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本文作者 | 永 誼

全文10859字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老闆是負責公司整體管理、為公司制定發展戰略的人,而不是全體員工的“問題彙總站”。老闆僱傭員工的目的,就是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老闆有老闆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而員工也應該認識到,解決問題是自己的工作職責。所以,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要明白到這是自己份內的事。能夠解決問題,就有更多發揮潛能的機會,同時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職場信譽和形象——這就是你在工作中該做的事。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老闆不是問題的解決者

職場上,很多人會有這樣一種錯誤認識,那就是老闆應該比員工更積極,因為那是他自己的公司,而員工只不過是打工的。因此,解決問題是老闆的事,員工要做的只是執行命令。

其實,在工作的過程中,不論級別、不分工種,所有人都免不了會遇上許多問題、挑戰、壓力,而解決這些問題,化解這些麻煩,也正是企業老闆聘用員工的目的所在。所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定要知道如何及時處理問題,如何正確地解決問題,切記不能把問題都留給上司。

管理學家Steven Brown曾經說過:“領導並不是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問題的給予者。”事實上,你和上司、老闆的工作關係就是這樣的簡單——你去工作,而不是由你去安排上司的工作(把問題推給上司)。所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你應該隨時地提醒自己——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是我份內的職責!

著名的出版家、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曾經說過:“每個僱主總是在不斷地尋找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同時也在拋棄那些不起作用、不能適應公司文化的人——那些到哪個崗位都無法發揮作用的人遲早都要被淘汰。

要令自己與眾不同,要讓上司感到你是一位出色的員工,就要處處表現出你可以獨立處理問題、可以為公司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凸顯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獨擋一面的卓越素質。

當你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如果你不正視它,不設法解決它,它往往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壓力。與其動心思琢磨怎麼逃避問題,不如把這種心機和才智運用到尋找解決辦法上。

不僅如此,躲避問題的作法,勢必會影響到你的同事與上司。因此,你要做的就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非等老闆過來督促了才做。這個過程,能幫你提升自己思維技巧,瞭解工作細節,吸收行業日新月異的知識,鍛鍊自己做決策的勇氣,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漸漸地,你會發現,工作上的問題很容易在你自己那裡解決掉。

波恩在商場裡上班,他自認為是一個好僱員,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記錄顧客的購物款。然而有一天,當他正在和一個同事閒聊時,老闆走了進來,他環顧四周,然後示意波恩跟著他。

老闆一句話也沒有說,就開始動手整理那些被訂購出去的商品。然後他走到食品區,開始清理櫃檯,將購物車清空。

波恩驚訝地看著這一切,彷彿過了很久,才終於明白了:老闆是在以行動告訴他,他應該像老闆一樣負責而主動地工作。老闆望著發愣的波恩,告訴他:“你是商場的主人翁,你的工作應該是積極主動的!”

清理櫃檯、擺放商品,也許不是老闆給予波恩的“命令”。但櫃檯空了、商品擺放亂了,這確實是波恩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存在,首先影響了商場的形象,其次影響了商場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從而影響了波恩的工作效率。波恩還能說這些問題與自己的工作職責無關嗎?

公司的問題與員工自身息息相關。能夠解決問題,就有更多發揮潛能的機會,同時也建立了自己在職場中的信譽和形象,這也就是一個員工能為自己及公司做的事。

解決問題是自己的職責,把問題留給上司和老闆就意味著工作不力。我們要把問題看作是自己的機會和發展空間,努力地藉助問題來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掘出自己的潛能。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不要苦勞,要功勞

據說,古羅馬皇帝哈德良手下有一位將軍,跟隨皇帝長年征戰。有一次,這位將軍覺得他應該得到晉升,便來到皇帝面前提要求。

“我應該升到更重要的領導崗位,”他說,“因為我的經驗豐富,參加過10次重要戰役。”

