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上班就心累,如何解決職業倦怠

前言

每天上班,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 想到上班就心累,不想面對工作

◆ 一上班就想著下班,對工作內容感到煩躁

◆ 提不起勁,只想啥都不幹躺平歇幾天

如果你出現了上面類似的感受,說明職業倦怠已經找上你了。

職業倦怠一般有以下三種明顯表現:

1、在情感方面:喪失工作的積極性,甚至產生了極度的厭惡和強烈的牴觸情緒。

2、在人際方面:開始漠視工作,不關心進展,尤其是對待同事和領導冷漠、疏遠。

3、在效能方面:感受不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持續否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因此,產生職業倦怠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個人狀態持續惡化,繼而全面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家庭生活和職業發展。

職業倦怠的危害如此之大,那它是如何產生的,又該如何解決呢?

01、導致職業倦怠的兩大原因

職業倦怠的引發原因比較有意思,兩類截然相反的原因都可以導致職業倦怠:

1、確定性導致的職業倦怠

2、高壓力導致的職業倦怠

▼ 1、確定性導致的職業倦怠

心理裡有個很出名的舒適區概念,指的是:

一個人每天處於熟悉的環境中、做在行的事情、和熟悉的人交際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

舒適區的核心是確定性,所有可能面對的問題、不同人態度的反應、可能的應對方式,你都已經能夠預見。

而這種確定性正是職業倦怠的根源。

為何會這樣呢?

你想想,你今天就已經知道明天要做什麼、明年要做什麼、10年後要做什麼了,你還有對未來的熱血期待不?

你知道無論你怎麼做,都改變不了你將來變成眼前這個拿著保溫杯、泡著枸杞的禿頂中年領導,你還有努力工作的動力不?

你每天面對的都是熟悉的問題,僅憑自己的經驗就足以解決,完全不需要思考,這樣的舒適一開始可能你會很享受,但時間一長你就忍受不了了。

▼ 2、高壓力導致的職業倦怠

當你總是在一個又一個專案間奔波著救火,每天都累得感覺不是睡過去的而是暈過去的,情緒焦慮到腸胃功能紊亂。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生活你一眼還望不到頭,只知道這半年忙完後下半年還會更忙,你對手頭的這份工作還會充滿幹勁和期待不?

除了極個別有著超強自我成就感的人,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太願意繼續這樣的職業。

因為我曾經就是連續兩年經歷了這樣的工作節奏,最後天天就是不想去上班,到了公司也是琢磨著如何才能儘快離職。

這就是由過高壓力導致的職業倦怠。

這也是我們大腦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的必然選擇。

神經學認為,人的大腦天然在追求“快感”刺激,以及迴避“不快刺激”。 當受到快感刺激時,我們腦內會分泌多巴胺和內啡呔,讓我們繼續強化獲得快感刺激的行為。

當受到不快刺激時,腦內則會分泌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物質可以提高人的專注力、爆發力,使人如背水一戰,發揮出超出自身能力的水平。

但如果長期分泌這兩種腦內物質的話,則會提高體內皮質醇的濃度,使人免疫力下降,身心失去平衡,容易患上各種身體和心理疾病。

也就是說,當我們處於持續的高壓力下的話,則會持續分泌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一旦過了臨界點,身心失去平衡後就導致職業倦怠了。

現在我們知道引發職業倦怠的兩大主要原因了,那要如何應對呢?

02、解決確定性帶來的職業倦怠

解決因為確定性過高帶來的倦怠,你可以嘗試讓自己主動走出舒適區,主動創造一些不確定的環境和事項。

比如,如果你是一名學校的老師,現在對日復一日地照著教師參考書講授同樣的內容懈怠了,就可以主動去做下最新的教學方法研究,然後將其匯入到你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這種新教學方法的學習是一種新的體驗,而且應用後的效果會如何也是不確定的,這樣就能打破因為舒適和一成不變帶來的懈怠了。

提高不確定是解決因為確定性過高帶來的倦怠的一劑良藥,那我們是不是一味地提高不確定性,就不會倦怠了呢?

當然不是。

確定性太高,我們會倦怠;但不確定性過高,我們同樣會因為恐懼而逃避。

比如,假設你毫無技術背景,我突然讓你在3天內編寫一個遊戲出來,如果完不成就要你引咎辭職。

這樣的要求,我估計你肯定堅決不會接受,因為這個不確定性高得有點離譜了。

因此,解決職業倦怠的核心在於控制好工作中的確定性程度,即難易程度,讓自己既能感受到成就感,又不會因過分舒適而懈怠。

太難或者太容易,在可選擇的情況下,我們都會選擇停止努力。

那麼什麼樣的難易程度比較合適呢?最新的研究表明15%或許是一個可以參考的資料。

遊戲就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如果在遊戲關卡中玩家一點都不會犯錯,輕鬆過關,那遊戲就太簡單了,玩家會感到無聊;如果讓玩家頻頻犯錯,設定太難了,玩家也玩不下去。

