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困境,宗慶後的難題

本文概述:

1、娃哈哈為何10年營收無增長?

2、娃哈哈多元化發展為何不成功?

3、娃哈哈還面臨什麼樣的難題?

近期,一些實業大佬把目光都集體聚集到金融市場,最為引人注目是76歲宗慶後去考了基金從業資格,難道又“嗅到了什麼不一樣機會”?

說起宗慶後,就會想到他一手創辦的娃哈哈,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童年回憶了。曾經紅的一塌糊塗的娃哈哈在這幾年一直是個淡淡的存在,一直低調的躺在貨架上,在琳琅的商品中,再也沒激起水花。

這幾年娃哈哈的營收表現同樣“低調”。9月底,據中國工商聯釋出的“2021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娃哈哈2020年營收為439。8億元。雖然營收數額和前一年沒差多少,但實際上已經走至公司最低。

娃哈哈的這10年,是營收額起起伏伏伏伏伏的10年。在2013年營收達到782億元的頂峰之後,就一直在走下坡路。2014年營收720億,2015年營收驟降到了494億,此後幾年的營收一直維持在500億上下。而到了2020年,娃哈哈營收為439。8億元,一下子跌回2009年的營收水平。

娃哈哈的輝煌歲月

和許多企業家一樣,宗慶後的發現史並不是順風順水,在娃哈哈誕生的十年前,他還在杭州街頭拉著“黃魚車”賣冰棒。

娃哈哈的困境,宗慶後的難題

在給學校孩子們賣冰棒送貨的途中,宗慶後發現,很多孩子食慾不振、營養不良是最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得知這一切的宗慶後,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的直覺告訴自己,創業的機會來了。”雖然彼時的他已經47歲,但他仍然堅定的要抓牢這最後一次創業機會。

1988年,宗慶後率領他做校工的校辦企業借款14萬元,組織專家和科研人員,開發出了第一個兒童飲用的營養品——娃哈哈營養液。

隨著“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句廣告語的廣為流傳,娃哈哈營養液也迅速走紅。到了第四年,娃哈哈已經有了4億元的營銷收入和7000多萬的淨利潤作為原始積累。

1991年,娃哈哈營養液的銷量仍在飛速增長,並且供不應求。但宗慶後卻認為這還不夠,要想讓娃哈哈穩住現在的地位,只有將公司不斷擴大。

雖然擴大公司版圖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宗慶後卻選擇了最冒險的一種——有償兼併。1991年,宗慶後以8000萬元鉅款兼併並盤活了搖搖欲墜的杭州罐頭廠,並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將其扭虧為盈。

在這次兼併嚐到甜頭之後,娃哈哈開始以兼併的手段迅速擴張版圖,不斷做大。1996年與達能集團進行的策略性合作,又讓娃哈哈變得更強。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之所以在早期能發展的順風順水,不斷做大做強,離不開宗慶後為娃哈哈創立的“聯銷體”。

傳統食品飲料的渠道模式以精細化、輻射範圍廣作為優勢。娃哈哈便在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了龐大高效的“聯銷體”的經銷體系——總部—各省區分公司—特約一級批發商—特約二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零售終端。

在聯銷體制度下,一級經銷商每年年底必須將當年銷售額的 10%作為保證金一次性打入娃哈哈賬戶,娃哈哈為此支付高額銀行利率的利息。此後,每個月進貨之前,經銷商必須結清貨款,娃哈哈才發貨。

如此森嚴的經商體系,這也正是娃哈哈當年能實現”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主要原因。

娃哈哈的困境

那麼問題來了,在初創階段神速發展,一度成為業內神話的娃哈哈,為什麼會在最近10年營收一直沒有增長?

有觀點認為,娃哈哈之所以面臨現在的窘境,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營銷渠道出現問題

快消品牌如何賺錢?曾有專家說,對於快消品牌來說,渠道是才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快消產品的渠道鏈也正是它的利益鏈。

雖然娃哈哈的“聯銷體”曾是它在行業內能站穩腳跟的“秘密武器”之一,但是在如今電商當家作主的時代,這種優勢也正在成為劣勢。

網際網路時代電商的渠道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環節,有時能甚至能從製造商那端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這樣的銷售方式不但保證了銷售效率,最重要的方便了消費者購買。只需要花點時間上網,想要的東西幾乎都能買到,這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網上購物。相比之下,傳統渠道的優勢也越來越難以顯現。

娃哈哈的困境,宗慶後的難題

當前的情況已經很明瞭了,現在是電商的時代,老玩家想要繼續以往的輝煌,只能摒棄傳統的渠道模式,加入電商的遊戲玩法。但是等宗慶後意識到這一點,想要屈尊加入電商做出轉型嘗試時,這條路對娃哈哈來說已經變得異常崎嶇了。

第二、未能開啟SKU品牌庫

有人說,缺失品牌意識是國產老字號的通病,娃哈哈就是很好的例子。

傳統品牌想要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抓住年輕人的眼球,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無疑是通往成功的最快的路。

要麼賣老品牌的情懷,要麼用質量說話,要麼以新鮮潮流的形象吸引年輕人。總之,樹立出一個讓大家能記住的品牌形象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娃哈哈一開始選擇的是第三條路,想以大膽又新奇的形象獲得消費者的關注。

