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 交通越來越便利

居民出行 交通越來越便利

2016年8月31日,月亮山隧道通車。

居民出行 交通越來越便利

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

平坦的柏油公路上,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

在橫貫黃石東西的黃荊山間,寬闊通暢的黃陽一級公路宛若一條巨龍,在青山綠水間蜿蜒前行。路兩邊整齊有序的樹木,迎接著來往的每一輛車。

“現在的交通多方便,隧道通了,環境好了,坐上公交,沒一會兒就到城區了。”11月30日上午,柯柏昌正在柯家灣站等公交車。提起家鄉的交通變化,柯柏昌言語中透露著喜悅。

這五年,家門口的交通路網越來越密,國省幹道和農村道路修得越來越好,柯柏昌一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1 以前出行靠翻山

四連山村與主城區陳家灣片區背靠背,中間隔座黃荊山。在以前,對於四連山村的村民來說,生活在這裡就意味著艱難。

1960年生的柯柏昌是土生土長的四連山村柯家灣人。

提起月亮山隧道貫通前的出行,柯柏昌的記憶依舊清晰:村子三面環山,只有南邊有一條泥巴路供全村人出行。要想去黃石城區,要麼翻山一個小時,要麼繞行黃思灣或下陸。

“每逢大雨,山裡就發洪水,山裡的泥巴路完全走不了,有腳踏車的還得揹著腳踏車走。”在柯柏昌的記憶中,那時黃荊山上的路,都是用石頭鋪的,雜草叢生,特別難走,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村裡人都不會翻山去山北。

渴望改變命運的四連山人,決定開鑿隧道。

上世紀80年代,村辦企業和村民們集資100多萬元,在黃荊山脈月亮山中開闢了一條貫通南北的隧道,名為白龍井隧道。

隧道全長約3公里,洞高不足3米,最寬處約有4米。洞壁皆為岩石,洞中無照明,洞底北高南低,南起四連山村柯家灣,北端至中窯灣白龍井,隧道狹窄,路面崎嶇。

雖然這條隧道只能供人步行,以及腳踏車、摩托車等小型農用車通行,但是讓翻山和繞行的路程縮短為30分鐘,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往來黃石城區。

“以前帶小孩去黃石城區玩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那時候家裡沒車,全靠走路。”柯柏昌說,白龍井隧道貫通後,來往城區方便很多,有不少村民在城區定居。

2 如今出行不再難

道路猶如城市的血脈,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

2013年,月亮山隧道開建。它是黃石至大冶一體化“四橫五縱”交通網路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石老城區與山南規劃新區連線的城市路網主幹道,更是黃陽一級公路的重點專案。

“挖山洞好啊,造福子孫後代!”說起新修的的月亮山隧道,柯柏昌的父親總是笑眯眯的。

隧道開建那年,柯柏昌的大兒子柯志剛生下了雙胞胎兒子。“以後我坐著公交就可以帶孫子去城區的公園溜達了。”修隧道、抱孫子,“雙喜臨門”的柯柏昌對當年的情形記憶猶新。

2016年,月亮山隧道建成通車。

通車那天,四連山村的村民們如同過節一樣,村頭拉起了橫幅,放起了煙花。

柯柏昌一家也不例外。柯柏昌的小兒子柯志敏,家在黃石城區,當天就開車回了家,平時近40分鐘的車程,那天只用了不到20分鐘。他激動地說,祖輩們翻山越嶺的生活,止於他這一代,“非常幸運。”

如今,柯志敏從事模具鋼行業,經常往來黃岡、江西等地。隨著棋盤洲和武穴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黃石“環主城區”“環全市域”兩個高速公路環線實現同時“閉環”,黃石城區主出口從以前的一個方向變為“東西南北”4個方向。

“回家的路越來越快了。”柯志敏說,棋盤洲長江大橋通車後,從黃石南收費站走,只需5分鐘就能上高速。

從翻山越嶺到路網通達,柯柏昌一家的日子越過越幸福。

3 大道縱橫天地新

架橋修路,改變的不止是城市空間,更是村民們的想像空間。

對於這一點,柯志敏感受頗深。

過去,村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不堪記憶早已被四通八達的公路抹平,嶄新的柏油公路為四連山村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看得見的公路美景令人賞心悅目,美景背後蘊藏的財富則讓人欣喜。

“以前山南和山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現在你看看,學校、餐館、居民小區、商業地產哪一個沒有。”臨近飯點,四連山村柯家灣的農家樂裡飄出了陣陣香味。柯志敏說,月亮山隧道出口處的柯家灣,如今成了農家樂的聚集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生活在詩情畫意的風景中,還順便在家門口掙錢,這曾是四連山村村民不敢想像的美好生活,而今都成為現實。

不僅如此,今年,月亮灣文化產業園及月亮山路沿線綠化提檔升級工程,計劃在柯家灣投資5。7億元,建設包括特色文旅業態、礦坑酒店、商業街、溪邊合院、民宿、集市、藝術村、景觀綠化、市政道路等內容。

從一個個交通專案構想,到一條條道路暢通,交通路網的建設,拓寬了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渠道。四連山村的美麗蝶變也恰如一滴水,折射出了整個黃石城市格局發展的新樣式、新氣象。

黃醒塵 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