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企業海外淘金,歐美新能源補貼好不好拿?

「全球充電樁熱搜前五國家的新能源補貼,好拿嗎?」

為了降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改善全球能源結構、減少汙染與溫室氣體的排放,汽車電動化已然成為大趨勢。目前除了中國之外,歐美各國也在積極推出新能源汽車的引導法案,推動行業發展。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統計平臺 Statista的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840億美元。面對全球市場,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也在加速“出海”。

與自主新能源車一同“出海”的,還有充電配套設施企業。隨著全球各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多,對於公共充電樁、家用充電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不少國內充電配套設施生產企業,也瞄準了這一契機,積極佈局海外新能源充電市場。

充電樁企業海外淘金,歐美新能源補貼好不好拿?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最近兩年,很多國內新能源充電設施企業申請歐洲“出海”認證,認證企業數量實現近200%的增長。同時嗅到商機的非相關行業廠商,也迅速搶灘海外充電裝置市場,試圖搶佔一定份額。

一場充電樁企業的“出海”競賽,正式拉開序幕。

「 01 」

外海市場的增量空間很大?

在部分報道新能源充電樁企業“出海”的新聞下,有不少網友評論道,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正快速增長,車主“充電難”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而這些企業不優先解決國內市場難題,反而著眼海外市場,是否有點本末倒置了?

事實上,網友質疑的關鍵問題,充電樁企業瞭然於心。

據發改委相關資料顯示:今年前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將達397萬輛、386萬輛,保有量為1099萬,約佔全球總量一半左右。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還是充電需求,中國無疑都是全球第一。”深圳某充電樁企業的市場部經理楊拓(化名)如是說,在充電設施企業的心目中,國內市場可謂商機無限。

但與此同時,充電樁企業在國內拓展業務也面臨著的發展瓶頸。一方面,隨著新能源車銷量的激增,車主充電需求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充電樁的建設、區域佈局顯得十分不平衡。

楊拓透露,算上公共充電樁、私人充電樁,目前國內的車樁比約為3:1,每3臺新能源汽車,擁有1臺充電樁,看似比較合理。然而在人口相對稠密、新能源車較為集中的一線城市中心區域,車樁比顯然沒有這麼理想。

“在一線中心區域,車樁比會更高,充電需求大,充電難問題也更突出。”

按理說,有需求的地方,自然會有市場,但楊拓坦言,在一線城市的中心區域,企業拓展新的充電設施,難度也大得多。

首先是中心區域寸土寸金,企業要想找到合適的、租金低的場地建快充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在人口稠密的社群旁,建充電站的條件更苛刻,

“電力供應、消防安全,全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至於慢充樁,儘管沒有嚴苛的場地限制,在住宅、綜合體停車場都可建設,但不少小區業主、綜合體物業出於用電安全風險考慮,也限制企業進場、建樁,“隨車附贈的充電樁,很多都送不出去,道理也是一樣的。”

楊拓強調,人口稠密的中心區域,停車位相對緊張。即便徵得了物業的同意,在社群、綜合體停車場建設慢充樁,也常遭油車佔位,影響運營方的經營收入,

“至於一線郊區,三、四線小城市,很多充電樁閒置,根本沒那麼大需求。”

再加上目前國內充電樁行業“頭部效應”明顯,不少二三線充電樁品牌,只能是另尋出路,開拓新的增量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的海外市場,自然也成了企業爭相佈局的藍海。

「 02 」

到更“初級”的市場去淘金

那麼,相比國內的充電樁市場,海外是否不存在更多難題?

當問及該問題時,資深行業從業者、廣州某充電樁企業的BD經理陳海楊(化名)搖了搖頭說道:海外市場的問題甚至比國內市場更多,發展狀況也更為初級。

“尤其是一部分歐洲國家,充電樁行業的發展現狀,更像三、四年前的中國。”今年四月,陳海楊與公司同事到歐美國家考察,他發現除了挪威、荷蘭、德國等幾個較早佈局充電基礎設施的歐洲國家之外,很多歐洲國家都面臨充電難題。

充電樁企業海外淘金,歐美新能源補貼好不好拿?

