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一線城市的通勤成本相當高

先來看兩組觸目驚心的資料:

社會研究院近期針對打工人的通勤時間做了項調查,資料顯示,城市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徑為15。64公里。其中,北京以工作日平均通勤半徑16。79公里佔據榜首

而我的工作地摩都上海,以16。39公里位居第二。有23。08%的職場人工作日通勤半徑在25公里及以上,其中有7。69%的人工作日通勤半徑在40公里及以上。

每天清晨,上海地鐵站,隨處可見被擠得如同沙丁魚的上班族們,除了正常的上班時間,這些人將要耗費兩三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在川流不息的地鐵上。

曾經有篇網帖《不讀書的中國人》爆出了另一則扎心的資料,作為發明了紙張和活字印刷的中國,人均讀書為0。7本,而韓國人的人均數字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羅斯是55本。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中國的人均閱讀量普遍偏低

一方面社會的快節奏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上班族疲於生計,除了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作已經佔據了他們大部分時間;另一方面,各類社交娛樂軟體,讓一部分人將興趣從書籍轉移到手機上來。

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讓那些沒有時間卻熱衷閱讀的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高效地讀完一本書?

所幸,這本《高分讀書法》給了我們最理想的答案。書中用6大選書法則,57個讀書要點,旨在幫助讀者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讓閱讀者用最短的時間,儲存到最多的記憶。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高分讀書法》更像是學渣的逆襲指南

作者西崗一誠是一名東京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就讀高中時,他所在的學校沒有學生能考中這樣一所一流名校。就是在這樣的學校,他的成績還是墊底,以致於連續兩次報告東京大學均以失敗告終。第三年,西崗一誠總結了自己的讀書方法,成績大幅提升,最終成功地考入了心儀的學府。

從這個勵志的故事看,與其說《高分讀書法》是一本社科書,倒不如說它是一部學渣的逆襲指南。

西崗一誠用五個步驟讓你的閱讀記憶飛速提升,概括而言就是:假設法、採訪法、整合法、檢驗法、議論法。

首先說假設法,西崗一誠認為90%的讀者沒有將書讀透,是因為缺少閱讀準備。如果一本書是一座神秘的森林,那麼閱讀前的準備就相當於照亮它的火把。拿到書後不要急於開啟,而是透過書籍的名稱、裝幀、腰封所蘊含的資訊,對全書的精華進行系統的概括。

假設你能讀懂這本書,相應地你需要準備便籤和筆,就在像森林探險一樣,一邊探索一邊勾勒出閱讀的軌跡、要點,並回顧那些值得回味的細節。當合上書本的那一剎那,以登頂者的視角感受你的閱讀體驗,這樣肯定會加深你的記憶。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90%的讀者沒有將書讀透,是因為缺少閱讀準備

採訪法要求讀者拿到書後,成為它的記者而非作者,一邊閱讀一邊提問,然後再將讀到的資訊轉化為問題的答案,這樣你的閱讀才有價值。

西崗一誠認為每本書都有可疑之處,讀者學會疑問的過程,就是學會獨立思考的過程,當我們提出質疑後再對答案進行調查,最後的調查結果將會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

與前兩種方法截然不同,整合法講究避繁就簡,要求我們在讀過一段內容後,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最準確的意思。

假如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條魚,文章的開頭、結尾、觀點、就相當於這魚頭、魚尾、魚骨,而那些有趣的故事、案例都是美味的魚肉,只是為了讓讀者享受閱讀的美妙。作為吃貨,當然可以將大塊的魚肉塞入腹中,但作為讀者,一定要學會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找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內容。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同時閱讀幾本書,能增強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

檢驗閱讀法建議讀者同時閱讀幾本書,增強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使大腦接受更多的資訊。雖然看上去有些困難,但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檢驗閱讀法其實是最常規的方法。比如我們在讀到生僻的詞語時,會採用翻查詞典的方法,這也算檢驗閱讀的一種方法。

西崗一誠在這一節中,列舉了許多資料和實驗曲線,證明檢驗閱讀法最適合長期留住記憶。因為人的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兩種,而決定將大腦輸入的資訊劃分為短期和長期的器官,是大腦的海馬體。檢驗閱讀法能讓重要資訊反覆在海馬體中出現,最後迫使它將資訊歸在長期記憶的儲存器中。

長時間的閱讀,會讓輸入的資訊退化以至遺失,最好的解決途徑就是適時的輸出,這就是西崗一誠提出的議論閱讀法。

我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將書本上的資訊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讀死書,這就講究我們要學會溝通,或演講、或辯論、或與人交談,當然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讀這本書的感想。

當我們能夠像寫腰封上的推薦語一樣,對讀過的的書進行精準的概括,那說明我們的閱讀已經產生完美的輸出了,如此就已經掌握了該書的精髓。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輸出也至關重要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上述是第一部分高分讀書,第二部分是高分選書,受限於篇幅,這裡就不再一一展開了。

雖然《高分讀書法》這書名顯得有些功利,但作為在地鐵公交上來回穿梭的上班族,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形成良好的思考力和理解力,讓生活更有品質,讓生命更有質量,這樣的功利又有何妨?

畢竟,在這個飛速前行的世界,我們的身體已經被眼前的苟且束縛,能唯一讓我們靈魂自由翱翔的,就剩下那些埋藏在文字間的美好了。

如何在上下班途中讀完一本書?

閱讀,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通往靈魂自由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