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女真部落聚集的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西南)。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三大主要部落: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主要分佈在現在我國的遼寧、吉林和朝鮮國的部分地區。明朝廷為了遼東地區的長治久安,採取了“分其枝,離其勢”得分而治之的制衡之策,令其“各自雄長,不相歸一”,因此女真族各部落之間相互滋攘,紛爭此起彼伏。

永樂元年(1403年),明政府在綏芬河流域設立建州衛。據《明實錄》記載,明政府又置建州左衛,委任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為建州左衛指揮使。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從建州左衛中析出建州右衛。建州三衛由此形成。

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世襲了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左衛的官職。建州右衛王杲的勢力不斷壯大,加上王杲心性狡詐,為人狠毒,建州各部無不望而生畏。覺昌安為了穩定勢力,便將長子禮敦的女兒嫁與王杲的兒子阿臺為妻,又讓四子塔克世娶了王臺的女兒喜塔臘·額穆齊(一說為王杲女兒)為妻,兩部聯姻後,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也歸附到王杲麾下。

王杲因不滿明朝遼邊境官員的欺凌,多次襲擾撫順,截殺明朝戍邊將領,在邊境樹立威望。覺昌安與塔克世父子在王杲帳下時,王杲待其不薄,每有要事便與覺昌安商議,並挾持覺昌安一同率領部眾前去滋擾明邊。王杲襲撫順、犯遼陽、劫孤山、掠湯站,燒殺掠奪,窮兇極惡。有更甚者生擒遼東副總兵黑春並處以開膛破肚的磔刑,為人狠毒至極。覺昌安深知王杲對明邊境囂張叛亂行為必將受到明廷的征討,為了不背上背叛朝廷的罪名,覺昌安經常向明邊官密報王杲的侵略動向。與此同時,覺昌安在王杲勢力的制約之下,被迫繼續與之侵擾邊境,掠奪人畜財物。三番五次之後,明邊官認為覺昌安父子構間兩端,不值得信任。

山高皇帝遠,王杲集結了女真各部的勢力,位望益隆,愈加猖狂。萬曆元年(1573年)王杲用計誘殺了明朝備禦裴承祖,明朝廷震怒之下派出遼東總兵李成梁率六萬大軍進駐撫順剿殺王杲。明軍來勢洶洶,王杲退守古勒寨。

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王杲為了逃避明軍的追捕,投靠了哈達部女真酋長王臺,但遭到王臺施計,被覺昌安押送至明廷。萬曆三年(1575年)王杲被明廷處死。

王杲的結局是必然的,勢力範圍的迅速擴張使其內心徹底膨脹,根本不把當時在女真頗有威望的王臺放在眼裡,而王臺對明廷恭順的態度是明確的,明軍追逃之際投靠王臺,被王臺陷害也是情理之中。利用掠奪百姓和屠戮遼東將士來滿足野心與貪慾,王杲是因為自身德不配位,死得其所。

阿臺對明廷懷恨在心,準備報復,與兄弟阿海率領部眾安頓在古勒寨,練兵備戰,欲圖東山再起。覺昌安父子一如既往地聽從阿臺的調遣,但也時常勸說阿臺歸順明廷。但阿臺卻繼承了王杲的遺志,保持著我行我素的做派,處處與明軍作對。如果說王杲不滿明軍對女真的惡劣態度是他藐視明廷的藉口,那麼殺父之仇就是阿臺反叛明廷的充分理由。

萬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以“阿臺未擒,終為禍本”為由,進剿古勒寨,在此之前,覺昌安父子從明邊官處得知訊息,率先逃到故居赫圖阿拉,躲過一劫。

同年,李成梁再次率兵進攻古勒寨,這裡依山據險,明軍攻了兩個晝夜,依然未能攻破。正在焦灼之際,建州女真蘇克素滸河部的圖倫城主尼堪外蘭為討好明軍,對著城門高呼:“太師有令,若能殺阿臺者,即令為此城之主!”城樓士兵聽到這話,一刀刺死阿臺後開啟城門,李成梁攻破古勒寨,進城後大肆屠殺,守城士兵紛紛倒戈,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也在這場混亂的屠剿中喪生。