在歐美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的前提下,一部分中東歐、北美國家,新能源車樁比正持續擴大,充電難愈發明顯。

一項海外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美國市場車樁比,高達21:1——即每21臺車擁有一臺充電樁。

在歐洲市場,車樁比大於10:1的國家,更是比比皆是。儘管設施缺口大,但是與國內一樣,不少歐美國家同樣面臨城市基建老舊問題。而審批流程繁瑣,人口分佈不均勻,無疑也加大了企業“出海”的難度。

“好的一點是,現在歐美新能源基建仍然在初級階段,並不是很內卷。”因此,陳海洋強調:

越早“出海”的充電樁企業,越有可能搶佔海外的紅利,“而且相比直流快充,歐美使用者對於慢充樁的需求也比我們大不少。”

畢竟,與國內市場相比,歐美國家人口大都不算很稠密,儘管也有大城市,但很多使用者都居住在較寧靜、生活空間更大的郊區,只有平時上班、週末購物,才會往返通勤城市中心區域。

因此,在人口密度較低、沒有高樓林立的社群,使用者對家用充電樁的需求,自然更大。

阿里巴巴國際站釋出的10月跨境指數顯示,全球充電樁熱搜前五國家,分別為英國、德國、愛爾蘭、美國、紐西蘭。

熱搜指數從2020年以來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透過跨境電商“出海”的充電樁企業,也在不斷增多中。

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預計:

到2035年,歐洲需要安裝6500萬個充電樁以滿足1.3億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其中85%為家用充電樁。

正因歐美市場對家用充電樁需求大,陳海楊表示,國內部分充電樁運營企業開始轉型充電樁設計、製造、銷售業務。至於他所在的公司,則是瞄準了海外公共充電樁基建的領域。

從去年底開始,英國便出臺新的規劃,要求新建住宅必須為新能源汽車配備充電站(樁);歐盟各國也推出了相應的規劃和鼓勵措施。這些規劃推動的新能源公共設施基建市場,規模自然不容小覷,需求前景引人遐想。

在不少企業看來,充電樁業務“出海”,除了前景更有“錢景”,但是機會在哪呢?

「 03 」

充電樁企業海外“淘金”熱

“歐美有很多國家也開始出臺規劃,鼓勵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資。”

在陳海楊看來,目前國外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趨勢,跟幾年前國內發展的趨勢類似,各類充電基建鼓勵、補貼的措施、手段,更像是我們“玩剩下”的。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一些歐美國家也開始明白,充電樁作為“薄利”行業,僅依靠民間資本、市場機制,充電基礎設施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佈局,也無法滿足日益激增的市場需求。

德國近期批准了一項計劃:

未來三年內將投資63億歐元,在全國範圍內,快速擴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的數量,據悉此舉將作為德國推動淨零排放舉措中的一部分。

今年年中,奧地利也釋出了針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最新鼓勵措施:

措施將根據充電容量的大小,對一般企業所建設公共充電樁,給予最高1.5萬歐元的補貼。

早在今年年初,美國能源部和交通部就宣佈:

將在未來5年內,撥款近50億美元,以幫助各州加強部署新能源車充電服務。並且在2030年,達成全美擁有50萬個公共電動車充電樁的目標。

陳海楊表示,隨著“後知後覺”的歐美各國,陸續出臺強有力的激勵措施,國內充電樁企業、運營機構也嗅到其中商機,紛紛計劃“出海”搶佔市場,掀開一場海外充電設施“淘金”熱潮。

然而,當問及企業是否會擔憂海外補貼規定,會對非本土資本、企業有一定的限制時,陳海楊坦言,只要歐美市場規模、需求夠大,想要“繞開”規定的條條框框,也不是難題。

“現在還暫時沒有限制,限制也不怕,不行就貼牌、合資,總能出海的。”聊及所在樁企赴歐美地區“淘金”的計劃,身為BD經理的陳海楊,信心滿滿,“之前公司在國內怎麼運作,到了海外依葫蘆畫瓢就行了。”

有資料顯示:目前,歐洲地區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滲透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甚至不足10%,都低於國內市場 30%。

隨著“停燃”時間表臨近,歐美新能源車市場或將出現強勁的增長勢頭。

【結束語】

海外巨大的新能源充電需求,也給國內相關企業創造了新的商機。相比起“熱鬧”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出海”大潮,國內新能源充能企業的“出海”似乎更顯低調,那麼,他們的“錢景”會更明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