哈德良皇帝是一個對人才有著很高判斷力的人,他並不認為這位將軍有能力擔任更高的職務,於是他隨意指著拴在周圍的戰驢說:“親愛的將軍,好好看看這些驢子,它們至少參加過20次戰役,可它們仍然是驢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經驗與資歷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衡量能力的真正標準。有些人可能在一家公司呆得年頭很長,付出的辛勞也很多,但由於他們不求上進,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自己習慣的工作方式,他們在某些工作技能上固然很“熟練”,但這種“熟練”的重複卻導致了惰性,阻礙了心靈的成長,扼殺了真正的責任感和創造力。

正所謂勞苦未必功高,功勞最後還要落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上一章提到的“按鈕員工”們,他們之所以“惟令是從”,從來不主動解決問題,也是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舊觀念分不開的。他們看起來總在苦幹,在“窮忙”,但忙了半天卻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忙什麼,也忙不出任何結果,只能用一句“我幹了份內的事”來為自己找回面子。

然而,現代企業越來越講究效率和效益,企業要想生存發展,關鍵要樹立“結果意識”,以實現結果為工作最終的也是惟一的目標。老闆們普遍重視有傑出績效的員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評價標準早就不吃香了!

聯想集團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個理念,是在公司成立半年後開始提出的。當時,聯想剛剛創業,大家都有為工作拼命的幹勁和熱情,但光有幹勁和熱情,並不能保證財富的增加和事業的成功。公司資金並不多,如果沒用好,出了問題,甚至可能夭折、破產!所以,公司不再強調服從、勤奮、辛苦、忙碌,而是強調貨真價實的績效,強調解決真正的問題。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感召下,僅僅二十年間,這家由幾個下海知識分子組成的公司成長為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

美國汽車業巨擘福特,也是一個效率的暢導者。他被譽為“把美國帶到流水線上的人”,是一個酷愛效率的天才,他對績效、結果的高標準要求,早已在業內傳為美談。他總是對手下們說:“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結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

而提高效率,就必須“揪出”那些阻礙效率提高的問題,並徹底地把它們消滅。一個多世紀前,一位年輕人,透過一件小事,深刻地體會到,從平凡單調的服從性工作中也能創造績效,建立大功勞,只要你發現了問題的所在並去解決它。

那時的美國,正興起一股石油開採熱,一個雄心勃勃的小夥子,也來到了採油區。但開始時,他只找到一份簡單枯燥的工作——這份工作只要服從命令、重複操作就行了,連小孩子都能勝任,這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

當石油罐從輸送帶移動至旋轉臺上時,焊接劑便自動滴下,沿著蓋子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每天如此,反覆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他覺得很不平衡,於是去找主管要求換工作。

沒有料到,主管聽完他的話,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麼好好幹,要麼另謀出路!”

那一瞬間,他漲紅了臉,真想辭職不幹了。但考慮到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只好忍氣吞聲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上。

這就在這時,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既然平時一向認為自己很有創造性,為什麼不從這平凡的工作做起呢?嘗試解決一下工作中的問題?

他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細緻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大問題:罐子每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三十九滴焊接劑,而實際只需三十八滴就夠了。經過反覆試驗,他終於試製出一種“三十八滴”焊接機,並推薦給公司。可別小看這一滴焊接劑,它給公司帶來了每年五億美元的新利潤。

這位年輕人,就是美國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相比之下,當今企業中,卻有很多無用的“忙人”,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踏踏實實”地工作,不惹麻煩,不出亂子。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工作早已在他們那裡成了一團僵局,問題也不知到底積壓了多少。在他們“忙碌”的表象之下,問題被掩蓋了,成了時刻都會爆發的火山。這樣的“勤懇”,只不過是種假象,沒有實質的內容。

想要有良好的工作心態,首先要有講求績效的工作觀:不要苦幹,要實幹;不要徒勞的忙碌,要使問題得到解決。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多為公司想一想

