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近幾年,開車周邊自駕的人多了,朋友圈不斷地看到“去古渡、看花海”的照片,張荒古渡才引起了我的關注。我2020年8月15日去的時候花期“正巧””已過,但考慮到古渡口距離鞍山城區不遠,而且不收門票,假日自駕看看,就當是放鬆一下心情,也不錯。

簡介:

張荒古渡是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重點打造的文化元素景點,位於新開河鎮張荒村東南。

古渡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1991年8月,張荒地遼河大橋竣工,張荒渡口完成了歷史使命。 2014年開始,為挖掘遼河臺安文化旅遊區歷史,臺安縣陸續在古渡遺址位置修建了青石廣場、木牌坊等,並對河道岸坡進行了防護。2015年起,遼河文化旅遊區在張荒地大橋上下游實施了“千畝花海”專案,每年8到10月“梯田花海”競相綻放。如今,古渡與花海景點已成為臺安最靚的生態景觀帶,“去古渡、看花海”成為一句順口溜。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張荒古渡遊記(鞍山臺安)

我們的座駕——邁騰,這個角度還是蠻帥的。

張荒古渡位於臺安縣新開鎮境內,是遼河流經的數百個村落之一的渡口。說是渡口,其實它早在1991年隨著此地遼河大橋的開通,就已經失去應有的功能,僅保留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溼地的樣子。我們只能從紀念的碑銘中,讀到了“古”的影子,至於古渡的繁華更是靠想象才能立體起來。如果不是前幾天特意去看了一次,可能我們永遠還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河畔重鎮。據說清朝時期會有40餘家的商號存在,民國時期也曾經興旺過。

都說聽景不如看景兒,所謂的最美景色無外乎山水,無外乎花草。而遼河沿途的每一個景觀都是值得我們去觀賞的,理想的狀態就是最好是能在傍晚、對著遼河的水輕輕發呆,張荒古渡就是適合這樣流連的景色之一。此村地界自然該叫做張荒地村,渡口這裡與一望無際的大片農田截然不同,而是一片充滿綠色生機的荒地,這裡給人一種名副其實的震撼。她的壯觀之處也在於“荒”,那真是“荒”得原始、“荒”得美豔、“荒”得徹地連天!

我們稱名為去看渡口,也確實因為渡口的存在而忽略了農田,但是絕對不敢忽略那大片的溼地。因為還沒有到雨季,所以遼河的水還是在比較溫順的階段,這也是這片溼地最接近歷史原貌的時候,河床沒有了河水的滔滔駭浪,堤壩下也沒有了農耕細作,這就是以科學的方式還遼河一個該有的模樣,是綠水青山的典範呈現。這裡只有我們熟悉的水根楊柳、稚嫩的蘆葦、恣意生長的野花草和偶然的葵花,還有稀稀落落的看似觀測點的設施。

儘管看上去一片荒蕪,可能是因為各種草籽集中串根的緣故,生長起來也是基本井然有序的,所以有些雜亂無章裡,還是能看出幾種土生土長的連堆兒、連塊地的規律性來,這也構成了荒原溼地裡的獨特性。邊緣到處是等待躥高的蘆葦自不必說,那是我們當地的特色之一,多少年來還有一個美好的期盼,那就是期望看到它的葉子寬起來,可是感覺總是長不大的樣子,就那麼一直是弱弱地,那麼些細細的小葉子存在。近期查了查資料才知道,蘆葦有一個自己的生長期,每年的七月下旬,葦葉才能達到包粽子需要5釐米左右的寬度,但此時離端午節已經過去了好些日子了。但由一個傳統節日被記起為人們所喜愛,這種不顧蘆葦的感受、硬是因為粽子把糯米和葦葉結緣是不是也很有趣兒。

我們不是走錯了地方,也不是走錯了季節,更不是為了單單的果實存在,而是為了一種精神上的擁有、使記憶更加深刻罷了。我們的時間提前是為自然而來,為生態而陶醉,為溼地而歡呼。跟簡單的向日葵的栽種,和成片連綿自然生長的蘆葦比起來,其實真正的荒草更多一些,多得無法用畝丈量和計算,那裡的溝溝坎坎都肆意生長著頑強的地草和野花。其中的波斯菊大概是特意撒種的吧,雖然沒有大片花園的感覺,但跟那些草比起來也是很美豔的。而草叢自有草叢的樂趣,走著走著,不知道什麼小生物會蹦跳出來,有的我們還會攆上去看個究竟,大都是我們熟悉的小螞蚱。所有這些真的可以說那裡的水常在,那裡的花草也常在,那裡的遼河大壩總壯觀。無論何時來無論何時想,遼河這個我們的母親河都壯美。

乍一看,一個現代化的旅遊景點馬上就要應運而生了,包括規劃、展圖都一覽無餘,再細一看落款日期,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擺在遊人面前的也像是歷史一樣,呈現著不完整的遐想。因為根據歷史記載,這裡是遼河的主要脈絡渡口之一,因為有著自然村莊的緣故,來往行人也就比較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那種傳統的船隻搭建的浮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建設大橋是重中之重。於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建成了跨度為全長1505。64米的大橋,以張荒渡口命名大橋。平時沒有漲水的時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原生態,一片荒蕪的樣子,也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