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相貌

(摘自葉傳林、張建國《道德的力量》第二篇道德對個人的作用中第五章道德與相貌第二節情緒與相貌。)

情緒是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是內心世界的窗戶,反映了人對外界事物的態度。同樣是笑,奸笑是一種表情,微笑也是一種表情,冷笑是另一種表情。這些表情都分別來自於內心不同的想法。人遇到高興的事,會“人逢喜事精神爽”,整個人的外表都顯得容光煥發;人如果內心憂慮,儘管他在笑,你會發現他是“皮笑肉不笑”,甚至是苦笑。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由於道德水平的差異,內心會有不同的想法,也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神情。比如你因工作成績突出升職加薪了,看起來所有的同事都在朝你笑,但有的是開懷的笑,這是和你有哥們情誼的;有的是讚許的笑,這是真誠祝福你的同事;有的是不以為然的笑,這是認為自己比你強的人;有的卻是嫉妒的笑,這是心底陰暗的人。所以,一個人的表情和他的心態及內心想法有關,和他的道德品質高低有關。

當別人有了成績,道德高尚的人會從心裡為他高興並報以讚許的微笑;而自私的人心裡卻會嫉妒,產生的情緒不是開心而是憤懣,這種人即使在笑,他的笑也是僵硬的。這兩種情形下的笑,表面上是由面部肌肉造成的,實際是受內心道德品質高低控制的。一個人如果經常真誠地讚美別人,他面部的某部分肌肉就會逐漸變得發達,造成嘴角的線條上挑等,在他人看來就是經常面帶讚許微笑的面容。一個人如果不苟言笑,對人不陰不陽的,甚至冷嘲熱諷,經常這樣,他的面部某部分肌肉也會相對發達,造成嘴角的線條向下等,最後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這人很“陰”,不好接近。初生的嬰兒是沒有形成特別的面容的,人的面相都是後天養成的,所以道德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生活中會有更多健康的情緒表現,面容也會顯得和藹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