“工作,又是工作!在這樣的破爛公司裡,居然還有這麼多工作!”這是許多人每天坐在辦公桌前的第一個念頭。他們經常抱怨公司規模如何小、在業界如何沒名氣、業務如何簡單。而隨著這些怨氣一天天的累積,問題也會一天天積累,最後,總是將自己的工作搞得一團糟。

這樣的員工,內心深處總是想要坐享其成,卻不願去努力奮鬥,為公司盈利。他們是目光短淺的一族,他們沒有看到公司的發展其實就是員工的發展,而公司的發展也必須靠員工的推動。

強生公司總裁詹姆士•伯克說過:“沒有公司的贏,就沒有員工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沒有公司的贏,也就沒有員工的發展。但是如果沒有雙贏,就沒有企業的長盛不衰。員工成長是公司發展的動力,公司發展是員工成長的根基,只有共同成長才能實現雙贏。”

很多公司的企業理念中都有這樣一句話:“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發展。”一個員工能多為公司想一想,不僅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也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道德。因為公司是現代社會的構成細胞,每一位員工的工作,都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

比如,一個員工工作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整個公司的收益,從而影響他自己和同事的收入,而這些又將影響他和同事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水平,還有他們子女的教育。不僅如此,他的工作還影響到他的客戶以及客戶的家人、朋友,等等。透過連鎖反應,看似渺小的一份工作,也會把它的影響輻射給無數的人。

所以,本田公司的創業者本田宗一郎先生,根據工作的這一特點,創造了其獨特的用人之道,他主張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待公司的作用,他在寫給報紙的雜談上這樣闡述了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把勞動作為享受自己幸福生活的手段,不是為公司做犧牲,而是為了我們每個人更幸福地生活而勞動。公司應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場所。”

齊勃瓦在卡內基鋼鐵公司任職時,就是以“公司先贏,個人後贏”的準則來嚴格要求自己的。一次,當時控制著美國鐵路命脈的大財閥摩根提出了與卡內基公司聯合經營鋼鐵的要求,而卡內基公司的老闆卡內基並沒有理會。於是摩根很惱怒,放出風聲說,他要找貝斯列赫姆合作。貝斯列赫姆鋼鐵公司是當時美國第二大鋼鐵公司,如果與摩根財團聯合起來,卡內基公司肯定會遭受嚴重的打擊。卡內基有些著慌了,他急忙找來齊勃瓦,遞給他一份清單,說:“按這上面的條件,你儘快去跟摩根談聯合的事宜。”

本來作為一名員工,老闆這樣說了,你只要按照命令去執行就可以了,就算公司遭受了損失,他個人也不會受任何影響。但是齊勃瓦並沒有那樣做,他接過清單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對卡內基說:“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摩根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貝斯列赫姆與摩根的聯合也不會一蹴而就。如果按這些條件去談,摩根肯定樂於接受,不過我們公司將損失一大筆。”

接著,齊勃瓦把自己掌握的情況向卡內基做了彙報,經過認真分析,卡內基也承認自己過高估計了對手。卡內基全權委託齊勃瓦同摩根談判,最後取得了對卡內基公司有絕對優勢的聯合條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虧,就對齊勃瓦說:“既然這樣,那就請卡內基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簽字吧。”第二天一早,齊勃瓦來到了摩根的辦公室,向他轉達了卡內基的話:“從第51號街到華爾街的距離,與從華爾街到第51號街的距離是一樣的。”摩根沉吟了半晌最後說:“那我過去好了!”老摩根從未屈尊到過別人的辦公室,這次他遇到了全身心維護公司利益的齊勃瓦,所以只好俯身屈就了。而卡內基非常感激齊勃瓦這次救主行為,不久齊勃瓦就升任了公司的董事。

像齊勃瓦那樣能多為公司想一想、主動替公司著想的人,都是有著極強的進取心和成功慾望的人,而且他們都非常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成功慾望與現實結合起來。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所謂“公司的問題”與“我個人的問題”的區別。

