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背後用到的技術,就是

剛剛收穫拉斯克獎的光遺傳學

撰文 比鄰星

R走進了一間藍色的屋子,他沒有特別的任務,只需要記下自己曾來過這裡。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這不是什麼難事,簡單踱步後,R離開了藍屋。他的下一個目的地是紅色的房間。

紅屋和藍屋一樣空蕩,可跨入第一步,R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腳底酥酥麻麻,好像渾身通了電,這很不舒服。忽然,他的頭頂照下了一束光,一切都不一樣了。他覺得自己瞬間回到了藍屋,他不斷問自己——這裡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房間?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光滅了,R的眼前又是紅色的牆壁,地板也變回了舒服的樣子。沒有電流,沒有痛苦。還剩最後一個任務,再次走回沒有危險的藍屋。可當R推開藍屋的大門時,腦海中突然湧出了一些可怕的回憶。他記起這裡的地板讓人難受,於是一動不動地站在了門口……

顯然,

R被植入了一段錯誤的記憶

。有電流的是紅屋,但在R的記憶中,自己是在藍屋被電擊的。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它發生於麻省理工的一間神經科學實驗室,主角R是隻老鼠。背後用到的技術,就是

剛剛收穫拉斯克獎的光遺傳學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光遺傳學領域的3位科學家獲2021年拉斯克獎基礎醫學研究獎 圖/laskerfoundation。org

光為什麼能篡改記憶?讓我們先從自然界中一種簡單而平凡的生物:綠藻說起。

當你用光照射綠藻時,它們會主動向光源方向移動,這一特性被稱為趨光性。但綠藻是種單細胞生物,它們沒有眼睛,又怎麼能看到光呢?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能感光的綠藻

圖/YouTub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秘密在細胞膜上。綠藻的細胞膜上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質,它們本質是種離子通道。

當這個通道開啟時,陽離子會流入細胞內,此時細胞將被啟用處於興奮狀態

。但這個通道設了一個門,就像我們可以刷臉或者刷指紋來開門,這道離子通道的門,刷的是“光”。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光敏通道要靠光啟用

圖/YouTub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當某些波長的光照向蛋白,通道就會開啟,細胞隨之啟用。換句話說,這種蛋白可以感應光,起到了眼睛的作用。它的學名叫

通道視紫紅質(ChR),我們暫且把它叫“綠藻的眼睛”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通道視紫紅質結構圖 圖/Wiki Commons

類似的

感光蛋白也存在於你的視網膜中

,但其他位置的神經元上沒有。這能證實一件顯而易見的事——假如你被蒙著眼,一道冷光照到腿上,你不會有任何感覺。因為腿上沒有感光蛋白,所以你的腿不覺得自己變亮了。

但如果我們給腿部的某些細胞裝上“綠藻的眼睛”呢?或者直接給腦子裡的某些神經元裝上?這就是光遺傳學。

人的大腦中有860億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平均能與上千個其他神經元連線。

在錯綜複雜的網路中鎖定某幾根神經元的確太難了

,比在凌亂的房間裡找貓更難!科學家一直在嘗試不同的方式,啟用特定的神經元。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大腦中的神經元錯綜複雜

©️nature video

由於神經元傳遞訊號的方式有電訊號和化學訊號兩種,他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

利用電流或者是特定的藥物(起到神經遞質的作用)來操控神經元

。但這兩種方式的弊端都很明顯,電刺激足夠快,但是一電就電一片,無法精準操控。藥物要隨著全身血液迴圈,不僅難以操控,而且起效有延遲。它們都不是最理想的方式。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神經遞質透過神經元間的突觸結構傳遞資訊

©️nature video

那麼光呢?光可太快了,

沒有什麼能比光速更快

,這樣的作用絕對夠及時。至於精準操控這點,就需要“遺傳學”來介入了。粗暴的說,就是

給選定的神經元轉入“綠藻眼睛”的基因

,這樣一來,當對著腦部照射光束時,只有那部分長著“眼睛”的神經元會興奮。如果此時動物表現出了不一樣的行為,就可以直接說明選定的神經元對應著該行為。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讓神經元長出“綠藻的眼睛”,它就能被光激活了。

圖/Wiki Commons

事情好辦多了。目前的技術已經篩選出了不少

神經元的特異性標籤

,利用這些標籤就能讓外來基因在特定的神經元表達。舉個栗子,已知果蠅喜歡避光,這個行為被特定的神經元控制。假如藉助病毒在這些神經元中表達“綠藻眼睛”的基因,再用光照射果蠅,果蠅就會逃跑。

但果蠅也有眼睛,它們本身就能看到光啊。於是為了排除干擾,研究者把果蠅的腦袋揪掉了。此時果蠅仍可短暫存活,並且胸部保留有部分控制逃跑的神經元。再把光照向果蠅,

無頭果蠅依然迅速逃跑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無頭果蠅(下)依然表現出逃跑行為

©️ Cell Press

這束光成功操控了果蠅的逃跑反應。類似的實驗也發生在小鼠身上,頭頂光纖的小老鼠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產生虛假的飽腹感,以及開頭故事中提到的虛假記憶。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圖/YouTube @Albert and Mary Lasker Foundation

知道了背景後再去看R的故事,因果關係就明朗多了。當R第一次走進藍屋(其實就是把小鼠放進藍色的盒子),它產生了關於來過這裡的記憶。這部分記憶由海馬體特定的神經元產生,研究者在這部分神經元中轉入了感光蛋白基因。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實驗鼠本鼠

圖/Wiki Commons

當R進入紅屋後,研究者用光激活了這部分記憶神經元。此時

關於藍屋的記憶被強制喚醒

,當R的足底受到電擊時,會自然而然地把兩件事聯絡到一起。它的記憶變成了“藍屋中有足底電擊”。

最後再次踏入藍屋,映入眼簾的場景引出了已有的錯誤記憶。R很恐懼,會表現出小鼠的“定格”反應,就像被車燈照射的小鹿。

關於光遺傳學的故事還有很多,這裡介紹的只是其中一角。當小編第一次走進神經生物學實驗室時,導師發給我的就是一篇關於光遺傳學的論文。那是我的專業啟蒙讀物,看到一束光就能讓神經生物學家操控動物的行為、書寫它們的記憶時,我很快想到了科幻電影《暖暖內含光》,以及《三體》中的思想鋼印。

讓記憶植入和奪魂咒成真,這或許是神經科學最科幻的技術 | 把科學帶回家

海馬體中一叢叢的神經元

©️ nature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