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位於泰晤士河口,被稱為倫敦的正門,因其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這座大橋建於19世紀下半頁,正值英國全盛時期,因風格獨特,氣勢磅礴,同時藉著“日不落帝國”的“威名”,逐漸成為英國的象徵,也是外國遊人的必遊專案。

泰晤士河發源於英格蘭西南部科茨沃爾德

希爾斯

,是英國的“母親”河,全長402公里,橫貫

倫敦

與沿河10多座城市,

流域面積

1。3萬平方公里,沿岸有許多風景名勝,是英國的文化精髓所在,哺育了燦爛的英格蘭文明。泰晤士河沿岸是英國的重要經濟帶,也是世界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為方便交通,泰晤士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樑,最早的倫敦橋是一座木橋,因火災損壞嚴重,後改建成石橋。到了維多利亞中期,倫敦開始向東擴充套件,石橋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當局考慮再建一橋緩解交通,因當時泰晤士河水運地位重要,當局要求大橋建成後不能妨礙航運。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霍拉斯·瓊斯最初的設計方案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網上找到的圖,與塔橋最終設計相似

為建設大橋,1876年倫敦市成立特別委員會,面向社會徵集設計方案,一共收到了50個不同的方案。經過多年的激烈辯論,特別委員會於1884年決定採用霍拉斯·瓊斯的方案。

瓊斯的設計是一座全長244米,主跨達46米,橋面可呈“八”字形開啟的大橋。此橋的獨特之處在於橋身由兩大兩小4座塔形建築連線,其中兩座各高42。67米的主塔分別位於兩座7。6米高的主橋基上,為花崗石和鋼鐵結構的方形5層高塔,其上還建有4座白色大理石尖閣和5座小尖塔。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大型輪船透過時,橋面開啟

連線主塔之間的橋面分上下兩層,其中下層車道主橋面分為對開兩扇,每扇重1000餘噸。每當大型船隻透過,中間的橋面在碗口粗的湖藍色鋼纜拉動下一分為二,並在一分鐘內呈“八”字型向上掀起至86度,船隻通過後再緩慢落下,恢復通行。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塔橋的上層

上層是裝有觀光玻璃窗的寬闊懸空人行道,每當下層橋面開啟,行人可改道從上層透過,橋內設有商店、酒吧,即使在雨雪天,行人也能在橋中購物、聊天或憑欄眺望兩岸風光。

1886年倫敦塔橋正式開工建設,整個工期歷時8年,先後有五個主要建築公司和432名建築工人參加了大橋的建設。僅兩座堅固的橋墩就使用了七萬噸水泥,橋塔和橋身則用了1。1萬噸鋼鐵,結構異常堅固,這也是該橋屹立泰晤士河百年而不倒的原因。該橋橋塔和橋身的鋼鐵骨架外還鋪設了花崗岩和波特蘭石,以保護骨架和增加美觀。

瓊斯於1887年逝世後,他的總工程師約翰·沃爾夫·巴瑞爵士成為工程領導人。沃爾夫·巴瑞改變了瓊斯原來的中世紀表面裝潢設計,使用了更有修飾性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新哥特式裝飾。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建成通車儀式

1894年6月30日倫敦塔橋通車,當時的英國王儲,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和他的王妃一起參加了通車典禮。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1930年的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建成通車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不斷用新技術對塔橋進行改造。譬如為吊起沉重的橋面,最初設計是採用蒸汽為動力源的水壓驅動機構,為此需用6個水庫的容量來產生高壓水,然後用蒸汽機把水從水庫泵入驅動裝置,以產生動力,憑藉卓越的工藝技術和建設質量,這一驅動裝置從未發生故障,但其結構笨重,效率很低。1976年,人們用電力液壓機構代替過去的蒸汽液壓驅動機構,而過去使用的鍋爐、儲能機構和液力泵等仍保留在塔橋內的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一艘中國式的帆船透過倫敦塔橋

今天泰晤士河上的水上交通比過去減少了許多,現在塔橋僅每年升降500多次,但水上交通依然比公路交通有優先權。而這個規則後來幾乎導致了一場外交事件,1997年,由於倫敦塔橋意外開啟,當時的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的座車不得不在橋前停下等候。

“大英帝國”的象徵——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夜景,交通十分繁忙

至於塔橋上層的人行道,後來也因那裡聚集了許多妓女和小偷,弄得聲名狼藉,1910年當局被迫將其關閉,但今天它又重新開放供遊人觀賞。(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