於是,在2019年宗馥莉大膽的將娃哈哈AD鈣奶的瓶身上印上“ 高中的時候,班裡不知道是誰說喝AD鈣奶可以從A變到D,然後就掀起了一陣風,班裡女生都開始喝AD鈣奶。”這樣的廣告語,企圖和年輕人產生共鳴,宣傳自己年輕的一面。但不曾想,這樣的標語卻被大家公認“低俗”,不但沒有樹立出良好的形象,還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今年6月兒童節,娃哈哈又鋪天蓋地的打出“懷舊”的廣告,企圖以童年的情懷打動消費者。但是,娃哈哈的風頭也僅僅維持在兒童節前後,兒童節一過,娃哈哈又歸於平淡。

到現在,作為老牌飲料的娃哈哈也沒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反而被年輕人冠上“落伍”的標籤。

但是,同樣“年老”的農夫山泉,卻因為一句成功的廣告語“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奠定了它在礦泉水界不可撼動的地位。它對自然的尊重和謙卑,贏得了消費者的尊重和信任,多年來一直未變。

第三、多元化轉型的失敗

曾經的娃哈哈,只有娃哈哈礦泉水和AD鈣奶讓消費者印象深刻。隨著時代的發展,新鮮事物越來越多,年輕人也更追求新鮮感。宗慶後意識到,在這個變化無窮的時代,一個品牌想要被年輕人記住,只能不斷創新出新產品。

在意識到這點時候,娃哈哈也開始走上了創新之路。

這兩年,娃哈哈的變革動作頻頻,什麼能火就產什麼。比如,脈動這類的功能飲料曾有一段時間備受市場青睞,於是娃哈哈也推出了類似的功能飲料——啟力;啤酒類飲料大賣的時候,娃哈哈也相續推出啤兒茶爽和格瓦斯,甚至娃哈哈還創立了自己的商場……

但是,無論娃哈哈怎麼拓展業務轉型,都沒濺起多大水花。畢竟術業有專攻,娃哈哈的主業是做營養液和礦泉水,大家對娃哈哈能信任的方面只在於它的礦泉水和營養液。而娃哈哈試圖拓展的功能飲料、奶粉等產品,在這些領域內有更好的品牌選擇。消費者對一個商品是否會產生購買慾,不但要看產品質量,他們同樣在意品牌。

雖然企業進行品牌創新、多元化發展是自救的好辦法,但是,這並不代表會有同樣的使用者信任。比如曾經當年的巨人集團涉足多個行業,又是保健品又是房地產,進入的諸多領域並非其優勢所在,卻急於鋪攤子,最終導致財務危機。

而娃哈哈現在的情況與當年的巨人集團很像,又進軍保健品業務,又建立商場,業務種類太多反而不易發展。娃哈哈即便要發展多元化,也應該在自己擅長的飲用水和營養液領域中做文章。

是神話也是詛咒

雖然上述問題都是娃哈哈必須解決的嚴峻的問題,但是二代接班人的問題也一樣需要被重視。

娃哈哈的二代接班人一直被外界關注,畢竟宗慶後老先生都已經快80了,還像以前一樣滿世界談業務也不是辦法,娃哈哈對二代接班人的需要,迫在眉睫。

娃哈哈的困境,宗慶後的難題

2018年,宗馥莉正式進入了娃哈哈集團。在她進入娃哈哈以後,她發現,娃哈哈想要再創輝煌,必須迎合年輕人的口味,不斷創新。

於是,宗馥莉開始積極拓寬產品種類,先是在中秋節推出了“AD鈣奶心月餅”,然後緊接著又換了十年沒變的營養快線的包裝,同時推出了相應的彩妝盤,在杭州還開了線下快閃化妝間。除此之外,她甚至還嘗試過童裝和白酒等業務。但無一不是以失敗告終。

為了讓品牌年輕化,宗馥莉還將娃哈哈20多年的代言人王力宏撤了下來,這舉動不但沒達到她預期的效果,反而為娃哈哈引來罵聲一片。

娃哈哈會陷入二代接班人的困境,一些“吃瓜群眾”不得不把一部分原因歸咎到宗慶後強勢的性格上。多年來,娃哈哈內部一直施行的是以宗慶後為中心的高度集權式管理,董事長、總經理這樣的職位都是宗慶後一人擔任,沒有副職。雖然有不少人質疑宗慶後這樣的管理方式是否太過強勢,但宗慶後卻不以為然,他多次公開表明:“我認為必須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來領導,才會把事情做好。如果不強勢,不受大家尊重的話,是管不好這個企業的。”

在一次採訪中,還有娃哈哈員工在對宗慶後“深情告白”,表示宗慶後總能為公司做出正確的決策,娃哈哈能有現在的輝煌,全要靠他。

宗慶後帶領下的娃哈哈取得的輝煌是無需質疑的,然而這一切像是個神話,也如同一個詛咒。就如昔日的日化龍頭企業上海家化一樣,在葛文耀離開後,幾經易帥後上海家化都沒有再度取得過去的輝煌,對於企業而言個人的魅力越大,這個“詛咒”越大!

2019年,在《至少一小時》節目中,當被問到“宗慶後在娃哈哈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時,宗馥莉回答:“神一樣的存在。”

由此可見,宗慶後的強勢確實保證了他在娃哈哈至高無上的同時地位,但也讓他無法從公司“脫身”。

知天命創業,耄耋之年再考資格證,宗慶後的後半輩子為自己的事業操碎了心。他一手打造了娃哈哈的神話,卻也造成了娃哈哈二代接班人的困境。在日後,這個困境能否被打破,二代接班人能否成功接過宗慶後的大旗,娃哈哈又能否重回輝煌年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