隨著網際網路的“網路化效應”深入全球化的各個方面,複雜性科學拿獎的機會越來越多。

有人問:複雜性科學會改變未來網際網路的模式?未來的網際網路會是怎樣的?還有中心節點嗎?

5年前,我在混沌學園聽過網路科學奠基者巴拉巴西的演講,之後看過他的《連結》一書。

在《連結:商業、科學與生活的新思維》一書中,提出了複雜網路科學和無尺度網路。

《連結》一書中提及:“雖然網際網路是人造系統,但從結構上來看,卻更像是一個生態系統”。

他在分散式網路的傳播規律中提出兩個概念:一是“六度分隔理論”,二是“弱關係”。

六度分隔理論,即指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在闡釋“弱連線”時,《連結》的作者巴拉巴西給出了一種釋義:“當你找工作的時候,一般是透過弱連線的,因為透過強連線的人你找不出新資訊,但透過弱連線者你可以得到沒有的新資訊,獲取其他它圈子。”

分散式網路中的弱關係,已經和真實社會關係交相輝映。我們常常說“得強連線者得天下”,但當下,在社交網路佔據了人們注意力之時,我們已經進入“得弱連線者得天下”的時代。

今天,我們將如何審視新一代網際網路,從而深刻理解今天的商業和網際網路?

今天,我將帶你重溫5年前我所撰寫的《連結》一書解讀筆記,重新認識複雜系統之美。

今時今日,網路社會已經崛起,網際網路就是社會網。然而,我們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帶來緊密的社會網以及更平等的權力,而是產生了很多圈子;

今時今日,資訊經濟已經崛起,網際網路也是資訊網。然而,我們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帶來精緻的資訊網以及更民主的資訊,而是產了很多無效資訊;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今時今日,網紅作為迅速崛起的流量主,但是這世界本沒有一口吃成的胖子,現在的膨化劑太多;

今時今日,垂直品類會有頭部平臺產生,然而每次頭部平臺的誕生,先發固然有優勢,但依然屬於流量生意,如果更新更好的互動方式出現,仍然有機會;

今時今日,隨著裝置的大屏化、4G網速提升,以及2016年支付的普及帶來的方式紅利,直播、點播、打賞、遊戲變現紛紛出現。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面體現了什麼樣的網路思維?為什麼今天一定要懂網路思維呢?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2016年6月4日

,網路科學奠基者巴拉巴西來到中國最大的線上商學院混沌學園開壇分享,分享“網路科學複雜世界的底層程式碼”。不得不說,國內也就混沌學園能夠時不時地邀請到世界頂尖思想者來到這個舞臺給大家帶來非凡的思考。

請注意,這裡的網路思維或網路科學,不是單指網際網路思維或網際網路科學,縱觀人類行為,網路思維也是普遍存在的。李善友教授這樣介紹說:“巴拉巴西把這種新方法成為‘網路思維’,並認為網路思維將滲透到人類活動和人類思想的一切領域。”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這點和凱文·凱利、克萊·舍基的眾多研究是一樣的,是放之整個宇宙、地球和生物界所做的研究,只是作為與時俱進的學者,他們也非常關注和深入研究全球資訊網、因特網所帶來的影響。不得不說,在這點上,國外學者的宇宙視野、歷史視野和現實視野是非常廣泛的,在博學通識和垂直研究上都更勝一籌。對於我輩來說,認真傳播這些優秀思想也是需要極為審慎的態度的。

巴拉巴西分享的

7

把網路思維利劍,讓網路工作者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怕的了,如果你能掌握七種的精髓,相信就至少打開了網路思維的仁督二脈。

在七劍之前,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要關注網路呢?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網路的核心是複雜,所謂複雜,就是具有各種不同的,而且常常是數量眾多的部分、因素等的相互聯絡,而這種相互聯絡又是難於分析、解答或理解的。

