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儀器烈度速報

2025年實現震後首臺觸發5至7秒釋出地震預警資訊

羊城晚報訊 記者徐振天報道:11月29日,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釋出會上,廣東省地震局和有關專家解讀了“十四五”期間廣東在地震預報預警、防震減災兩方面的重點建設任務,提出全省地震預警重點地區將實現震後“秒級”地震預警能力和“分鐘級”儀器烈度速報能力。

廣東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是華南地區地震相對活躍的省份。20世紀以來,廣東省曾發生12次6級以上地震(含2次7級以上地震),造成數千人死亡,是全國14個經歷過7級以上地震的省份之一。全省31%的陸地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被劃定為全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十四五’時期,廣東面臨的震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廣東省地震局局長孫佩卿介紹,廣東的地震監測預警能力不均衡,存在監測薄弱區域,尤其是西部重點防禦區地震觀測站密度不夠。此外,全省地震災害風險底數不清,特大城市群抗震韌性不足,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基礎還需繼續夯實。

根據《廣東省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廣東防震減災現代化試點建設的發展目標包括: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範、執行有效的防震減災工作機制;建成覆蓋廣東陸地及近海的地震監測網路;完成全省地震災害風險普查任務;完善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體系;發揮科技創新引領支撐作用。

廣東確立了多個到2025年將要達成的防震減災發展指標。孫佩卿介紹:“如震災風險調查和隱患排查完成量100%覆蓋全省21個地市;5。0級以上地震年度危險區的預報準確性進一步提升;地震預警重點地區發生災害性地震後首臺觸發5至7秒釋出地震預警資訊,1分鐘左右完成基本引數自動速報;震後5分鐘完成烈度初報,10分鐘完成精細化烈度終報;震後40分鐘提供快速評估結果。”

記者從釋出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廣東防震減災的重點專案為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提升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具體包括透過升級改造地震監測臺站和技術系統,強化運維管理,有效提升整體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圍繞政府決策、社會公眾、專業領域等不同物件,提供有效管用的防震減災服務。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