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選擇的套路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

人為什麼會糾結?

裡面我提到:

糾結的本質,是你無法確定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你還無法確定,自己究竟更看重什麼?

比如面對

“小城市安逸vs大城市打拼”

的糾結,底層是“人生應該怎樣度過更有意義”的價值觀問題。

如果你覺得不斷奮鬥、攀登高峰是人生的意義,那就去大城市打拼,如果你覺得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是人生的意義,那就去小城市安逸。

兩個選擇沒有誰對誰錯,選擇哪個,完全取決於你的價值觀。

但是問題來了,一些事情,就是到要決策的時候了,我又不確定自己的價值觀,我就是糾結,這時候要怎麼辦,才能降低自己做出錯誤選擇的機率呢?

今天,我給你分享4個我用的小技巧:

1.事業、婚姻、投資等重大決策,不要衝動做。

減肥,

克服個社交恐懼

,出去體驗一下地推,這種小事情,衝動一下問題不大。

但是大事千萬不要衝動!

太開心的時候,太憤怒的時候,都會扭曲你對目前這件事的判斷。冷靜下來,找到一個客觀的人,給你提提反對意見。有一個英文短語叫“sleep on it”,睡一覺,隔一夜,再去想同一件事情,你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2.增加選項,可以降低你失敗的機率。

很多時候,並不是只有黑白兩條路,你可以透過借鑑別人成功的經驗,把更多的選項放到桌子上,供你選擇。也就是找到

第三選擇!

比如,V姐在自己大四那年,一方面覺得讀研究生太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又想趕快結婚生子買房。於是,她選擇了去一邊讀研,一邊在研究生比較空閒的階段,把孩子生了,把房子也買了。

我之前有一個學姐,大四的時候準備出國留學,一直在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之間糾結,我說為什麼不考慮一個荷蘭的同類大學呢?她突然眼睛一亮,去了解了那所大學,最後真的去了那所大學。現在,她已經在荷蘭定居,找了一個荷蘭男朋友,生活很美滿。

3.卡尼曼簡單決策法:選擇幾個你認為對結果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不要超過六個。

然後按照滿分十分的統一標準,對每個因素打分。最後把分數簡單相加,獲得總分。然後對比不同選項獲得的總分,總分多的,就是你要選的那一項。

這個方法是諾貝爾心理學獎獲得者-《思考快與慢》作者丹尼爾-卡尼曼研究發明的方法。這個方法被以色列軍方湧來考察士兵素質,效果非常好。而且卡尼曼發現,這種粗糙的決策法不比大資料統計得出的結果差。

比如,你現在要在眾多的潛在物件中選一個當男朋友,你可以在心中把你對男朋友的各種要求,列六項出來,比如這六項分別是:身高,相貌,年齡,收入,進取心,情商。

然後,就給每一個潛在物件打分,每一項的滿分都是10分,最後選擇總分最高的。

卡尼曼發現,即使是這種根本不分配各項權重的統計方式得出的結果,和精心用大資料算出來的結果,相差無幾。

4.保金斯基試水三原則:

儘可能地嘗試

新事物

;嘗試要可控,要確保實驗不帶來災難性後果;獲得反饋,從結果中學習,隨時調整做法。

這個三原則是我在蒂姆哈福德《適應》一書中看到的,我在看這本書前,就經常無意間使用這三個原則,所以算是親測有效。

我大學時,在做出要不要轉專業到數學系的決定前,先去數學系裡聽了幾節課,這個就是成本很小的可控新嘗試,並且透過聽課,我在感受上獲得了一個反饋;然後幾次反饋,讓我確定了自己並不適合轉系。

《適應》這本書中也舉了一個類似的例子:一個叫史蒂夫的年輕人,在糾結是否要成為一個藥劑師。藥劑師工資很高,史蒂夫也喜歡化學,但是想成為藥劑師得投入幾年時間和大量學費學習考證,於是史蒂夫找到了一個藥房,提出要免費打雜一個月。

和史蒂夫很像,我在決定放棄從事本專業工作前,就主動在我一個導師的實驗室,打雜了一個學期。我看著那些比我高兩三屆的學長學姐們,在實驗室裡懶散的工作狀態,和水水的畢業論文時,我就立即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這種感覺,是身體上非常強烈的感覺,不是理性推理得出的。

而我決定從事英語教育這個行業,就是在我大三暑假,真的去線下教了兩個月的書之後。我體會了這種生活的感覺,並且感受到了從事這個行業的收穫,所以我做出了關於職業走向的決定。

所以說,選擇的勇氣和信心,很多時候是試出來的。

多去小成本試驗,並且去體會試驗後身體上的直觀反饋,你自然就知道路怎麼走了。

我可以肯定地說,整天宅在屋裡打遊戲看劇,是得不出任何結果的。

以上4點,都是我親測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