也就是網路的關鍵詞是複雜,複雜的關鍵詞是相互連線,一件事情如果是複雜的,裡面就必須有相互連線性的。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這個複雜網路,不僅是我們早已知道的通訊網路,不僅是我們今天非常依賴的、非它不行的網際網路,不僅是超過

15

億使用者的

Facebook

社交網路,也包括身體裡面的細胞網路、以信用卡連線起來的金融系統、歐盟經濟體、企業關係網,它們看起來很像宇宙。

可見,網路是無處不見的。即使小到一個圈子,也是一個網路。

接下來,我們來看巴拉巴西給大家看的七條定律,幫助大家理解網路。

第一條定律:六度分隔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六度分隔

SixDegrees of Separation

現象

(又稱為“小世界現象”

smallworld phenomenon

,可通俗地闡述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透過六度分隔,我們可以認識一個名人,也可以認識到底特律的福特工人。

這就是網路的力量和網路的可觸及性。

Facebook

可以更厲害,只需要

3

4

度分隔。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大連線》一書說:“互為朋友的兩個人,如果其中一個人變胖了,另外一個人也將發胖的風險是原來的3倍。” 還有:“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快樂,你也會變快樂。”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李善友教授在演講中曾經分享過:“

有人研究,1947-1968年期間,如果《紐約時報》的頭版報道了某個人的自殺事件,那麼,在報紙發行後一個月內,美國的自殺事件會明顯增加。我們被傳染的不是肥胖和自殺,而是關於肥胖和自殺的觀念。

這就是心理的安全感和危險感。這就是觀念的同步性。”

那麼,六度分隔對我們的現實網路有什麼影響呢?

當連線所能觸達的機率越高,叢集就會越來越多,很多獨立的叢集連線在一起,就會達到一個臨界點,最後一通百通,出現指數級的、爆發式的增長。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公眾號沒有什麼人看,有的公眾號卻擁有超大流量,只要透過努力,讓連線的節點和叢集越來越多,後面就會出現使用者和閱讀的指數級增長。

在物理中,連線是透過象變的方式變化的,比如到了零度的時候,液態水變成固態的冰。在網路中,我們也看到這種象變,很多孤立的點就變成了團。

第二條定律:無尺度網路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那麼,連線是隨機性的嗎?連線是平均數的正太分佈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會有網紅呢?為什麼會有聚合了大幾萬會員的混沌研習社呢?

我們可以看到,連線不僅不是隨機的,而且經過巴拉巴西團隊的研究發現:網頁的連結會跟使用者個人的愛好興趣相關,網頁連線的數量不是呈現均勻的正太分佈的,而是冪律分佈的,

也就是絕大多數的網頁連結是很少的,只有少數網頁連結是極多的。這和一個社會現象極為相似:大部分老百姓很窮,少數人很富有,這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的財富不平等現象。

這就是“無尺度網路”的特徵,

百度百科是這樣釋義的:

在網路理論中,無尺度網路是帶有一類特性的複雜網路,其典型特徵是在網路中的大部分節點只和很少節點連線,而有極少的節點與非常多的節點連線。這種關鍵的節點,也稱為“樞紐”或“集散節點”的存在。

在我們的企業組織上,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特徵:有的同事特別受歡迎,公司裡面的很多人都跟他打交道在一起,他也反而獲得公司內部眾多的資訊。如果在情報界,這種人就是情報王。

因此,在“六度分隔”的基礎上就延伸出了“無尺度網路”。也因為無尺度網路的冪律分佈特徵,也就引出網路的第三個定律。

第三個定律:馬太效應,富者愈富,即優先連結原則

“無尺度網路”的釋義中出現了一個核心概念:樞紐。

既然節點之間的連線不是隨機的,那麼,新的節點更傾向於與那些具有較高連線度的“大”節點相連線。所以,

大節點會比小節點增長更快,成為真正的中心樞紐,也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這個概念,在李善友教授的演講中也提到的“贏家通吃”的概念。

經過不斷做執行,如果一個大節點有大量節點的時候,“優先連結”原則就會帶來冪律分佈的無尺度網路。

然而,是不是“優先連結”的增長原則就無懈可擊了?不是的,先發者也經常被後發者超越,就像微軟被

谷歌超越了

,谷歌被

Facebook

超越了

。超越的原因是後者的適應性能力更強。對於人類而言,適應性就是魅力,即別人喜歡你的程度。

然而,這種連線就無懈可擊了嗎?

