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睏倦、焦慮、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這恐怕是絕大多數職場人本週的工作狀態,大家相互進行靈魂拷問:

“節後綜合徵,你犯病了嗎?”

“呀,都是國慶惹的禍,休假比上班還累!(國慶:這鍋我可不背!)”。

痛苦不堪,習以為常卻又無可奈何。

回想國慶前、中、後三個階段,簡直就是一場傷懷又套路的愛情故事。

放假前,是曖昧期。你臉紅心跳、滿心期待、無限YY……

放假中,從初戀到熱戀,最後走進婚姻的墳墓。一開始神采飛揚,驚喜欲狂,然後習以為常、無動於衷,到國慶後半期,開始盤算著日子,看著假期餘額不足,上班日一天天逼近,焦躁不安、急痛攻心……

上班了,感覺自己過了一個“假”的國慶,精神恍惚、累覺不愛。

著名作家周國平曾有一段頗有趣味的描述:

人=吃飯+睡覺+上班+玩。

豬=吃飯+睡覺。

代入:人=豬+上班+玩。

即:人-玩=豬+上班。

結論:不懂玩的人=會上班的豬。

為什麼你的假期越休越累?恐怕你有點小看了“玩”的內涵。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玩”不是簡單的休閒放鬆。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假期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

“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鑼,生活需要節奏感……”這首紅遍網路的《大王來巡山》,點出了生活的真諦:

生活需要節奏感

而假期就是非常好的調節劑,就像炒菜時提味的“雞精”。它可以讓我們從忙碌、緊繃的職場生活中停下來,歇一歇,迴歸自我,陪伴家人,享受當下。

透過假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樣化、更加有趣和精彩,透過恰當的節奏經營,讓生活更加美好。

假期本是一個“充電站”,讓我們蓄足電力,更好地前行。

而現實是,大多數人在假期以後,都患上了“節日綜合徵”,覺得無聊、焦慮、睏倦、疲憊,感到比上班還要累。

這是其實因為“玩商”不足導致。

玩商是指人們休閒、生活、玩樂能力的指數,是一個人玩樂方面能力的反映。

我們從小被教“如何學習好”,工作後被教“如何工作好”,似乎從未有人教我們“如何玩兒好”。

馬雲曾經說,中國的教育有“教”無“育”,這導致中國人不會“玩”。只有會玩、想玩、能玩的孩子,才更有出息。

假期不能“玩好”,實際是對生活失去控制力的表現。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公司,都有各種各樣的規則,指引和限制著我們的行為,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怎麼做?相對來說確定性是比較強的。

而放假屬於放飛自我的階段,我們不再需要規則,而同時生活也失去了方向和掌控。

什麼樣的假期才稱得上高質量的假期呢?

它應該是

井井有條

的,而不是放浪形骸的。

它應該是有

成就感、滿足感

的,而不是平庸無趣的。

它應該是

銘刻深處

的,而不是毫無記憶痕跡的。

它應該是

精神爽利

的,而不是耗盡精血的。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不會“玩”,實際是失去了對生活的控制力,陷入盲目當中。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觀點文章《生活需要節奏感》,指出:節奏感像火候,是技術也是藝術,掌握好才能燒出精緻。

可見,要過好一個假期,也不是那麼簡簡單單的。“

姿勢不對”,假期只會是一種自我消耗。

如何“玩”出“高質量”,避免“節日綜合徵”呢?

第一,精心策劃,準備一份“計劃清單”。

比如7天的國慶假,時間真的很長了,有人選擇旅行,有人選擇宅家,無論你有什麼打算,如果不能精於計算策劃,再好的想法,也可能造成生活失控。

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所以沒有必要“做計劃”,隨遇而安才是假期最好的開啟方式。

而事實上,一份精心準備的假期計劃清單,是一個高質量假期的“靈魂”。

為什麼這麼說呢?

1、計劃能夠給我們指引,對假期“運籌帷幄”。

如果沒有計劃,往往會像無頭蒼蠅一樣,陷入盲目當中。比如如果不做旅行規劃,你可能整天大腦都會思考下一站去哪兒?哪裡有美食?晚上住哪裡?這會佔用我們很多的大腦資源,難以全情投入享受旅行的美好,再加上節假日人流帶來的繁雜和擁堵,你的整個假期可能就被毀掉了。

2、計劃是一個備選項,讓我們的假期能夠“收放自如”。

就如大多人的觀念,計劃沒有變化快,但有一份計劃,能保證你在沒有更好的創意玩法之時,也有一個備選的方案,保持對假期的自主性和掌控力,而不會陷入“選擇無能”的困境中。而一旦萌發了新的想法,又可以靈活調整,收放自如。

3、計劃是一個資源規劃的過程,有利於做好“預算控制”。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節假日就是消費日,做計劃就能大概預算費用,並且評估是否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而不至於後半月只能喝西北風。

因為我懷上寶寶已經6個多月了,不敢出遠門,再加上Y先生是運維男,國慶期間要on call隨時待命,所以我們就打算宅家,於是我做了這樣一份計劃清單: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最後的執行結果是,清單上所有的計劃全部完成了,而且看書的時間比清單上安排的更多一些。當我10月7日拿出這份清單,一項一項劃掉任務的時候,我完全沉浸在完成計劃的快感中,感覺整個假期棒得不得了,完全沒有假期結束上班到來的焦慮感。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做一份計劃清單,是高質量假期的關鍵