他們也是積極的行動者,碰到公司出了麻煩,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怎麼才能不惹禍上身”,“我得躲開這些麻煩”,而是去想辦法改善現狀。對他們來講,迎接挑戰、解決問題就是人生的一大快樂。

吸取這些優秀分子的長處,多為你的公司想一想,遇到問題主動去面對,你就會受益終生。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無能的水手責怪風向

在我們的工作中,頭號的“績效殺手”就是責怪。

西方有句諺語,“無能的水手責怪風向。”同理,無能的老師責怪學生,無能的業務員責怪顧客,無能的家長責怪孩子,無能的經理責怪員工,無能的員工責怪老闆。

而有責任心的人誰都不責怪,包括他自己。他不放把寶貴的精力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他會多方收集資訊,嘗試各種途徑,並切實地解決困難。

不論什麼時候,如果你認為問題在別人身上,那麼這個想法本身就有問題。

這是某企業的一次季度會議。

營銷部門的經理A先發言:“最近銷售做得不好,我們有一定責任,但是最主要的責任不在我們,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好,所以我們很不好做,研發部門要認真總結。”

研發部門經理B接著說:“我們最近推出的新產品是很少,但是我們也有困難呀,我們的預算很少,就是少得可憐的預算,也被財務削減了!”

財務經理C說:“是,我是削減了你的預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採購成本在上升,我們當然沒有多少錢。”

這時,採購經理D跳起來:“我們的採購成本是上升了10%,為什麼,你們知道嗎?俄羅斯的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不鏽鋼價格上升。”

“哦,原來如此呀,這樣說,我們大家都沒有多少責任了,哈哈哈哈!”A、B、C、D齊聲說。

總經理說:“這樣說來,我只好去考核俄羅斯的礦山了!”

最後討論出的結果是:銷售不好是因為俄羅斯的礦山爆炸了。

就像這個案例中的情景一樣,銷售部銷售不好,責任在產品;產品不好,責任在預算;預算之所以少,是因為成本高,贏利少;而成本之所以高,責任在採購;而採購成本高,則是因為為俄羅斯礦山爆炸。每個人都可以把理由往別人身上推,每個人都能夠在別人那兒找到藉口。

他們不願意承擔風險,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也許這樣的責怪可以使他們暫時逃脫公司的處分,但最終的結果呢?

正確的態度不是怪罪別人,把責任推個一乾二淨,而是認真問你自己:“我可以多做點什麼來防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目前的情形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以及“我們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向前推進?”

無論遇到什麼棘手的人和事,我們都要保持積極向前的態度,做職場中的楷模。抬起頭,向前看,根據目前情況確定最佳的行動路線。

藉口是軟弱者的常用武器。一個愛怪罪環境的人,往往會進而怪罪其他人。因此,當你發現自己正在尋找藉口時,趕緊控制自己,“懸崖勒馬”,將你的精力轉到如何才能最好最快地改變局勢上。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認錯是解決問題的起點

想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原因。如果問題的原因出在自己身上,我們應該勇於承認錯誤。

任何人都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而只有勇於認錯,才能贏得同事對你的信任和尊重。目光短淺的人會為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而推卸責任,為了面子“拒不認錯”。而眼光長遠的人會主動做問題的“責任人”,並透過著有成效的解決辦法,扭轉問題帶給自己的不利局面。

小李是一家大型機械製造企業的技術部主管,他剛剛同下屬們一起設計完成了一個大型機械的零部件。儘管總裁和一些專家認為這個零部件設計得很出色,但是,在試執行的時候,電動機組發生了故障。為了查清故障的原因,小李經常待在辦公室悉心鑽研,甚至忘記下班的時間。

一天,小李又在辦公室苦苦思索,這時公司行政部一位與他關係很好的同事約他一同吃晚飯,於是,兩人一起走出公司的大門。在半路上,同事告訴小李一件事情:原來,現在出現故障的這個電動機組在三年前是小李負責安裝除錯的,當時就被發現是有問題的,勉強能用而已。而今天這個電動機組大規模投入使用了,小李當年的失誤造成了現在的損失。

