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創業前的身份是全球安防巨頭大華股份的聯合創始人和首席技術官。因而,在他創立零跑汽車時,並沒有採取其他造車新勢力依靠外界力量迅速壯大的路線,而是從造車的每一個零部件每一個控制軟體起步,堅持走自研路線,用自研技術賦能造車。

苦心鑽研底層技術6年多以後,零跑汽車積累了一些與造車相關的核心技術,也突破了一些技術難關。在廣州車展上,零跑對外公佈了創業以來的自研技術成果,並提出了「全域自研」的企業技術路徑。朱江明此前提出零跑要在智慧駕駛領域超越特斯拉的目標。從廣州車展對外公佈的資訊來看,朱江明好似不只是說說而已。

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零跑在廣州車展上釋出了LEAP POWER“升維”智慧動力技術。該技術由智慧電驅和智慧電池兩大系統組成。其中,電驅部分零跑已經完成了從硬體到軟體的自研。硬體層面,已經自主開發了電驅結構、控制硬體、電機本體、減速器、控制器總成、系統架構等核心部件。零跑汽車表示,與其他新勢力友商相比,截止目前零跑汽車的電驅專利數量為第一,已獲得及申報在途電驅專利111項,專利技術領域覆蓋最廣,其中演算法專利總量和佔比都是第一。

軟體層面,零跑自研了控制軟體和熱管理軟體。比如,PITM預判式智慧熱管理技術能夠提供可進化的安全性,極大提升電機本體可靠性,保證惡劣工況下電機效能的穩定輸出;行業首推並持續迭代的AAD抖動抑制演算法,可以自適應識別整車當前的狀態,精確地實現駕駛人的駕駛意圖,保證駕駛平順性;AEAT自適應效率分配系統,提供可進化的高效能,針對高頻使用場景進行AI最佳化,最大程度提升效能。

這是零跑的「全域自研」與其他企業所稱的「全棧自研」最大的不同。朱江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零跑的「全域自研」,指的是整個智慧駕駛系統和智慧電驅系統從硬體到軟體全部自己研發。硬體結構從電阻開始打造,軟體從程式碼開始寫起。“而其他造車新勢力的硬體更多是依靠第三方,他們主要做應用和演算法,不作硬體。”

零跑科技副總裁巫存進一步解釋道:“我們的全域自研是軟硬體一體化的全域自研,電路板,結構,軟體,作業系統,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當然,不排除一些個別行業普遍的作業系統,我們也會應用,但更深入的底層開發、應用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從左到右依次是:零跑科技市場部總經理周穎,零跑科技 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零跑科技副總裁巫存

零跑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和零跑科技副總裁巫存還講到了「全域自研」對於企業發展的意義以及對企業成本支出和產片定價的影響。以下是朱江明和巫存的採訪實錄,經過車雲編輯——

媒體:零跑C11定價這麼低是如何控制成本又要保證質量的?

朱江明:我們的出發點,是希望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豪車。大家可以看到展臺上零跑C11底盤第一次正式亮相,完全是B級車的豪華配置。成本方面,我們希望透過銷量的提升,來分攤我們所有的開發成本,製造成本。

我們透過全域自研,來取得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今天,我們第一次對外透露很多零跑如何自研的細節,動力總成是第一個。後續我們還會就電池領域,如何從外採電芯開始,自己做模組、Pack、BMS等,以及整個車機系統,雲平臺,智慧駕駛等,一個個對外展示,讓大家瞭解零跑如何做到全域自研。

媒體: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它和全棧自研的區別在哪裡?

朱江明:我們的全域自研,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同,只有零跑一家是整個智慧駕駛系統從硬體到軟體全部自己研發。包括剛才釋出的智慧電驅系統,所有硬體結構全部自研,所有我們和電子相關的產品,都是從電阻開始打造起來的,其他品牌更多是第三方,他們主要是做應用和演算法,不作硬體。我們是大華的背景,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本來就從底層開始作起,這個就是區別。好處就是我們部件的互聯互通非常方便,我們車上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座椅控制器等都是自己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透過人臉識別攝像頭,識別使用者ID之後,自動把座椅、後視鏡調整到你的位置,音樂調整到你的喜好,所有一切都是底層充分的自研,才能非常方便的做到這個效果。別的公司也可以做,但是他們會很慢,他們需要和供應商作很多交流溝通。

