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年輕了,還能做什麼?——寫給35歲前

一個客戶,已經近40歲的人了,做會計做了14年,仍然只是一個基層主管的職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晉升的機會,好多年沒有加薪了。

我們問他:“在這14年中,你有沒有進行過培訓、進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電?”

“沒有。”

“從來沒有嗎?”

“從來沒有。”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這種現象在職場中卻是非常普遍的。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就等於退步了。

當你不再年輕了,還能做什麼?——寫給35歲前

職場上最糾結、敏感的年齡是多少?

大概是35歲——

35歲意味著,你投遞求職簡歷可能會收到“年齡不合要求”的拒信;意味著哪怕你在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風險;意味著哪怕你不用保溫杯,“中年危機”已經如影隨形……

但是35歲並不意味著職場前景的終結,這取決於你35歲前的日子怎樣度過。

所以現在思考這幾個問題:

第一,能否擔起家庭與責任?

到了這個階段,你的壓力是成倍增長的;而這種壓力,更多的時候,會使你沒有餘力去謀求更好的發展。很多人在跳槽時,往往會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如果我跳了,收入沒有現在的高,那麼,現在的工作,我還會輕易再動嗎?

第二,你的能力與年齡是否匹配?

第三,你是否構建與提升了知識結構?

每一個不同層級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層級越高,你看問題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

當你不再年輕了,還能做什麼?——寫給35歲前

那麼要做什麼準備?

第一件,找準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肯特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弗蘭克·弗雷迪認為,有效投入很多時間去練習的人自然會擁有自己的運氣:“

他們近乎苛求地努力,當運氣來的時候,他們早就準備好了。

第二件,鍛鍊你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第二件,鍛鍊

不斷學習的能力;樹立職業化精神;有強大的內心。

樹立職業化精神;有強大的內心。

1。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強化知識結構問題 ,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2。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中層管理者。

3。與公司共同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可以親眼目睹一家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曆程,對於公司的運營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的價值會有更大的發揮餘地,會更容易展現出來。另外,企業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誠度,它會為你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回報。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素材源於網路,題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