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禁令生效,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除了早期的臺積電被要求停止為華為代工之外,後續,我們也看到三星、海力士、美光,也都相繼被限制,終止與華為的合作,就連聯發科和中芯國際都不能倖免。

對於目前的華為來說,用四面楚歌這個成語形容,似乎並不為過。

在前不久,華為心聲釋出了任正非在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座談時的發言紀要,標題為:若果有人擰熄了燈塔 我們怎麼航行。

簡而言之,未來的世界科技進步是不可知的,如同一片暗黑,需要燈塔。然而如果有人熄滅了燈塔,那麼必然會影響船隻的正常航行。

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任正非表示: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

麒麟9000還有多少 Mate40又能賣多久?

說回我們今天的話題,在面對四處斷貨情況下,華為囤了多少貨,而Mate40還能賣多久?相信這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

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早先,餘承東曾表示:麒麟9000或許成為絕唱,而Mate40或許將成為絕版。

根據目前臺積電最新訊息,其最新的3nm工藝,已被蘋果包攬,而後續的第二、第三批客戶也已入列,其中就包括Intel,作為臺積電曾經第二大客戶,華為顯然是沒有參與,而非沒有搶到。

對於華為來說,以目前形勢,5nm的麒麟9000其實就是最後的底牌,也可以說是最後的庫存。

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那麼這批庫存又有多少呢?

根據此前推測的資料,華為向臺積電一共下了1500萬顆5nm訂單,但是,由於時間關係,臺積電即使加班加點,也只完成了60%的訂單,也就是900萬顆。網上也有訊息,表示華為5nm晶片,只有800萬顆,或者880萬顆,總之,真正的資料應該不會相差太多。

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按照去年,華為全年銷售2。6億部手機計算,其中僅Mate30系列的銷量就達到1200W部,重點是不包括今年的銷量,而Mate30的生命週期預計會在2000萬部,其餘均為P40、榮耀品牌和其他中低端產品包攬。

今年,華為除了從臺積電那裡運回的800多萬顆5nm晶片之外,還有1。2億顆從聯發科那裡簽訂的晶片,正常來說,華為目前晶片庫存大約在1。3億顆,如果按照去年的銷量,那麼明年,如果禁令沒有緩解,華為或許只能堅持半年。

此外,根據最新訊息,華為旗下nova 7 SE機型,已經曝出新的版本,根據工信部入網資訊顯示,新版的nova 7 SE將麒麟820替換成了聯發科的天璣800U,這無疑預示著華為現有的晶片庫存正在告急。

至於Mate40還能賣多久,個人預測,估計堅持不到半年,畢竟目前Mate30的價格,不降反升,處於攀升趨勢,而Mate40或許會成為絕版,因此,市場勢必會造成一波搶購風波。

當然,如果其他供應商的元器件跟上,假設Mate40會在10月份釋出並上市,那麼很有可能年前就會出現銷量售罄。

與高通達成協議 Mate40或許推出驍龍875版本

不過這裡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Mate40很有可能會推出多個版本……原因則是如三星、美光、海力士均停止為華為合作,因此,在快閃記憶體顆粒方面,可能會由於某個缺貨,而選擇其他渠道,不過這種形式,在以前也出現過,包括其他品牌,例如螢幕有的使用京東方,有的使用天馬等等。

華為囤了多少貨 Mate40還能賣多久?

除此之外,根據之前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如果美國允許,願意使用高通晶片製造手機!

根據郭平採訪語錄:“高通一直是華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過去十幾年裡,我們一直對高通的晶片有采購……如果它們(高通)能拿到申請許可,我們很樂意使用高通晶片製造手機。華為有很強的晶片設計能力,我們也樂意幫助可信的供應鏈增強它們的晶片製造、裝備、材料的能力,幫助它們也是幫助我們自己。”

其實在海思麒麟之前,華為確實和高通合作了很久,但是隨著海思麒麟的崛起,以及各方面因素,華為在2017年拒絕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從而開啟了雙方的拉鋸戰。

不過在今年7月份,華為突然和高通達成協議,並且補繳了18億美元的專利費,這其中緣由,或許大家都能猜到。而高通方面,也傳出訊息,正在努力說服美國商務部,給予許可。

這件事,很有可能達成,所以明年,在麒麟晶片耗光之後,或許會看到搭載驍龍875晶片的Mate40,以及其他型號的手機產品上市。

化危機為機會 迎來最終曙光

關於放行的許可證,其實那些被禁與華為合作的廠商,也都在積極申請新的許可,就在前不久,事情也已經出現轉機,包括AMD、英特爾兩家企業都公開表示:已經獲得許可,這意味著華為的PC、筆記本業務受到影響驟減,至少保證在智慧終端領域有一席之地。

當然,只有晶片也是不行的,還要有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螢幕驅動IC等等,所以對於各大品牌的供應鏈以及華為來說,目前形勢依然艱鉅。

但不管是用誰的晶片、誰的技術,相信,華為只要堅強的活下去,就一定可以化危機為機會,迎來最終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