同事建議小李把責任推到當時的上司——裝配組長身上,因為當時的小李畢竟無權決定一些安裝事務。但小李不這麼看,他覺得,自己也是當時的參與者之一,應該承擔責任。於是,他來到總裁辦公室,坦率地承認了這次發動機故障與自己有關。總裁非常高興,對小李的人品很是讚賞,不但沒有處罰他,還要求小李組織人員把那個電動機重新組裝一次。電動機修復以後,小李設計的大型機械終於圓滿地投產了。

當年的小李,正是由於只按上司吩咐做工作,沒能負起自己的責任,沒能站在公司的總體角度來考慮問題,才為他當上技術主管以後的工作埋下了“禍根”。而三年後的小李,卻勇於承擔責任,不怪罪別人,不抱怨環境,主動解決問題,終於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設計工作。

從裝配工到技術主管,從敷衍了事地完成任務到主動承擔責任、解決問題,這當中體現了小李的成長,也體現出勇於承擔的重要性。正如英國成功學家格蘭特也曾經說過:“如果你有自己繫鞋帶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行為。把嫁禍他人的時間和精力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勇敢地挑戰自己的責任,坦率地承認自己工作中的失誤,從失敗中尋找規律。這樣,才會讓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發生質的飛躍。”

兩個很優秀的年輕人畢業後一起進入日本的零售業巨頭大榮公司,不久被同時派遣到一家大型連鎖店做一線銷售員。

一天,這家店在清核賬目的時候,發現所交納的營業稅比以前多了好多,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兩個年輕人負責的店面將營業額多打了一個零!於是經理把他們叫進了辦公室,當經理問到他們具體情況時,兩人彼此面面相覷,但賬單就在眼前,一切都是確鑿的。在一陣沉默之後,其中一個解釋說自己剛開始上崗,所以很有些緊張,再加上對公司的財務制度還不是很熟,所以……而另一個年輕人卻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對經理說,這的確是他們的過失,他願意用兩個月的獎金來補償,同時他保證以後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走出經理室,前一個員工對後一個員工說:“你也太傻了吧,兩個月的獎金,那豈不是白乾了?”後者卻僅僅是笑了笑,什麼都沒說。但從這以後,公司裡出現了好幾次培訓學習的機會,都給了那個勇於承擔的年輕人。另一個年輕人坐不住了,他跑去質問經理為什麼這麼不公平。經理沒有對他做過多的解釋,只是對他說:

“一個事後不願承擔責任的人,是不值得團隊信任與培養的。”

即使你的工作經驗還不夠豐富,既使你沒有過人的天份,既使你現在依然業績平庸,但只要你擁有了勇於負責的精神,有事後承擔責任的勇氣,你就有了可以改變一切的力量。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師長們教育“要為人誠實”,但真正敢於認錯、敢於為自己過去的行為承擔責任的人卻並不多。誠然,一個社會越重面子,認錯的代價就越大;越是有一定經驗、成就和社會地位的人,認錯就越難。但是,錯誤不可能被永遠掩蓋住,就像由錯誤引發的問題不可能自動解決一樣。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正如德國前總理勃蘭特先生,他只是在波蘭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輕輕一跪,代表自己的民族為曾經犯下的罪行悔過,結果卻為德國贏回了巨大的國際聲望,被記者稱為“跪下的是勃蘭特,但站起來的卻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如果犯錯誤是成長必然的代價,那麼勇於承擔責任並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就能使這種“代價”轉化為豐厚的“利潤”。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問題到我為止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後,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面寫著“Bucket stop here。”“Bucket”本意是“水桶”,在美國西部拓荒時代會,需要靠傳遞水桶來運水,“水桶”可以引申為“問題”、“麻煩”。這話翻譯成中文就是:“問題到此為止。”杜魯門以此督促自己,負起責任來,不要把問題丟給別人。

