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Z,是英文字母表中最後的一個字母,這使得它既能代表事物的結束,也可以代表事物的巔峰。譬如的確存在一個叫做 Zenith 的單詞,它的含義是「頂點」。

2011年,索尼全資收購索尼愛立信,這個曾經被看作最成功的商業聯姻案例,從此正式成為索尼的一部分,在行動通訊領域披荊斬棘。儘管索尼移動最初曾推出驚豔世界的 NXT 系列產品線(Xperia S 等一系列具備「靈睿透明帶」的機型),然而市場競爭卻是超乎想象的白熱化,那一場驚豔的演出並沒有讓 Xperia 執掌旗艦的權杖,甚至沒能讓 Xperia 及時跟進最強的對手,硬體上1080P 螢幕與四核處理器的先機已經被搶佔。

正是在這時候,有一個企劃即將成為現實。這個企劃由前所未有的熱情(zeal)驅動,它指向 Xperia 當時未曾達到的頂點(zenith),生來便被賦予執掌索尼移動旗艦地位的使命,因此不弱於任何的競爭對手。一切準備就緒,它開始向現實世界走來。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驚鴻一瞥:Xperia Z

這是首款採用四核心處理器與1080P 顯示屏的 Xperia 手機。

這是首次使用玻璃後蓋的 Xperia 旗艦手機。

這是索尼首次全程操刀設計外形的手機。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旗艦的存在意義,不只是單純的最快最強,它的快和強要能支撐起背後的品牌,並給予這個品牌創造未來的動力。這兩點 Xperia Z 都做到了。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它將索尼享有盛譽的諸多技術融合到了簡潔的機身中,波瀾不驚的表面下隱藏著雷霆萬丈,這就是能夠將諸多對立統合一體的平衡,那不只體現在一些外觀元素的對稱,它甚至已經全面覆蓋到了拿在手中,被機主能親身感知的重心平衡。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即便只審視 Xperia Z 的外觀設計,也能巧妙的發覺出諸多表面矛盾的元素,統一之後令我敬畏的精巧。打磨出弧度的碳纖維複合材質邊框,在邊角形成類似球面的弧度,不僅保留利落和硬朗的設計格調,還額外帶出照顧使用者握持的柔和細節。類膚質處理的邊框和閃耀光芒的內嵌飾條,混合出的觀感卻絲毫不顯突兀。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玻璃磚般的形態,可以融入任何場景中幾乎所有人,但我仍然可以從所有漆黑的平板中一眼認出 Z,這全部歸功於來自鐘錶錶冠靈感的電源按鍵設計,這是未曾打破和諧的辨識焦點,很長一段時間中成為 Z 系列乃至衍生機型的家族特徵。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在日本市場,Xperia Z 由 NTT docomo 獨家銷售,發售僅一週便賣出14萬部,國際上大受好評,將索尼移動連續的虧損轉為多年來第一次獲利營收,Z 系列自此成為索尼手機旗艦的代名詞,一度光芒萬丈。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Z 系列和它背後的全平衡設計理念從2013年的橫空出世,到2015年Z5系列的悵然落幕,僅有短暫的兩年曆史。這兩年並不平凡,它見證索尼移動走向巔峰到轟然墜落的全過程。追逐名為 Z 的頂點,又從 Z 的頂峰跌落,索尼移動將最好的時代留在了 Z,隨後一度迎來最壞的時代。

關於那些工藝設計的細節:索尼 Z 系列

喜愛全平衡背後理念的人可以由衷敬畏並推崇這種設計的平衡和圓滿,討厭全平衡設計的人也會罵這種設計是偷懶且固步自封的玻璃磚。兩個說法都有道理,全平衡給 Z 系列的外觀劃定了極高的起點,也在隨後使包括我在內的人開始感到審美疲勞。

但這些其實對我都不重要,世界上只有一個 Xperia,也只有它能夠讓它的擁躉們,說出那句「因為我是,Xperia」,如同瞭解到久違謀面的朋友依舊健康,或許這就足夠了。

BE MOVED,震撼感官的事物。

所以是,Xp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