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關於覺昌安、塔克世之死,明、清兩朝的史料記載說法不一致。清朝官修文獻《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記載:“阿太(阿臺)妻,系太祖大父李敦之女。祖覺常剛(覺昌安),聞古勒被圍,恐孫女被陷,同子塔石(塔克世),往救之。既至,見大兵攻城甚急,遂令塔石侯於城外,獨身進城,欲攜孫女以歸,阿太不從。塔石侯良久,亦進城探視。及城陷,被尼康外朗(尼堪外蘭)唆使大明兵,並殺覺常剛父子。”

根據清史的記載可以看出,覺昌安是為了救孫女而進入古勒寨,塔克世見父親久久不出城也跟著進了城想要探視一番,接著尼堪外蘭帶領明軍攻破古勒寨,覺昌安父子被殺。

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關於這段歷史,明朝的史料就有了不同的說法。《明神宗實錄》是這麼說的:“奴之祖父教場(覺昌安),父塔失(塔克世),並從徵阿臺,為響導,死兵火。奴兒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雛視之。”《東夷考略》記載:“先年叫場(覺昌安)、他失(塔克世)皆忠順,為中國出力,先引王臺拿送王杲,後杲男阿臺將叫場拘至伊寨,令其歸順,合黨謀犯以報父仇。叫場不從,阿臺拘留不放。大兵征剿阿臺,圍寨攻急,他是因父在內,慌忙救護,混入軍中。叫場寨內燒死,他失被兵誤殺,因父子俱死。”

透過明史的記載,覺昌安、塔克世父子當時為明軍效力確認無疑。阿臺將覺昌安拘禁起來,讓覺昌安與之一同反抗明軍,為王杲報仇,覺昌安不答應,塔克世在兵火慌亂之中為救父親被誤殺,覺昌安被火燒死。

為什麼明、清史料對這段歷史的說法不一?哪個版本更接近事實真相呢?明朝對遼東亂事進行鎮壓平定,對遼東外族稱夷、賊。能感受到明朝對遼東少數民族有輕微的歧視,當然也就不會對夷賊的形象有所美化。

滿清建立政權以後有篡改歷史的習慣,本著“法祖宗之所善、諱祖宗之所惡”的原則,要對皇家宗室的歷史行徑加以修飾,畢竟歷史是要流傳於後世的,祖宗不能揹負罵名。

努爾哈赤邊遠山區少年的逆襲之路

所以,明、清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哪個更貼合事實,想必各位心裡都有數了。

覺昌安父子的悲劇在偶然中又有其必然性。善謀略的覺昌安原本對明廷是絕無二心的,王杲的崛起讓覺昌安始料未及。然而居廟堂之高的萬曆皇帝耽於酒色、荒淫無度,對日益嚴重的遼東女真各部之間的摩擦卻視而不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覺昌安父子便做起了兩面三刀的勾當。站錯隊的下場固然是一死,但至少還能留下忠傑的美名,而看似左右逢源的兩面派卻是生難有其美名,死亦毫無價值。

覺昌安父子死後,努爾哈赤悲痛欲絕,嚮明廷發問:“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辭?”明軍只是雲淡風輕地說:“非有意,誤耳。”明朝廷對覺昌安父子死不足惜的態度可見一斑。為了安撫努爾哈赤,明朝廷給了他三十匹馬和三十道敕書,並任命其為建州左衛都督。明軍的敷衍讓努爾哈赤恍然大悟:弱者應該學會閉嘴。從此不再追問“我祖無罪何故殺之”,他選擇了忍氣吞聲。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努爾哈赤的心中便埋下一顆叛明自立的種子。與此同時,因祖、父被殺而獲得的經濟補償和政治扶持也為努爾哈赤日後起兵奠定了初步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