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技巧分享11:公文風和散文風相容,頂階事蹟材料文風探討

不知道有多少公文崗位的朋友和我情況類似,我算是一個既重視公文寫作模式又自身比較愛好散文風表達的人,算不算另類不知道,因為十多年文字崗位中我幾乎沒有針對這個問題和其他人進行過深入交流。為什麼今天要丟擲這一個命題?是由於高階的事蹟材料這一類文章的特殊性決定的。散文風最大的特點在於表達細膩,扣人心絃,不在於文字本身的華麗,在於行文風格直擊人心,可以輕易引起情感共鳴。先表明立場,之所以在前面更新的篇目中將這種高階事蹟材料定位成公文裡面的頂級文章,是因為無論是我視野中的優秀事蹟材料,還是自己執筆過入得了他人法眼的事蹟材料,普遍遵循公文骨架+適度穿插散文風表達的模式。我的理解是,這算是頂階事蹟材料的配置。

在用“卓越”特質定調,第三人稱入筆,突出重點元素基礎上,探討表達方式,本來也算是從構思到下筆的層層遞進關係,這也確定了這類材料肯定有基本模式遵循。舉例說明,部隊崗位的兄弟撰寫戍邊衛士事蹟材料,無論怎麼表達,都超脫不了主人翁家國情懷、奉獻精神和直面自然環境、邊境衝突等危機這一類核心元素,你不就是事蹟材料應當突出的核心元素麼,也一定會是整篇文章下筆最重之處。所以,我堅定的認為,之所以要有公文骨架,因為這是由事蹟材料用以展現卓越事蹟的作用構成,其價值本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並展現給上級、媒體和普通大眾。

散文風呢?側重在描寫核心元素的行文風格上,在刻畫最能體現戍邊衛士忠誠、奉獻的具體事例上。還是舉個例子,用兩種表達讓大家做個比較。第一種“他十數年堅守在戍邊崗位上,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成為支撐他始終如一的信念,幾千米的海拔、一年20天的探親假、每天XX公斤的邊境線巡視,這是他十數年軍旅生涯的常態”。第二種“皚皚白雪,一步一坑,每天十公里,他一走就是十年。夏天的紫外線曬得面板生疼,大年三十夜吃著煮不熟的餃子、除了戰友有時一個月見不到一個人,十年裡,連隊的戰友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因為想念親人、思念愛人而哭泣,因為寂寞無助而埋怨,他看著他們,就像看著入伍前兩年的自己。不同的是,他們走了,他卻還在”。這兩種風格也算是我自己臨時起意寫出來的,第一種中“信念”、“常態”、“堅守”這些表達偏公文化,而且這類表達只適合引出一些偏空泛的表達。第二種則不同,這類表達有散文風格注入,看似隨意,但在刻畫細節上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把最想表達的最亮眼事蹟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予以展現,算是我自己一直推崇並堅持的。

這一期算是解決了大家在怎麼寫事蹟材料中刻畫最亮眼事蹟的表達方式問題。妙筆的真誠有目共睹,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幫忙推薦給處在文字崗位又渴望提升自己的人,也給我足夠的動力持續更新下去,把自己認為最好的乾貨一一分享出來。謝謝,關注“妙筆家長”不迷路,讓我陪伴你的公文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