來看看第四個定律。

第四個定律:穩健性和脆弱性

巴拉巴西把這稱之為“阿基里斯的跟踵”。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這個概念來自於西方神話:

阿基里斯生下來,大頭朝下被他娘拎著用聖河水洗澡,後來身輕體健、百病不生、刀槍不入,在荷馬史詩中算是個大英雄,唯獨他娘給他洗澡的時候不給他洗腳後跟。後來被箭射中腳後跟,流血過多,被幹掉了。形容一個比較美好或圓滿的事物中,一個不大卻很危險的漏洞。

因為網路的穩健性,所以不擔心某個節點的離開導致整體網路的崩潰。然而,一旦你的樞紐被攻擊了,就會帶來網路的多米諾效應,節點之間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個脆弱性就好比是傳說中國功夫中最有名的護體硬氣功“金鐘罩鐵布衫”,可以刀槍不入,但是它也有它的命門,一旦命門被攻擊,就是致命一擊了。

這就說明,網路雖然穩健,但是一旦樞紐被攻擊,就非常脆弱。那麼,讓我們來好好理解下樞紐的概念。

第五條定律:中心節點的力量

樞紐就是中心節點,找到中心節點,資訊可以很容易傳播開來,這就是大號或者大

V

、網紅的價值。一旦你拿下他們,你的資訊能很快地被傳播出去。

在自媒體領域,關於中心節點的研究,也就延伸出了關於頭部內容的概念。關於頭部內容的概念註解如下:

可以理解為爆款優質內容,有較好的口碑和影響力。同樣,作為頭部作者,一般是指傳播力、閱讀量穩定在較高水準的大

V

。其實,向頭部集中,符合二八原則。

因為頭部內容代表使用者認可的價值觀,也因此又圍繞著頭部內容和使用者,會形成第六個定律概念。

第六條定律:社群的力量

社群是有意義的嗎?

是有意義的,屬於同一個社群的人有相似的特徵、年齡、社會經濟背景、支出和消費習慣。在市場營銷學資料裡面,會經常使用社群這個概念,看到他們正常消費什麼。

這就回到了最前面的一個概念:網路社會已經崛起,網際網路就是社會網。然而,我們發現網際網路並沒有帶來緊密的社會網以及更平等的權力,而是產生了很多圈子。

圈子也是社群。今天,沒有一個人沒有在社群之中。

社群裡面有兩個重要概念:強連線和弱連線。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我們常常說“得強連線者得天下”,李善友教授說“得弱連線者得天下”。為什麼這樣說呢?剛好巴拉巴西給了我們一個釋義:“當你找工作的時候,一般是透過弱連線的,因為透過強連線的人你找不出新資訊,但透過弱連線者你可以得到沒有的新資訊,獲取其它圈子。”

複雜性科學再獲諾貝爾獎,普通人如何擁有網路思維?

社會學家家格蘭諾維特講過:“不論找工作還是找物件,弱關係比強關係更重要。再包括獲取資訊、開餐館,還是傳播新潮流,弱關係都比我們珍視的強關係更重要!”

搞明白了以上六個定律,估計大家都在蠢蠢欲動,如何控制它們?

第七個定律:網路控制

這個話題非常微妙。控制,好比是汽車的油門、剎車、方向盤,好比是一個企業中的重要管理者。

21

世紀,關鍵的大公司商業模式從根本來講,就是網路式商業模式。

對我們來講,一定要具備網路思維,瞭解它的結構以及運作的原理。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企業內訓|線上、線下企業大學|課程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