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後人們談到天妒英才,必然會提到兩位唐代文學奇才。一個是李賀,活了27歲,留下《雁門太守行》等精彩詩篇,另外一個則是王勃,身為初唐四傑之首,一曲《滕王閣序》名滿天下,奈何卻也只活了26歲,因落水驚悸而亡,實在是太過可惜!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王勃流傳下來的詩篇並不多,畢竟他的詩歌創作生涯實在是太過短暫。不過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蕩氣迴腸,在今天依然得到廣泛運用;另外還有一首七言古詩,位列名文《滕王閣序》文章之後,其實也成就了唐詩七律的雛形,在唐詩七律的最終定型中功不可沒。這首七言古詩就是著名的《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王勃所生活的時代是唐代前期,詩歌雖然風氣漸盛,但是絕句和律詩並沒有真正發展成熟。君不見當時的很多詩歌,都還充滿了雜言,即便陳子昂,不也是留下“念天地之悠悠”這樣的六言詩句嗎?尤其是律詩,要求對仗,還對於音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發展成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經典如崔顥的《黃鶴樓》,在格律上也並非沒有無可挑剔的地方。正如前文所說,這首《滕王閣詩》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附於經典駢文《滕王閣序》之後的收尾之作。《滕王閣序》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聞名於世,而這首七言古詩,更是以描摹滕王閣周圍的亭臺樓榭,如畫風景,突出滕王閣眾星拱月的地位,更是妙不可言。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首句點明滕王閣的地理位置所在,列於滾滾長江岸邊,俯瞰整個江面。因為能夠登高望遠,目光所及之處盡是風景如畫,才會吸引如此高朋滿座。此時此刻,當年的滕王已經不在,歌舞聲息也漸悄,那種奢華場面如今都已經不復存在。登高望遠,回味歷史,詩歌又多了幾分悲涼。“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因為曾經的奢華不再,這裡精美的雕樑畫棟,精美的裝飾也都開始無人欣賞,只能交由天邊雲雨。滕王閣雖然歷史悠久,雖然雕樑畫棟很是精美,但是終究門前冷落車馬稀。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前面幾句都是寫高樓今日之景,從空間著手寫滕王閣,而這一聯則直接從時間的角度入手,以滕王閣今日之盛況,來寫滕王閣的歷史。悠悠歲月,斗轉星移,嘆盡歷史流轉。所以最後自然而言的引出最後一聯,“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睹物思人,那建造滕王閣的滕王今天在何處?生命的逝去,這個答案在何處?詩人也只能看到江邊流水滾滾東流,無人能夠回答。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這是王勃最為經典的七言古詩,但是已經具有了七言律詩的雛形。尤其是頷聯“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已經有了規範七律的影子,無論是押韻,還是對仗,都已經做得非常精妙。而且結尾的“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也是對偶的寫法,看上去是順承下來的詩意流動,但是實際上卻能形成完全的對偶,當真是精妙至極。

王勃這首唐詩為七律創作樹立了標杆,可惜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

而這一點,對於後來者詩人們的詩歌創作有很大的幫助,直接影響了後世規範七律的定型。但是很可惜的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最終卻天妒英才,只活了27歲。如果他能長壽一些,或許會親眼見證純熟七律的模樣,那個時候也必將給我們留下更多更精彩的詩篇。可惜可嘆!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