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牛鞭效應,降低供應鏈的波動(二)

CPPM簡介(培訓方式、報名與考試流程)

人、機、料、法、環,全面解析,請收好!

學會這7招,教你有效的管理供應

如何防止被供應商抓著鼻子走!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聽上去太恐怖了。我敢打賭,99。999%的人都沒有經歷過。我拿半導體裝置行業做例子,因為這是個牛鞭效應非常明顯的行業,如果說不是最明顯的話。其實,凡是個行業,都逃不脫牛鞭效應的折磨,無非是影響大小不同罷了。放到宏觀經濟上,我們經常說帝國主義的“經濟危機”,幾年過剩,牛奶都倒到河裡了;幾年又是短缺,拼命擴產建廠;然後又是過剩、短缺,短缺、過剩,迴圈往復,其實就是牛鞭效應在宏觀經濟上的體現。企業經歷的業務變動,大多都跟牛鞭效應脫不開干係。不變化的不需要管理——如果沒有牛鞭效應,一半的人或許就不用上班了。美國俗語云,死亡與稅收不可避免,其實沒法迴避的還有“牛鞭效應”。

有些行業比另一些行業提前衰退,或滯後復甦,也可以從牛鞭效應上找到答案。拿半導體行業來說,晶片製造業處於供應鏈前端,先於後端的裝置製造業衰退;而後端的裝置製造業呢,復甦又滯後於前端的晶片製造業。對於企業而言,當經濟復甦的時候,不但要動員自身的生產能力,更重要的是動員各級供應商。供應商在供應鏈的更後端,由於牛鞭效應,經受的業務變動更大,所受的經濟影響也更顯著,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從而更難也更不情願擴張生產能力。在行業騰飛、經濟景氣時,往往由於後端供應商沒法及時擴張而影響整個供應鏈的銷售業績。

這不,2016年以來的元器件短缺,就正是牛鞭效應的結果。這事兒得從2008年以來的衰退說起。當時晶片行業,特別是記憶晶片,產能過剩,日本、我國臺灣、韓國的大多晶片廠家不盈利,晶片只能賣個白菜價。於是,整個行業經歷了痛苦的動盪,整合,老廠關停並轉,消化產能。當然,作為採購,大家還是不忘找那些晶片廠家的麻煩,每3個月砍一次價。

後面的幾年裡,全球GDP持續增長,轉化成差不多10倍的晶片需求增長(如圖1-17所示),產能開始短缺。而受制於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的供應商,晶片製造商沒法迅速擴張產能,短缺情況沒法及時解決。風水輪流轉,供應短缺,晶片商就提價,這時候採購們就覺得很不公平。當然,在那些“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你的不是我的就不公平”的人眼裡,這的確不公平。你咋就見不得窮人家的孩子端碗呢?

當然,所有的短缺最終都會過去,接下來想必猜也猜得到:過剩。可以說,所有的短缺,最後都以過剩收尾;而所有的過剩,也都是從短缺開始的,都是牛鞭效應惹的禍。

控制牛鞭效應,降低供應鏈的波動(二)

圖1-17全球GDP和半導體市場的增長率(1997~2014年)

實黑線——全球GDP增長率。

淡黑線—WSTS統計的全球半導體增長率。

更淡的黑線—HS iSuppli預測的全球半導體增長率。

資料來源:http://integratedsupplychain。org/Bullwhip-Project。

鑑於其重大影響,牛鞭效應多年來一直是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重點,斯坦福大學的李效良教授(Haul Lee)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為應對牛鞭效應奠定了理論基礎。根據李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牛鞭效應有以下四大成因[2],我們下面一一介紹。[1] 這資料是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整理的。有些讀者可能覺得這資料有點老,我想說明的是牛鞭效應的情況沒有改變。我2003年進入半導體裝置行業,在之後的十餘年裡,半導體裝置行業的週期性仍然很強,並且在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又經歷了網路經濟泡沫破滅那樣大的變化。

控制牛鞭效應,降低供應鏈的波動(二)

控制牛鞭效應,降低供應鏈的波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