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筆記8」激勵相容機制 | 自私生產力

【用佛系的心,寫乾貨的文。我是王小憨,一線網際網路的工作職場乾貨,每一篇都有用】

第14篇深度好文:2620字 | 約10分鐘閱讀

「工作筆記8」激勵相容機制 | 自私生產力

“京東這樣一個公司,員工很願意加班。六點下班,六點五十可以吃免費加班餐,整棟樓都是食堂,種類多,還好吃。

排隊、吃完飯,差不多已經七點半。會想起公司還有另外一條制度:八點半公司有覆蓋全市甚至河北的班車。沒人逼你加班,但是能體面地坐著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沒有經停,不用擠地鐵,那多好,那就再加一個小時班。

八點半,如果事情沒忙完,又或者還要走路到停車場,特別是颳風下雨或者下雪天,又想起一條公司制度:九點半以後打車報銷。那就再加一個小時吧,能打車,從公司樓下打到小區樓下,多好。

就這樣公司很人性,不逼著員工加班。但員工卻願意從六點幹到晚上九點半,打車回家。

這是京東的方式,真實,但員工們卻熱烈擁抱,主動加班,老闆們更喜歡。

我們再說另外一個故事,關於公司差旅費用的。

如果你作為老闆,你會發現在出差標準這一項上,基本是酒店機票公司差旅費用標準定在什麼檔位,員工的報銷費用普遍就在什麼檔位,基本都是很接近的樣子。

如果你是員工,在符合公司要求和標準的前提下,基本酒店能住多好就住多好,機票體驗沒有差別,但是偏好定高價票,因為有很多里程或者積分贈送。

如果你是酒店機票服務方,會同樣一個房間,設定不同的價格,但是附帶的權益不同,有價格便宜的,也有價格貴的但是贈送多倍積分的,比如圖片中的這個酒店,同一個房型既有439元的正常價格,也有499元(卡在500以內)的9倍積分房,甚至還有519元送茶葉禮盒的臻選房。

「工作筆記8」激勵相容機制 | 自私生產力

假如今天你來北京出差,公司標準是520元以內,看到這樣的酒店價格,你是員工會怎麼選?你作為老闆,認為員工會怎麼選?

答案一定是選擇臻選茶禮或者9倍積分房,對不對?

為什麼京東的員工會自願選擇加班,而你的員工卻願意選擇最高門檻報銷標準,酒店要對同一個房型設定不同的價格?

這是因為對於京東和酒店方來說,他們符合“激勵相容”原理,而對於你的員工來說,這不符合他的“激勵相容”原理。

“激勵相容原理(Incentive Compatibility)”是美籍俄羅斯裔經濟學家列昂尼德·赫維茲(Leonid Hurwicz)所提出,並且憑藉這一理論獲得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理論主體內容是:承認人的自私性,在市場經濟中,每個參與者都會採取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行動。如果有一種制度安排,使得行為人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可以與企業實現集團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勵相容”。

簡單說,就是第一承認人性的自私等缺點;第二透過機制讓員工得到自身利益就是創造集體利益。

回過頭再看上述兩個案例所進行設計的機制:

在京東加班的故事裡,員工加班50分鐘可以獲得豐盛的免費晚餐;加班兩個個半小時,不用去拼命擠地鐵,擠上了還可能沒有座位;加班三個半小時,就可以打車回去。

員工得到了加班晚餐、大巴班車、免費打的這些個人利益,付出了至少三個半小時的加班時間做為公司的集團利益進行交換,有了個人利益也有了集體利益,畢竟一個15塊錢的飯錢遠遠抵不上一個小時的加班費,這樣的制度充分利用了“激勵相容”機制。

而反面案例差旅出差,酒店方就充分利用了公司的“激勵不相容”機制,進行高倍積分或者禮品贈送,賣出高房價。作為公司老闆或者行政,面對這樣的案例,如果要降低成本,就需要考慮一個機制,做到“激勵相容”。

比如可以設計一個機制:對於公司差旅標準與員工所定的機票與酒店的實際費用差額,以一定比例返還給員工。這個比例一定是比航空公司贈送的里程或者酒店贈送的積分划算,讓員工參與比不參與能夠獲得收益大,而公司也會降低成本。

再說個真事兒:

有個菸草公司,是國企。由於企業性質,無論職工還是廠長,都領的是固定工資,大家差別都不是太大;無論企業效益好或者差,只要企業不至於破產,每個月收入都一樣,所以有旱澇保收一說。

這家企業在1979年前,一直陷入虧損,但是那時候也不存在有國企破產一說,所以企業雖然虧損,但大家也不急,員工工資也並不少。

1979年,來了一位新廠長,憑藉著自身的責任心,改革創新,領導全廠職工把這個廠改造成了亞洲最大的菸廠,為國家創造近千億元利稅。

由於廠長在辦菸廠中的突出貢獻,得了很多榮譽,“雲南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各類榮譽。可是,廠長的工資水平僅僅相當於菸廠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資,18年工資收入總計僅60多萬。

18年,一邊是光利稅就近千億,一邊是60多萬收入。政府眼裡是我給了你平臺才成就了這樣的業績,廠長眼裡是我奮鬥和貢獻才有了這樣的業績。

後來廠長因為貪汙、挪用公款、收受賄賂等犯罪問題而入獄。

由於沒有良好的“激勵相容”機制,委託人和代理人的成果認知不一致,委託人無法對代理人進行有效監管和約束,往往就會出現代理人損害委託人利益的現象,這一現象也被稱為的“代理人問題”。

工作裡,為了企業整體收益提高,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設計“激勵相容”機制:

第一,設計類似多勞多得的激勵機制。

打破大鍋飯、論資排輩、旱澇保收等平均主義的機制,讓個人有動力去為自己創造收益,並把為自己創造收益融入到集體利益之中。

第二,設計合理的目標機制。

有些公司設立的考核機制並不能給公司創造收益。比如設計晉升需要達到碩士或者高階職稱;小學老師評優秀講師需要發表多少論文。這些目標機制的設立初心可能是好的,但是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考核目標是什麼,員工就去追求什麼。

但不合理的目標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員工付出很多,最後達到了,拿到個人利益,但並不能給集體創造利益,不能雙贏。

第三,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

只講精神不講物質,那有點太理想。但是也不能一點精神都不講,物質與精神時常不能一起同步或者會滯後的。

為了延遲“激勵不相容”機制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宣導公司的文化、願景、使命和典型案例,讓大家去樹立優秀的價值觀,為了精神上的一些價值去自我驅動,提升積極性。

第四,懲罰機制。

人不幹損害集體的事,除了高尚的自我素養,還有對於法律法規或者懲罰機制的敬畏。

公司需要制定員工守則的紅線以及告知對應的後果,讓大家敬畏,不敢輕易損害集體利益。比如阿里的價值觀裡對於腐敗的零容忍,對於誠信的價值觀要求等方式,並且對於違反案例通報全集團,永不錄用。

思考題:

生活裡處處有“激勵相容”或者”激勵不相容”的例子,你能舉出或者改善嗎?

【關注王小憨,一線網際網路的工作職場乾貨,每一篇都有用】

如果覺得對您有幫助,歡迎

【點贊】

【評論】

如果您願意看更多職場原創乾貨,歡迎【

關注

如果您願意讓更多人看到,歡迎

【轉載】

商業轉載請聯絡加入白名單

#行業人士招募計劃# #學問分享官# #工具#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