“問題到此為止”,表現出一種榮譽,一種責任,一種不尋找任何藉口逃避矛盾、迴避問題的高貴品質。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問題到我為止”的,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這需要勇氣、膽識和方法。因為在把問題“搞定”的過程中,需要化解方方面面的麻煩,需要承受諸多的委屈。正是有種種阻力,不少人就有了顧慮而互相“踢皮球”,對問題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針對這種現象,一位著名企業家指出:“職員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責任感,著手處理這些問題,讓自己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

當我們碰到問題時,往往會產生猶豫,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該把問題推開?還是把問題主動攬過來?其實解答這個問題很簡單——沒有付出,何談回報?人生的因果法則首先排除的是不勞而獲。多承擔一些,就多收穫一些。放棄了責任,就放棄了機會。

一位管理學家應邀參加一家大公司的年會,並在會上發表演說。會上有一位老人哈利先生當場宣佈退休,公司董事長首先站起來做例行講話,無外乎哈利先生對公司多麼有價值、有貢獻,現在他要退休,我們對他多麼懷念云云。

然而慶祝大會結束後,哈利先生好像被人遺忘了一樣。他對管理學家說:“你是否能給我30分鐘的時間,我有話要對你說,順便發洩一下我心中的悶氣。”

管理學家無法拒絕這樣的請求,於是帶著哈利先生來到自己下榻的旅館套房,點了一些飲料和三明治。

哈利先生說道:“今天我並不快樂,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這是我一生中最悲傷的夜晚。我感到自己一事無成,徹底失敗了。”

“為什麼?”管理學家問道,“你準備做些什麼?你現在才65歲而已。”

“還能做什麼,我將要搬到老人村裡去了,住在那裡直到老死為止,我有一筆不少的退休金以及社會保險金,這些錢足夠我養老了。”哈利先生很痛苦地說,然後他從口袋中取出今晚才拿到的退休紀念表,說道:“我想把這件禮物丟掉,我不希望留下這些痛苦的記憶。”

漸漸地,哈利先生已經放鬆下來,他繼續說道:“今天晚上,當喬治先生(該公司的董事長)站起來致辭時,你可能無法想象我當時多麼悲傷。喬治先生和我一起進入公司,但是他很上進,節節攀升,我卻不然。我在公司領到的薪水最高不過7250美元,而喬治先生卻是我的10倍。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總是認為喬治先生並不比我聰明多少,他只是不怕吃苦,經得起磨練,能完全投入工作,而我沒有做到這一點。

“有很多機會,我本來可以獲得晉升的。例如我在公司待了5年後,有一次公司要我到南方去掌管分公司,但我覺得南方公司的問題很多,所以拒絕了。很多次這種絕好的機會到來時,我卻沒有認識到,我只看到更多的困難和付出。現在,我退休了,我什麼也沒有得到,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害怕面對問題,就是害怕面對生活。

在哈利先生的一生中,他害怕挺身而出,承擔責任,這是他虛度年華的原因。我們必須對我們自己的命運負責,所以,我們要儘自己的能力承擔責任,迎接挑戰。因為“問題到我為止”,意味著機遇已經叩響我們的房門。

迴避問題不僅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相反,可能因為拖延而使問題更加嚴重。只做容易的事,把難題推給別人,這種思維方式往往導致工作的失敗。

我們遇到的問題,可能既麻煩又瑣碎,它解決與否,可能老闆根本不會知道,所以它表面看起來與機遇沒有一點關係。但是,只要我們把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幹好,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處理好,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有無數機遇在未來等著我們。誰相信一個有卓越解決問題能力的員工會永遠平凡呢?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

不需要老闆督促

善於解決問題的員工不需要老闆的督促,而是自己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尋求解決方法。

而上一章中提到的“按鈕員工”,他們的信條卻是“少犯錯誤就行”。他們自以為少犯錯誤就能混日子、保飯碗,所以他們總是等到老闆督促才去面對問題。

如果只是在老闆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將事情做好。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會讓你對待工作有更加充分的熱情和創造力,也讓你更受老闆的青睞和同事的歡迎。

詹尼斯在國際貿易公司上班,他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憤憤地對朋友說:“我的老闆總是對我吹毛求疵,他總是說我做得不好,而且還說,我只有在他的監督下才能做得好。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於是他的朋友對他說:“是不是老闆不在,你就很放鬆呢?”