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OTA方面,我們全車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實現OTA升級。包括座椅控制器、後視鏡控制器、整車控制器、電機、電控等等,只要車上有用到軟體的地方,都可以作OTA。我們的好處是所有采用的MCU,儘量選擇一個品牌,都是一個系列的,同平臺,升級很方便。

巫存:如果整個產品只是軟體部分自己做,而不包括硬體,那麼軟體就沒有辦法充分發揮所有硬體的效能。軟體控制硬體,硬體是基礎,我們強調全域自研,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動力系統,如果不是底層開始搭起,系統是有問題的。全域自研是未來的核心,是勝出的關鍵。

媒體:800V快充、5G通訊、SiC碳化矽等技術規劃,很多品牌都在提及,零跑汽車在這些方面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

朱江明:關於800V高壓充電平臺,現在的充電設施90%以上都是400V,800V車輛充電反而會變慢,車上還要加一個轉換器。現在沒有800V的充電樁,外圍設施配套到位,SiC碳化矽高壓充電效率高的優越性才能體現出來。800V充電有優點也有缺點,如果是10分鐘充滿,核算一下要幾百千瓦,是可以支援幾個小區的用電量。而電網是平衡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完全相當,當一輛車高壓充電時,就會造成電網的波動,只能透過補能平衡波峰。

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對於5G來說,現在車輛的智慧駕駛更多是本地智慧、車端智慧,不是協同智慧。這種情況下,5G和4G對於車載來說沒有太大差異。而且現在5G通訊模組是4G成本的4、5倍。

從價效比、有效性來說,高壓充電平臺,5G等,現在都不是上車的最成熟的時機。3年之後,5G模組價格可能比4G便宜,5G基站等基礎設施完善,那時推出才是更加合適的。現在車上的網路通訊夠用就好,不需要用千兆乙太網。而且千兆乙太網抗干擾能力變差,對系統要求變高。

包括像擁有1000T算力的車就更加智慧嗎?不見得,演算法的重要程度更加迫切。我認為,演算法突破比算力突破更加核心,這兩個要匹配,有高算力的演算法需求,才要有這樣的計算平臺,你用一個處理文字的系統,配一個因特爾的CPU,沒有必要。10年前的電腦就可以打字,為什麼用最高階的?合適才是好的,這個是我們的理念。

媒體:零跑要達到怎樣的銷量規模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朱江明:首先成本的問題,就硬體來說,很多成本相差不大,差異的是技術。我舉例來說,無框車門與有框車門,其實無框車門成本更低,核心技術是如何把關門的體驗感做好,NVH做好,這個是技術難題,不是成本難題。對於成本結構來說,零跑10月份達到了12835輛的訂單。成本和規模是相關的,意味著現階段,我比很多大車企更有優勢。同時,我們更加優化了每一個裝置之間的連線,系統化、平臺化做得更好,隨著將來真正的規模優勢,我們肯定還會比汽車行業領先玩家理解得更深刻,成本結構做得更好。

媒體:零跑的核心技術有什麼亮點?

朱江明:智慧駕駛方面,我自己之前在大華就是作技術的,中國在AI領域,做的比美國更好,全球領先。汽車智慧駕駛也靠AI技術,未來中國的智慧駕駛會比全球企業做得更好。零跑自身來說,我們在AI技術方面,大華有1000多名工程師,車牌識別、人臉識別技術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技術是相通的,而且零跑智慧駕駛的領頭人,就是從大華智慧交通最優秀的團隊過來的。

現階段來講,我們的整個戰線比較長,從晶片,到底層AI演算法等,已實現了ACC等功能,效果非常好。零跑的儲備和積累,讓我有信心在智慧駕駛領域做到領先。

媒體:全域自研的技術門檻?

朱江明:我們今天釋出的智慧電驅,是2015年9月公司成立開始,決定所有東西自研,透過6年很漫長的技術積累,才達到這個領先水平,不是一下子就作出來的,需要沉澱。

巫存:全域自研的技術門檻,三個維度,一個是時間方面,零跑成立開始就一直作技術研發,前期不做宣傳,都在作核心技術研究,任何產品都需要時間的積累沉澱。人才儲備方面,我們零跑成立的時候,就開始組建智慧駕駛、智慧動力等團隊,大華10幾年的AI演算法積累,深厚的功底支撐我們作全域自研。第三點是企業文化問題,敢不敢自研、創新,這個是和人、團隊有關係。有些公司他們只敢投入電機自研,但不敢做減速器等,因為沒有底蘊而沒有信心。所以一個是時間,一個是人才積累,一個是想法態度,有沉澱去作才會成功。

零跑提出全域自研,和全棧自研有何不同?

