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機友們最近有沒有去電影院看大片啊?

看了的有沒有被3D版噁心到?

機哥建議還沒看的就不要有什麼期待了。

畢竟《沙丘》和《007:無暇赴死》的3D版已經被罵出圈了。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網友製作的不看3D版海報)

甚至引發了一場“抵制3D,復興2D”的討論熱潮。

大家覺得,這兩部電影的3D版本,非但沒有觀影體驗上的提升,反倒因為要戴著兩個半小時的IMAX眼鏡,讓人不適。

除了最近這兩部電影,大家肯定還看過不少體驗很差的3D版電影。

機哥幫大家總結一下3D電影有哪些拉胯的體驗。

首當其衝的就是身體上的不適。

比如要戴兩副眼鏡,看完一場耳朵鼻樑甚至太陽穴都疼。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這其實很無奈,因為現在主流的3D電影離不開眼鏡,這是原理決定的。

這種原理同時又帶來了另外一個很影響觀影體驗的問題——亮度低。

就以最常見的數字IMAX3D為例,放映機分別投出偏振角度互相垂直的左右畫面。

戴著水平偏振鏡片的眼鏡是看不到垂直偏振的光線,反之亦然。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不懂偏振光也沒關係,機友們可以把偏振技術理解成一種濾鏡。

被左眼濾鏡處理過的畫面只能被左眼看到,被右眼濾鏡處理過的畫面只能被右眼看到。

最後經過我們大腦的合成,就形成了一種立體的錯覺。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知道了原理,機哥就可以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3D電影亮度會低了。

偏振顯示的原理本質上是一種阻擋,只有部分符合偏振角度的光線能夠透過。

放映機把發出的光線處理成偏振光就會損失一定的亮度。

所以一般來說偏振式3D電影的畫面亮度大概只有2D版本的一半以下。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阿凡達》的3D版亮度也不如2D)

如果遇上某些畫面特別暗的影片,那就真是眼都要瞎了。

有的機友可能會說,我夜視能力爆表,暗一點無所謂,效果震撼就行了。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機哥只能說還是太天真了,感受過視覺疲勞的折磨嗎?

3D電影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用左右兩幅畫面來讓“糊弄”大腦,再逼真也是和真實有區別的。

這裡機哥要給大家科普一個名詞——輻輳(còu)。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它指的是左右眼視線相交的夾角。

舉個例子,我們望向遠處,左右視線趨近於平行,夾角就很小。

如果我們看向自己的鼻頭,有點類似“鬥雞眼”,夾角就比較大。

現實中人眼的輻輳和焦點調節是協同聯動的。

視線夾角小,焦點就在遠處,夾角大,焦點就在近處。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在看3D電影時,這種協同聯動就被打破了。

我們眼睛的焦點一直在遠處的熒幕上,但輻輳卻會隨著電影畫面不斷變化。

對大腦來說,這是一個非自然的狀態,有的人會產生疲勞,有的人還會眩暈。

機哥多提一嘴,下面這種裸眼3D圖片的原理也類似。

只不過要把輻輳放到無限遠,而焦點調節到近處的螢幕。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這種“平行眼”更難一點,也更容易產生疲勞,機友們能看出來是什麼嗎?

講真,一場電影下來,視線在字幕和畫面之間反覆橫跳,效果堪比眼睛去了趟健身房。

下一個問題就是,3D片源的解析度普遍不如2D,前者通常是DCI 2K,後者一般是DCI 4K。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當然不同影片也會有不同的情況,機哥說的只是普遍情況。

所以在眼鏡佩戴不舒適、低亮度、低解析度、眼睛易疲勞的多重“折磨”下,我們又收穫了什麼?

恐怕,也就只有非常立體的字幕吧。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機哥曾經也抱著IMAX3D必有沉浸視覺享受的心態去看電影。

結果就是,全片只有字幕在告訴我看的是3D。

雖然前面聊了很多目前3D電影技術上的問題,但實際上最讓人難以忍受的還是粗製濫造的3D影片。

在神作《阿凡達》上映之後,3D電影也迎來了最狂熱的時代。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阿凡達》上映時)

似乎3D就對應著大製作,也對應著極致的視覺體驗。

有些電影製片方就利用了觀眾的這種心理,不管動作片、劇情片、愛情片全都上3D。

沒有用3D技術拍攝也沒關係,後期2D轉3D就可以了,反正只要字幕懟臉就沒人敢說這不是3D。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2014年媒體批撈金3D電影)

機哥查了下歷史資料,2014年國內發行的3D電影有24部,其中有14部是後期轉3D的。

這裡面還有好幾部外國大片,找後期外包公司轉製成3D,然後特供中國撈一波錢。

畢竟3D版的票價要比2D版貴上20%-30%,那點後期轉制的成本算起來,四捨五入就是白賺啊。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網友為抵制轉制3D自制的海報)

到“假3D”橫行的2015年,國內電影總票房為440億元,其中有58%來自3D電影。

全世界範圍內,當年78億美元的3D電影票房,中國就貢獻了六成。

當然啦,觀眾也不是傻子,看多了也就知道是什麼套路了。

這幾年總體來說,3D電影的市場在逐漸衰退,現在北美市場已經迴歸理性,中國市場則要稍微滯後一些。

最近這波對3D電影的聲討,大概也是就是時候到了。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機哥公正地講,真不是什麼電影都適合3D。

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說,現在很多的視聽語言都是建立在平面上的。

像最常見的用“過肩鏡頭”正反打的雙人對話場景,在3D視覺下就會過於跳躍。

再舉個具體的例子,機友們應該都看過《諜影重重》系列吧,記得裡面節奏極快的剪輯嗎?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拿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剪輯獎的《諜影重重3》,火車站打鬥的部分,平均鏡頭時長只有0。8秒。

2016年的《諜影重重5》在中國推出了特供版的轉制3D版,結果完全撲街。

快節奏剪輯,手持攝影的抖動,再加上昏暗的夜間場景,堪稱折磨。

當年去電影院看吐了的機友,留言區發表一下你們的感受吧。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其實和3D電影內容的製作比起來,3D電影技術的不完美都不算什麼。

像機哥前面提到的問題,其實這些年都在逐步改善。

比如亮度太低的問題,放映技術供應商已經在推行更高的亮度標準。

新研發的3D放映裝置也把光效從15%左右提高到了30%。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隨著技術的迭代,

亮度

的問題會

解決的。

關於視覺疲勞的問題也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行業內正在普及大量新的技術概念,比如視間距、聚散度調節、舒適3D區域、正視差、負視差等等。

這些概念都是為了製作出更好觀影體驗的3D作品而服務的。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另一種方向是研究不依賴眼鏡的裸眼3D技術,像是多透鏡、光柵式和全息投影。

這些裸眼3D技術目前雖然算不上普及,但機友們應該也都有所耳聞吧。

機哥相信,未來會有技術突破賦予3D電影新的生命力。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初音未來全息投影演唱會)

只是光有這些技術,也救不了粗製濫造只為撈錢的低質量3D作品。

與其寄希望於3D電影製作方都誠心誠意從頭開始,運用全套的3D系統製作精品。

機哥覺得還不如提高提高自己鑑別3D爛片的姿勢水平。

畢竟,誰會期待在一部3D版的愛情片裡,體驗到

什麼驚險刺激的視覺享受呢?

忍了10年,終於有人敢抵制它

圖片來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