“那當然了,誰不是這樣?”

“如果你總是在老闆監督下才幹活,那麼你現在辭職走了,輕鬆的是不是老闆?”

“應該是這樣。”

“我建議你好好地把公司的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運營完全搞通,甚至如何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你用他們公司做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學會之後,那麼你再拍桌子走人,不是既有收穫又出了氣嗎?”

詹尼斯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認真下功夫,默記偷學,下班之後,也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一年後,朋友問他:“你現在許多東西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詹尼斯不好意思地說:“可是我發現,近半年,老闆對我刮目相看,也不再監督我了,最近更是不斷對我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現在是公司的紅人了!”

¬從不情願地接受老闆督促,到把工作當成學習的機會,詹尼斯對工作不同的態度,也導致了老闆對他不同的態度。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積極主動地執行,這才是老闆與員工雙贏的選擇。

事實上,那些不需要別人監督而且更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成功學家拿破崙•希爾就曾說過:“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給予大獎,包括金錢與名譽,那就是主動執行。主動執行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

也許你會認為,你的工資很低,不值得去付出那麼多。但是,主動工作、主動地解決問題,並不是為了討老闆的喜歡,而首先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所收穫到的,並不是只是老闆的幾句誇獎和小小的提薪,它還意味著更多:

首先,總是被老闆督促,是對一個人自尊心的極大傷害。日復一日,必然形成惡性迴圈,使人對工作失去興趣,對自己缺乏信心,自暴自棄。就算換了工作,以這種習慣和思維定勢,還是不能進入良好的工作狀態。而積極主動地對待本職工作,就會使人在品格和心態上居於“巔峰”狀態,在榮譽感和自信中更加提高工作熱情,形成良性迴圈。

其次,主動工作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讓你學到更多本領。人生活在世界上,他所擁有的財富、名譽、地位等一切身外之物,都是有可能被別人奪去的,而惟有自己的知識、技能、道德、人品是誰也偷不去的。既然有多學本領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再次,越是“催一下動一下”的員工,就越會受到老闆的重點監督。而主動工作的員工,會因自己的表現使老闆放心,於是老闆會漸漸放鬆了督促,給予他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授權。在自由的氣氛中,他的創造性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所以,想得到自由發揮的空間,先要主動地工作。

為了學會自動自發、主動執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我們的思維:

要有自信和冷靜的態度,在問題來臨時,就能保持頭腦的清醒;

學會立即著手工作,只有行動、探索、學習,才能一步步地排除困難;

要善始善終,不要半途而廢;

不要讓消極拖延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行動路線。具體說來,要提醒自己,不要用“老闆沒說”、“任務還沒明確呢”、“明天再去做”等說辭給自己找藉口;

不要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再去做——這樣的完美狀態永遠不存在;

不要魯莽行事——不需要老闆督促,不等於什麼事情不動腦子就去做,要做真正有效的事情、能解決問題的事情。

當一個人能夠積極主動地對待工作的時候,他就會發現工作能給予他除了工資、晉升以外的很多附加價值,那是不能用榮譽、名利來概括的,那將是他一生的財富。具有積極思考能力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獲得成功。那些消極、被動地對待工作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受歡迎。

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發展。

在和老闆溝通時,與其問“您說怎麼辦”,不如提供你對問題的建議,以及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

不要苦幹,不要蠻幹,解決了問題才是合格的工作。

主動工作的員工才能得更多的授權。

凡事找藉口的員工,一定是最不受歡迎的員工;凡事找方法的員工,一定是最優秀的員工!

本文轉自公眾號:有料共享

別把問題留給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