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赫達·莫里遜(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生於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父親是個出版商。或許是出版業務總歸與攝影有些瓜葛的緣故罷,赫達在10歲剛剛出頭的時候就有機會開始擺弄起一架照相機,由此影響到其後的一生都對攝影發生執著的興趣,而最終成為攝影大家。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赫達24歲那年(1933年)偶然在一份攝影雜誌的廣告上發現,中國北京的一家德國人開設的哈同照相館正在徵召一名會講英、法、德語的女攝影師。她認為這個職位非己莫屬:她會這三種語言,她的施瓦布地區的出身——當地人在德國以刻苦耐勞著稱,而且她還是個女性——估計老闆的盤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結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館果然相中了她。那個時代的中國,對於一個德國年輕的單身女性來說,實在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在她隻身離開德國前來中國的時候,家人對她的遠行多少有些擔心,結果送給她一把防身的手槍和一把雨傘,然而她卻在東去航行的船上將它們扔到大海里,隨身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柔來福來的雙鏡頭反光相機。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一位紳士在琉璃廠的古董攤位上挑選古玩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鳥市上的老人坐在路邊欣賞自己的鳥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赫達其後十三年裡在北京度過的歲月,就是靠著這架相機,騎著一輛腳踏車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蹟,拍攝下如今大多已經蕩然無存的舊日景物,留給後人嗟嘆其珍貴价值的照片。題頭的照片攝於一九四一年,正是當年赫達·莫里遜風華正茂的身影。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用草葉編的昆蟲是小孩子的最愛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前門西側天橋市場中的一個小販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糖麵人的小販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雞毛撣子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隆福寺市場上的女顧客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春天是放風箏的好季節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春夏之交,隆福寺的鳥市很熱鬧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頭花兒的女攤主在嗑瓜子兒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珠串的老人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小販用吹喇叭招徠生意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糖葫蘆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風箏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紙摺扇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扎紙花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水果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小吃攤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臉譜面具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看攤兒的小孩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小吃攤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竹篾席子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帽子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編筐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烤紅薯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移動雜貨攤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出售外國香菸的小攤兒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賣魚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玩具小販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有紅酒杯的雜貨攤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移動小吃攤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編茅草,在舊社會茅草對於窮人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茅草屋,窮人不能建造好的房子只能造茅草屋,茅草不用花錢到處都是,較容易採集,而且能遮風擋雨,是窮人最理想的住所。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水車,靠人力腳踩的水車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掛麵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看到這張照片,小編當時就驚呆了,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代寶還家,看來那時候還是很講究,佛像這些都不用“賣”呀,得用“請”這些字。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一個先生一個小孩,拿著的東西,小編表示不懂。後面還有一張特寫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算命先生,從道具上看,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雨傘商,“真不二價”,看來中國人做生意還是很有傳統的。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算命的先生,這個是高手,真正的高手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刺繡,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在北京西山以西拍攝的戴耳環的女人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這張圖片看起來平平無奇,但瞭解情況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圖中這座小小的建築名為嬰兒塔,拍攝於1907年的上海。塔上寫著“女孩屍”三字,裡面焚燒過許多女嬰的屍體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那小小的洞口,正是把嬰兒屍體扔進去的地方。最恐怖的在於,有時候扔的是活生生的女孩,任憑蟲噬蟻咬,再不過問。

聽說過古代重男輕女,但誰想到能有這麼嚴重!

而在此之前,另一張“福州嬰兒塔”的照片也曾廣為流傳,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嬰兒塔絕非福州和上海專有,而是曾經廣泛存在。通常建在荒郊野外,外形如樹樁,頂部為錐形,留有方形洞口,由灰色石磚砌成。

在塔的旁邊,雜列著一些籃子,它們都曾經裝著棄嬰。有夭折的,有殘疾的,有生病的,最多的是女嬰。

甚至,在當時出現了以此為生的苦力和守衛。有些父母不忍親眼目睹,於是便付40文錢將棄嬰交給苦力帶到嬰兒塔,守衛每隔三天焚燒一次屍體。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塔身散發出的刺鼻氣味,曾經給一位叫高登·康寧的外國女作家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象。她在遊歷中國時,見到了兩座約3。6米高的嬰兒塔,感慨玫瑰和月季的芬芳也掩不住這種惡臭。

她在書中寫道:“這些鴿子屋形狀的建築是用來收容嬰兒和兒童的屍體的,這些孩子夭折太早,靈魂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沒有必要浪費棺材來埋葬他們。”

為什麼百年前的中國,會出現這種詭異的棄嬰習俗呢?

原因無外乎殘疾、貧窮和性別。

外國女攝影師:1933~1946年拍攝的中國老照片

華山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