媒體:在造車新勢力裡面,零跑可以說是一個現象級的品牌,零跑是怎麼突圍的,有哪些優點,哪些需要強化的短板?

朱江明:我們從開始就穩紮穩打,前面幾年是作技術,練基本功,把基礎打好,而不是趕快造車出來,銷量弄上去,更多是基礎打得很紮實。確定全域自研路線後,我們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在研發方面,所有底層技術作了一遍,無數工作我們全部自己做完了,所以到今天,我們推出產品的速度,產品的優勢效能都會不斷放大,不斷提升。跟頭部企業相比,我們未來的速度會加快。當然,基於產品優勢基礎上,我們未來也會更多在市場宣傳力度上,產能擴充上作更多的工作,希望能夠向頭部企業看齊。

媒體:您如何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

朱江明:我覺得新能源汽車滲透速度會比他們預測的更快一些,2025年應該是個里程碑,乘用車方面,滲透率可以達到40%,或者更好一點,大概是800到1000萬輛的水平。現在每個月是40萬輛,如果明年不增長,全年達到500萬輛,之後每年增加100萬輛就可以達到800萬輛。

此外,華為、百度進入汽車行業,我認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有自己的優勢,和所處的地位,大家都有空間。就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中國的企業都比國外企業有機會一些,這個是我總體的看法。

媒體:自研晶片是零跑的優勢,您有沒有考慮過外供的可能?

晶片方面,目前我們凌芯01基本上處於L2到L3之間的水平,未來不排除外供的可能。

媒體:零跑的智慧車解決方案是否會考慮對外輸出?

朱江明:新能源市場爆發式增長,我們資源有限,現階段會自用為主。未來我們也會看,如果有一些企業有意願和我們做平臺化合作,非常樂意,而且確實造車速度會非常快。

在燃油車時代,很多傳統大廠的平臺化架構對外輸出是很有優勢的。但現在,所謂的平臺化,很多核心零部件,都是外採的,不是他自己的,無非是整合,這種對外輸出的價值沒有我們對外輸出意義來得大。

媒體:零跑提到的智慧電驅自研,到底哪些部分是我們自研的?

巫存:我們的全域自研是軟硬體一體化的全域自研,電路板,結構,軟體,作業系統,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當然,不排除一些個別行業普遍的作業系統,我們也會應用,但更深入的底層開發、應用都是我們自己做的。

媒體:零跑在消費者更加關注的體驗方面,有哪些優勢,如何保持優勢?

朱江明:好的體驗,一定是在對整車所有裝置非常可控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的。我們的優勢就是各個環節都是打通的,我們可以更快、更方便、更徹底的最佳化體驗。像手機行業的同質化最嚴重,他們缺乏創新的東西,而汽車更有創新的空間。現在的智慧駕駛還是人機駕駛時代,人的作用現在大概是60%,接下來會達到70%,80%,90%,所以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可以做很多使用者喜聞樂見的功能。為什麼有這麼多企業想進入這個行業,因為接下來智慧駕駛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汽車是除了家,辦公室以外,人呆得最多的地方,有很大的需求和想象空間。

媒體:零跑有沒有考慮過換電的解決方案?

朱江明:將來隨著微電網、智慧電網普及,你的車作為一個移動儲能裝置,到一個地方就可以插上充電線,成為一個調峰裝置,這個時候還有換電需求嗎?或者停車位上都有充電樁,那一天就更沒有必要換電了。你到商場,辦公大樓停車場,只要能夠停車的地方都能夠充電,這個時候電動車更像一個儲能調峰的裝置,而且所有裝置都是雙向的充放電。

未來每一個停車位上都可以實現無線充電,這絕對不是天方夜譚,5-10年就會實現,大家要認識到這個的重要性,實現不是特別難的東西。

媒體:在智慧電動車時代,零跑提出全域自研,怎麼能夠做到各個方面效能都比別人強?

朱江明:如果我們要對標燃油車時代最強的企業,比如說豐田,大眾,他們的車機系統、動力系統、整個電轉向等核心零部件,也是全域自研,都是自己的,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平臺化,靠規模,取得成本,可靠性優勢。如果想要作世界級企業,靠外部零部件是不行的。我一直向大家介紹,寧波有一個公司,耐克和阿迪60%以上的衣服都是他們做的。雖然是代工,但規模沒有人可以跟他匹敵,這個就是作技術,做好了之後帶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