15%左右的犯錯率,是最好玩的遊戲。

03、解決高壓力帶來的職業倦怠

對於確定性過高帶來的倦怠,我們的解決辦法是提高不確定性。

對於高壓力帶來的職業倦怠,如果沒有辦法換一份自己更中意的工作的話,就要嘗試降低壓力帶來的感覺了。

我給你推薦的主要方法是兩個:

1、轉變對困難的認知

2、改變對困難的應對

▼ 1、轉變對困難的認知

認清工作不是為了別人,工作的一個重要價值是幫自己持續突破自我。

轉變成這個認知後,你對高挑戰的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就會得到很大的釋放:

1)你能承受的工作要求上限更高

我們之所以心理上會排除高要求的工作,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自己是被逼迫的。

我自己在工作的前七年,也總把工作當成領導給的任務。

既然是任務,自然是半投入狀態,一碰上難題或挫折,很容易陷入抗拒、糾結的倦怠狀態,甚至抱怨領導太苛刻,覺得自己錢少事多,彷彿全天下最委屈。

領導心裡跟明鏡似的,既然我這麼不情願,那把能勝任的工作做好就行,新機會和加薪的大門也關上了。

直到我下定決心要加快職場晉升的步伐,主動去領一個一個有挑戰任務時,我才發現工作越投入,反而越能減輕倦怠,整個人充滿了幹勁,也很容易有成就感。

2)你更能接納犯錯

當你認知到工作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幫自己持續突破的話,你就不會太在意工作中的失敗與挫折了。

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幫你增長經驗、提高能力的過程。

事實上,犯錯後因為印象更深、情緒更強烈,相較於順風順水,你收穫的經驗和教訓會更多。

對犯錯和失敗的自我包容,也能進一步讓你願意接受更高的要求。

3)你對困難會感恩而不是抗拒

我自身對感恩困難帶來的收益,感受非常深刻。

我在跟每一位領導合作時,他們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像批評人、施壓是職場中常有的方式。

當我本能地想反抗時,我會切換為感恩的方式:“領導這樣對我,是因為他想培養和鞭策我成長更快,我應該珍惜這樣的磨練機會。”

這樣想後,我跟領導的信任度和默契度高了很多,再也不會覺得他批評人的聲音很難聽了。

碰上挑刺的客戶提出無理的要求,我第一時間也是想爭個輸贏,但想到客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時,我開始轉換到感恩模式:“正是因為有挑刺的客戶,才能讓我們走出舒適區,拓展能力邊界呢。”

想到這個,我就有更多的耐心去想辦法處理客戶危機了。

這種以感恩的態度去看待困難,而不是以抱怨的態度去看待困難,不僅讓我的心理更健康了,能力也更快增長了。

▼ 2、改變對困難的應對

轉變對困難的認知,更多是提高我們對困難的心理承壓上限,但我們應對困難的客觀能力並未提升。

因此,為了更好地應對高壓力的工作,減輕職業倦怠,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高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這兒我給你分享一個特別的方法:用早起代替熬夜。

“危機也是良機“是我們常說的一句鼓勵人的話,從腦科學的角度分析,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 當人身陷“危機”的時候,會感覺到“恐懼”和“不安”,大腦受到這個刺激會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以幫助我們超越平時的身體機能和超強的專注力、判斷力,發揮出超越以往的水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潛能被激發了”。

可如果過度分泌會使人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從而失去理性,甚至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連續24小時工作,喜歡加班到深夜的自己,這樣的人就是“腎上腺素嗜好者”,雖然當前會感覺很充實,但這樣會給身心埋下“炸彈”。

我以前也是一個這樣的“腎上腺素嗜好者”,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熬到晚上加班,工作一忙頭就暈暈沉沉累得要命,但當我學會藉助大腦規律早起後,總有幹不完的活和累的狀態就徹底緩解了。

早起的兩三個小時被稱為“腦的黃金時間”,是頭腦最為清醒、活躍的時候。

在這個時間段裡我們做了些什麼,將直接決定這一天裡我們將要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的質量。

這是因為早晨是大腦分泌治癒物質-血清素的高峰期,可以幫助覺醒、情緒和內心的安定,這種內心的安定使人感到幸福,也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候。

因此如果你能用早起倒逼早睡,多激血清素的分泌、適時關閉腎上腺素的話,那麼你面對困難時的精力、心理狀態都會變得更好的。

04、總結

為什麼會職業倦怠?

兩個原因:1)高度確定性;2)過大的壓力。

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職業倦怠,我們的應對方式也有所不同。

對於高確定性導致的職業倦怠,我們的應對之法是適當提高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可以用15%為參考標準。

對於高壓力導致的職業倦怠,我們的應對之法是雙管齊下:1)轉變對困難的認知,這樣對同樣的困難,你的心理更能承壓;2)改變對困難的應對,這樣你在精力上更能承壓。

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工作選擇,換一份工作來解決職業倦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