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國企中層晉升無望:拖垮人最好的方式,深陷“猶豫不決”

點選右上角【關注】職業瓶頸導師趙默的頭條號,獲取更多職場轉型乾貨方法論

本文總計2878字,讀完約1.5分鐘,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侵權必究

很多人說身在國企,會面臨一輩子的安穩和幸福,可是它像圍城,在城內的人一直想跳出去,城外的又想跳進來,箇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品嚐。

螢幕另一方的曉優是一家上市國企的辦公室主任,薪資優厚,福利穩定,她面板白皙,相貌清秀,可是眼神卻夾雜著彷徨。

她告訴我,她說:趙老師,我今年已經過了35,在當下的國企已經十多年了,雖職位也在不斷晉升,可是越做越沒成就感,我現在晉升基本沒希望了,不做我還能做什麼,繼續做,感覺只是無意義的重複,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從她的初步溝通來看,我可以感受她當下的痛苦,於是我問她:你有沒有想要第三種可能性呢?

她想了一下,告訴我:“您指的是第二職業對嗎?我感覺自己天分並不高,很難做到二者兼顧,萬一選錯了,還不如當下的公司,而且我這個年齡,很多公司都沒那麼友好了。

不知道你是否覺察出來,她陷進了持續的猶豫中,而且類似的學員朋友挺多的。

今天,就讓我們聊聊這個話題。

1.為什麼我們身邊很多人越來越容易陷進“猶豫不決”的陷阱?

36歲,國企中層晉升無望:拖垮人最好的方式,深陷“猶豫不決”

在我們身邊,類似猶豫不決的事情時有發生,他們就在你們的身邊。

比如:

要麼接受我的選擇,要麼接受你的選擇

想要跳槽,如果要是不如當下,豈不是白跳,白白浪費時間?

想要創業,到底是否辭職還是先等等

我們經常陷入這樣的問題裡,在有限的選項裡,做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左右為難,讓你原本清晰的頭腦,再次深陷問題之中,開始左右糾結。。。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很容易陷進“猶豫不決”的陷阱呢?

難道是完美主義情節嗎?

不完全是,完美主義者在一旦確定後,會非常篤定, 那為什麼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人都容易陷進猶豫不決的陷阱呢?我覺得關鍵是源於3點:

第一點:孩提被保護過好,缺乏獨立解決的權力

通常來看,他們在兒童時期往往被過度保護,喪失了獨立解決的權力

前面的那位朋友,她其實不單純是工作容易猶豫不決,而且生活中經常一些事情反覆內耗,最後反而結果陷進糟糕的境地。

但是他究竟在猶豫什麼呢?

他告訴我,她整個童年成長期,幾乎所有的關注點都是學習,父母最關注的是她的成績, 她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書本中,她幾乎很少有朋友的陪伴,幾乎學業以外任何課外的活動她無法選擇,她曾經想要報名朗誦比賽,卻被父母無情的拒絕。

不難發現,她過往的決定幾乎都是父母包辦,她已經喪失了自主權。

我問他,如果再給你一次選擇,你會選擇報名自己喜歡的比賽嗎?

他思考了一下,他說,我不太確定,以前初生牛犢,但是我會考慮更多。

她的自主權很早就被剝奪,後來,他陷進了沉思。

其實,當我們很早喪失了自主權,我們很容易猶豫,選擇後的結果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如果是壞的,我是否可以承擔。

因為你從未為自己選擇過,會更加增加猶豫不決,左右為難。

第二個根源:缺少苦難的歷練,很難對未知的掌控權

當一個人一直都順風順水,是好事嗎?

如果一直很順,是人生一大幸事,如果一旦面臨挫折,後果很難預料。

為什麼?