第二,拒絕被動式休閒,提升時間使用的深度。

社會學家曾經發現過一個時間悖論,就是說近年來,人們的閒暇時間一直在增加,但人們主觀上卻認為閒暇時間在減少。

這是因為我們陷入到了“被動式休閒”當中。

被動式休閒是指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技巧、專注力的活動。比如看電視、刷抖音、嗑瓜子。心理專家認為,如果將被動式休閒活動當做填補空閒的主要或者唯一策略,一定會出現問題。

因為被動式休閒,很難讓我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樂趣或美好,難以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

就如採銅在《精進》中所描述:我們從閒暇中獲得放鬆和滿足的程度並不取決與閒暇時間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其質量。

要提升質量,是需要動腦筋、花心思、付出努力的,

它無關乎你度假的形式,而是過程的投入深度。

比如我們大多人選擇的旅行,如果你只是一路跟隨旅行團,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最後留下的只有一身疲憊,以及你再也不會翻看的標準式“遊客照”。

再拿我的計劃清單來說,每一個計劃看起來似乎都平平淡淡,不可能過的“有深度”,但實際並非如此。

以“

觀看閱兵直播

”為例來說明,我是如何把這個大多數人都經歷的場景過出

自己的意義

的。

1、創造儀式感。

今年是祖國70週年,舉國同慶的日子,所以今年的10月1日註定意義非凡。在這一天,我更換了微信頭像(加了國旗標識),讓Y先生幫我拍了慶祝照片,家裡插上了小紅星紅旗和鮮花,心理感知突然就濃烈起來了。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2、注入情愫。

我和Y先生7點多就起床,去超市採購零食,購買了很多我們大學戀愛時期經常吃的小零食,比如QQ糖、有友鳳爪、麥麗素之類,然後兩個人就窩進沙發裡,一邊吃零食,一邊看閱兵,一邊聊天討論,感覺是很美好的。

就是在這些小小的細節當中,讓“心流”的發生率不斷提升,從而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高質量的假期,需要你的思考和付出

第三,構建記憶線索,擴大“獲得感”。

當我要出去旅行時,會習慣性向曾經去過的朋友瞭解一下當地的情況,但我發現大多數人都已經沒有什麼記憶了。去過哪裡,有什麼好玩兒的都記不清了。這一方面是被動式跟著別人走,沒有發生“心流”導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留下記憶線索,畢竟大腦常常會啟動遺忘程式,清空我們的記憶。

現在我們的記錄方式已經非常方便了,大家都拿著手機隨時隨地拍照,但是這些照片絕大多數最後都變成了資源侵佔的垃圾。只有記錄,沒有記憶,是毫無意義的。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刻意記憶呢?

我們生活的幸福感來自三個方面:

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對現在的愉悅享受、對未來的憧憬期待。

所以構建自己的回憶庫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看到自己小時候或者學生時代那寥寥無幾並且模糊不清的照片,會覺得特別珍貴,腦海裡也會閃現出過去的一幅幅畫面,感到溫暖和幸福。

而如今照片和資訊氾濫了,反而適得其反了。

那如何做呢?

1、寫文章。

針對一年中比較重大的事件,我比較喜歡用文章的形式進行記錄。透過這種相對比較正式的方式,可以更加深刻和詳細地記錄當時的故事和情緒。比如每一次旅行我都會寫遊記,過年也會寫下回家的感受。寫的時候肯定是不輕鬆的,你需要費時費力,但是卻能給未來的幾十年帶來美好回憶,這點付出非常值得。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2、寫日記。

現在有很多寫日記的APP,微信朋友圈也可以寫“私密”內容。透過這種方式,你無需在意文筆好不好,有沒有錯別字,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記錄下有紀念意義的事情。

3、寫短文。

也就是發微博發朋友圈,但是不要只上傳照片或者寥寥幾個字,而是要寫下當時的故事情節和體驗,只有這樣的記錄,才能起到鑰匙的作用,在將來喚醒大腦的記憶。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儘可能創造回憶線索

第四,提前進入上班狀態,緩減焦慮感

我們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緊繃狀態到放鬆只需要一秒,然而從放鬆到緊繃狀態,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所謂“節後綜合症”,其本質是節日期間的“休閒”,把我們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和學習的

“動力定型”

給破壞掉了,當我們要重新投入工作時,需要重新恢復,所以大腦會或多或少地產生不適應。

為了緩減這種不適應,我們在假期接近尾聲的時候,需要提前讓自己逐步向工作狀態靠攏,這一點在計劃清單裡就需要體現出來。

如何提前進入狀態呢?

1、制定下週工作計劃。

這一步是最重要的。在做計劃的時候,你會回憶休假前的工作進度、難點以及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措施。把這些內容全部梳理完整以後,就心中有數了,當你知道第二天要做什麼的時候,焦慮感基本上就消失了。

2、製造心理暗示。

刻意安排一些環節,營造上班氣氛,讓大腦逐步接受。比如拿出第二天要穿的襯衫熨一熨,準備第二天的公文包物品等等。我在計劃清單裡特意安排了“準備第二日帶餐”一項,就是告訴我的大腦,明天是正常上班了,趕快打起精神來。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提前找回工作狀態,可以緩減焦慮感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朱光潛曾經說過: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

而假期便是我們培養生機的絕佳時期,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生活的質量。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如何好好玩,玩出創意,玩出質量,玩出生活的奧妙。

假期越休越累?你可能需要好好提升一下“玩商”

我是瓶小柒,一個想成為比別人厲害一點點的人,期待與您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