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民間故事之木匠遇到樹林

懷遠民間故事之木匠遇到樹林

木匠遇到樹林

很久以前,古城有個叫潘德霖的木匠,因為出道時年輕,手藝好,做出來的傢俱很漂亮,他雕刻的花鳥魚蟲就跟活的一樣,周邊有打傢俱造房子的人家都以請到潘木匠為榮。時間長了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名字叫什麼,都叫他小潘木匠。他十四歲就開始在縣城跟師傅學木工手藝,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他從一個瘦弱的小小少年,長成了身材魁梧的大小夥,也因為他頭腦靈活又肯吃苦愛鑽研,學藝也小有成就,可以獨當一面,師傅很是得意。過去學藝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三年學徒期滿必須半功給師傅再幹三年,才能算徹底出師,這後三年叫謝師,可以拿一半的工錢。

謝師的三年時間裡,他依然能任勞任怨勤勤懇懇地做事,這一點很得師傅歡喜,透過為人處世的考驗後,師傅把秘而不傳的魯班法傳授給了他,並嚴格傳授使用範圍,同時傳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能用魯班法害人是最起碼的原則。

懷遠民間故事之木匠遇到樹林

楊拐村有個叫楊樹林的人,是地地道道的莊稼漢,靠一雙勤勞的手,全家人節省節約,手裡稍稍有點積蓄,打算翻蓋住房,託親帶友地請到了小潘木匠,請他幫忙建造房屋。楊樹林一家都是老實巴交的實在人,待客十二萬分的實在,每餐燒的雞鴨魚肉用碟子都盛不下,為了盛起來方便,他們就用小二盆裝菜,還不時地給工人倒茶遞煙,工人們幹活也特別賣力,蓋房子的進度特別快。

過去的手藝人都有一定的講究。什麼三個菜不吃飯、接人敬的煙不能接第一根……等等很多的禮節。小潘木匠就很講究這些,每頓吃飯他看見用小二盆裝菜就覺得楊家在餵豬一樣的待客,可又說不出什麼,心裡的反感直接激發他動用魯班法的念頭。這是他年輕氣盛不能理解楊樹林一家的苦心,同樣也把師傅的教誨忘到了九霄雲外。工程快結束的時候,他把木刻的小人推獨輪車的造型巧妙地放在門簷上的兩個過木之間,車頭向外,然後默唸三聲口訣之後不聲不響地離開楊家。

懷遠民間故事之木匠遇到樹林

斗轉星移,時光荏苒,十年只在彈指一揮間。小潘木匠去縣城看望師傅,說起這麼多年的心結,被師傅嚴厲批評,責令他立即改正錯誤。小潘木匠再次來到楊拐村,離楊樹林家門口不遠,就看見一個老人穿著破舊的衣服坐在門口的樹蔭下縫補衣服,她見有客人來,忙不迭地起身倒水,給小潘木匠讓座。說起這些年的變化也是唏噓不已。

“當年蓋房子的時候,我們怕你們吃不好,都用小二盆裝菜。後來就不知道怎麼了,年年也餘不到錢,日子越過越艱難。兒子都出門打長工去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這幾句話讓小潘木匠心裡激靈一下。想想自己這十年間也是不如意,總覺得欠人傢什麼似的,也不能靜心做事。劍是雙刃的,害人也害己。現在知道自己錯怪了楊樹林一家,心裡很是愧疚,趕緊為楊家做點什麼,心裡才能安穩。於是,他主動提出為楊家修房子。小潘木匠爬高上低,東修西補,當然,他最要做的事是要把推車的木偶掉個頭。然後才辭別老人,滿心歡喜地回家去了。

後來聽說,第二年楊樹林的兒子真的推著獨輪車回家了,車是堆得滿滿當當的。小潘木匠當然再也沒有使用過魯班法。(鄒地環)

法律顧問:安徽百舜律師事務所 王駿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