因為缺少苦難的歷練,你很難看到自己最壞的結果,很難預知自己的未來。

正如前面的那位朋友,他告訴我,從畢業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她一直勤勤懇懇地在當下的公司奮鬥,從一個不起眼的小職員,一步步走到當下, 似乎從未經歷過什麼不穩定的事件,也就是別人所說的安穩,但是越是安穩,她卻感覺失去了什麼。

其實不難發覺,她過往的歷練非常順利,但就是太過順利,她從未有過苦難的歷練,一旦面臨發展的停滯,她過往沒有遇到類似的體驗,於是陷進了巨大的猶豫不決。

她漸漸意識到,安穩可以獲得安全感,但是持續的安全感,會漸漸讓內心陷進遲鈍,如果早一點去面對,似乎就不會猶豫不決,她也會更早走出當下的困境。

第三個根源:從未了解自己深層次的慾望和渴求

其實你發現沒有,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當下所作的意義,很難有持續的動力。

這也不難理解,她雖擁有薪資豐厚和體面的職位,但是從未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 當她去思考,自己深層次的渴望究竟是什麼,她陷進了沉思。

2.那麼如何對抗猶豫不決呢?

36歲,國企中層晉升無望:拖垮人最好的方式,深陷“猶豫不決”

古語有云:一樣米養出百樣人。

大意是說,人人生而不同,確實是世間的常態,如何擺脫猶豫不決。

1.與過往的自己和解,重建內在的力量

當自己很難果斷地去為自己做決定,其實很難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這個時候,最簡便的方法是與過往的家庭和解。

可是為什麼和解很難呢?其實是因為大部分很難向父母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

正如我那位朋友,他說到,從小我一直希望父母給予我自由的空間,但是一直得不到,現在我長大了,我已經羞於表達了。

這個時候你看不到曾經的小孩,但是她內心的壓抑其實一直都在,這個時候需要進行的是原景重現冥想,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回到曾經的自己,當你無法做你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你是否可以真實的表達?

當你無法去和朋友一起快樂地玩耍,你是否可以和父母去表達?

當你想要參加朗誦比賽,你是否可以去勇敢地指出來?

當所有的重現,你是否願意擁抱曾經的自己?

當你不斷的自我覺察,讓曾經的自己自由,那麼你會重新建立內在的力量。

2.活在當下,激發你曾經尚未覺察的潛能。

尼采曾經說過,那些能將我殺死的事物,會使我變得更有強大。

尤其是當你跳離舒適區的時刻,雖會經歷短暫的不適應,但是卻可以激發出你曾經沒有看到的能力。

她為什麼隱藏呢?因為很多時候,你從未有機會挖掘。

我採取了專業的潛能探究,我發覺她並不是她所提及的一無是處,相反她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比方有很強的統籌能力和共情能力,並且心思非常細膩,這些都是她過往從未覺察的,為了未來的她擁有更多的可能。

3.找到自己的甜蜜區,開始啟航

36歲,國企中層晉升無望:拖垮人最好的方式,深陷“猶豫不決”

怎樣才能真正地做自己?

真正的擺脫,其實不單純認知的升級,更多的是找到自己的甜蜜區。

什麼是甜蜜區,其實是自己願意長期停留的職業,並且極有可能成為一生的事業。

尤其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醒,他們不再拘泥當下,而是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感和成就感, 就像我那位朋友,多年來,他長期安居國企,從未知道自己究竟還有什麼可能。

但是深層次的探究後,經過一步步的抽絲剝繭,以及性格特質,能力,價值觀,願景的探究,同時結合商業趨勢後,她的方向漸漸清晰,親子表達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而且她的共情和細膩的能力,她能夠擁有更多的發揮,於是我建議她在心理學可以進行精進,結合自己的心得,漸漸嘗試親子細分領域,藉助文字和影片的力量,一步步成就自己。

她漸漸開始遠離了過往的焦慮,未來將會3-5年的時間,一步步將自己的專業穩打穩紮,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大概一年的時間後,在經過系統的諮詢督導賦能後,我問她,你是否走出猶豫不決呢

她告訴我,雖然當下並還未達到我想要的狀態,但是我現在清晰的知道我的方向,我該去哪裡,我漸漸內心已經篤定,我相信在您的幫助下,我會漸漸擁有自己的清晰的體系,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是啊,當你看到自己的路,並且一步步科學有規劃地去行動,你終究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趙默,公號: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顧問,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