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文♥初蔻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越來越多的敬老院應社會需求產生了,那裡有許多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入住的老人。

不能責怪都是子女的“不孝”,要怪只能怪人生百年,事態炎涼。暮年之時,再無“花兒別樣好”,卻盡顯“秋風話悲扇。”

誰家少年,步步回頭,頻頻顧盼?誰家少女,脈脈含情,秋波流轉。

卻在遲暮之年,成了子女厭棄的“糟老頭、老太太。”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2014年,父親在母親去世後一年半的一個冬日去世,走前似有徵兆。

2011年,70歲的母親摔斷了腿,手術後沒有得到良好的照顧,所以恢復情況一直不好。

沒得到照顧的原因是,我的兩個哥哥都在外地工作、生活,父母身邊只剩我這個“小棉襖”。平日裡我要工作,還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因此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全身心地照顧母親。

那時的父親還是個不管不問的老頑童,什麼心也不操。72歲的人,每天依舊抽菸喝酒,什麼也不耽誤。若你告訴他不能抽菸喝酒、大魚大肉的話,他會說自己活夠本了,別總管著他。

我母親摔了腿,我又不能24小時照顧,請了保姆又被父親趕走,他說這是對勞動人民的“剝削”。

後來沒辦法,為了讓他們生活更有保障,只好送他倆去敬老院。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那是一家公辦敬老院,設施及服務還不錯。至少每餐有熱乎的、清淡的伙食,也能讓父母

過上早睡早起規律的生活。

老人和孩子比不了,同樣是哭鬧折騰,同樣是步履蹣跚,孩子鬧騰是不舒服,會有許多人來心疼。老人鬧騰就是不懂事,會有許多人討厭。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老人是眼前的累贅。

敬老院的電視機裡,永遠都有不同的節目陪伴老人。

起初父母是“半陪護”,被提供的服務就是三餐飯食由護理員送到房間吃。其他洗衣、洗床單等服務也都包含在裡面。

但他們似乎還是很孤單,看到我去探望他們時,父母會給我端出一大盤水果。

沒去敬老院之前我想,敬老院裡都是年齡相仿的老人,想必他們在一起才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可最後證明,我錯了。

對於兩個不愛交際的老人來說,父母能說話的物件就只有對方。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哪怕年紀大了,他們還是有人類“群居”的共性。老了之後,才更喜歡熱鬧。

曾經那個退休工資可以滿足所有生活的父親,一下子被約束著不能抽菸喝酒,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但那時至少有個伴,直到我母親因病去世,他就再也不下床了。此後,他的護理規格變成“全護”。

“全護”的時候,護理員會給老人伺候大小便,如果不慎弄到床單上,護理員也會清洗乾淨。可以說,這是一種“全託”的護理模式。

我工作忙顧不過來的時候,父親就被“全託”了。

但是完全有人照顧的老人,也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幸福,反而從自己走——被人扶著走——坐輪椅走——躺下,最終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生命的後期,完全沒有幸福感,甚至沒有尊嚴。

子女對待父母終究會像朱自清的

《父親》一文,只能看著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那個漸漸蒼老的父親,終究成了我再也追不上的影像。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以上是一位粉絲的真實故事,經我整理後呈現給大家。

看了她的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年輕人羨慕退休之後的生活,但退休生活和“不能自理”是兩個概念。

人老了之後,可能會失眠,會腰腿疼,會有心臟及肺部的疾病。各種各樣的病症會折磨他們不能好好吃飯,更不能安心睡覺。

老去的他們,既不懂流行用語,也不會手機支付。既不能健步如飛,也不再耳

聰目明。他們不再看啥啥好、吃啥啥香。

這樣的生活,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的。

多子多女的老人,無論在物質方面還是精神陪伴方面,都是平攤到每個孩子身上的,沒有過多的精力專注於哪個子女。

所以這樣的父母老了之後,子女對父母的迴應也相對淡薄一些。

養老院去世的父親:“還能自己走”成了他生命最後的尊嚴

獨生子女不同,家裡唯一的孩子,好吃好喝供養大的孩子,好資源全佔著了。

等父母老了,獨生的這個孩子就是他們唯一的依靠。

所以我從小就明白:我沒有兄弟姐妹可依靠,唯有在該拼搏的時候努力一些,早點成熟、早點長大,這樣才能為他們老去的生活出一把力。

讓自己上升的速度能追得上父母老去的腳步,我才能成為他們最後的生活質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