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價值思維求職?

金九銀十,又是一年求職季。找工作和換工作的人,都會緊緊盯住這個時間段,期待應聘上合適的崗位。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困難,如何讓hr選中你的簡歷?如何在眾多求職者中被面試官看中?如何談期望薪資?

這些問題,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回答,比如寫簡歷的技巧、面試時的注意事項、談薪資的方法等。

但歸根到底,是體現你對崗位來說有足夠的價值,證明你能做好這份工作,對公司有用處。

讓自己有價值,是周嶺在《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中提出。周嶺先後出版《認知覺醒》《認知驅動》兩本書,結合科學理論和生活實際,解決成長中的困惑。

如何用價值思維求職?

《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倡導透過創造價值來改變自己、改變生活。用到求職上,主要從三方面入手:價值思維、輸出作品、獲得反饋。

一 價值思維

個人有價值,才能交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要得到,就去付出。

作家法拉奇曾是波蘭特太太的球童。比賽之前,法拉奇會為這位太太走遍球場,測試球的滾動結果。因此,波蘭特太太次次都贏得勝利。

對波蘭特太太來說,法拉奇的價值是讓她更輕鬆地打球、成為贏家。所以,她也願意向朋友誇讚他,為他拓展人際圈子,擁有更多做球童的機會。

求職也是如此,本質上是價值交換

。求職者證明自己對公司有價值,公司提供薪資等。招聘的崗位描述體現公司想要什麼樣的價值,而簡歷和麵試則是求職者證明價值的方法。

在《小狗錢錢》中,主人公吉婭想透過遛狗賺錢,她的鄰居正好需要幫忙。鄰居的要求是帶狗散步、讓狗聽話。吉婭擅長和狗打交道,也有成功帶小狗錢錢的經驗。她向鄰居證明了這些,成功得到工作機會。

吉婭和鄰居在做價值交換,雙方的需求和價值匹配,達成交易。日常求職,公司的需求更多,你要體現的價值也更多,但思路還是和吉婭求職一樣。

在簡歷中體現你對公司的價值,比如寫你做過的專案和成績,公司需要而你又會的技能,你獲得的相關證書和獎勵。

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在寫專案和成績時會比較順利。那沒有工作經驗和轉行者怎麼辦呢?同樣是體現價值。你可以寫日常做的活動和結果,只要和崗位相關,能證明你有經驗就行。

從價值思維來看求職,你會知道自己要什麼、公司要什麼,從而決定簡歷上寫什麼、面試時該說什麼。不管求職公司和崗位怎麼變化,價值交換都是不變的規律。

二 輸出作品

在求職中,除了體現價值,你還需要證明價值,畢竟空口無憑。

作品是證明價值的好方法。

古代有位醫生名為董奉,他治好病人後不收錢,請病人種杏樹。一來二去,他治好的病人多了,杏樹也成了杏林。

杏樹代表被治好的病人,成為醫生董奉的作品。其他人聽說董奉治人種樹的故事,又看到那麼多的杏樹,便知道董奉的醫術好。

每個人都需要有作品,就像醫生董奉那樣,因為作品能增加入職機率。如果你應聘資料分析崗位,可以在網路上搜索資料、分析資料、得出結果、做成報告;如果你應聘文案崗位,可以拿出轉化率不錯的文案或者文案拆解作品。

作品比語言描述更有力。有的應聘者本身能力強,但是不善言辭,無法在簡歷和麵試中展示自身能力,相對其他面試者而言會吃虧。此時,不妨帶上作品,讓作品替你表達。說再多都不如做出成績來得直接。

作品除了證明價值,還能帶來價值。比如,作者在平臺公開寫作,不僅能夠證明寫作能力,也能吸引編輯或者其他需要稿子的客戶,獲得其他寫作變現的機會。

作品不僅要有,還要足夠好。同樣是面試寫作崗位,兩位應聘者都有作品,一位寫出過10萬+爆款文章,一位只是在平臺上寫寫諸如日記般的文章,誰更能獲得工作機會呢?所以,有了作品之後,你還得不斷打磨。

一份好作品的作用有多大呢?周嶺致力於寫有價值的文章,短短几年就出書、被各大平臺轉載文章。他在寫作上的成就和速度超過許多人。

如何打造好作品呢?崗位要什麼,你就做什麼,做好之後不斷修改。舉個例子,你可以剪輯一份影片,上傳到相關網站。你也可以寫文章,釋出到各個平臺。

三 獲得反饋

反饋是進步的源泉。有反饋,個人知道哪裡需要改進,如何改進。但很多時候,反饋被當作評判好壞,而非提示改進的資訊。

一開始求職時,有的人可能會被多家公司拒絕。此時,部分人會想,自己真是太糟糕了,能力差、不會表達,才被這麼多公司拒之門外。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再一看周圍人,要麼在工作,要麼找到高薪或者輕鬆的工作,就會更加焦慮。為什麼別人都做得到,自己就不行呢?

被拒絕是反饋,但它並非評判個人能力的標準。它只是告訴求職者,價值交換沒有成功,而具體原因需要你去找。

是公司的需求和你不匹配?是簡歷沒有體現價值?還是其他原因呢?如果遭遇拒絕,不妨想想這些反饋在表達什麼資訊,而非在內心責備自己。

反饋能幫助你找到需要改善的地方

。比如,你公開發表作品後,作品資料-文章閱讀量和點贊轉發量、影片播放時長等,都是讀者和觀眾在傳達資訊。他們是否看到、需要你的作品。你的作品傳播途徑和內容,是否有哪裡要改進。

更多時候,

你需要主動獲取或總結反饋

。比如,把作品給目標崗位的前輩或者朋友看一看,請對方給建議,又或者釋出到更多平臺獲得資料。每次面試後,回想面試官問了哪些問題。這型別的公司都關心什麼、需要什麼。你的回答是什麼,最後是否獲得工作機會。

《終身成長》提出,人分為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兩類人。前者認為能力等都是固定的,後者則主張人能拓展能力不斷進步。用反饋來求職的人,是具有成長思維,更受公司歡迎的人。

畢竟,社會和市場在變化,公司在變化,員工也需要變化。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才能在變化中前進。

周嶺在《認知驅動:做成一件對他人很有用的事》提出的價值、作品、反饋,是求職者成功求職的三大要素。

有價值的作品和專案經歷,是獲得工作的加分項,反饋則是成功的加速器。沒有人天生能創造絕佳作品,完成工作,但是反饋能讓人變得更符合公司需求。透過反饋,你能打造更有用的作品,更清楚崗位要求,更可能獲得工作機會。

從周嶺提出的價值思維來看求職,它是一場價值交換。這個思維還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工作,在部分人看來,工作是領取工資謀求生計,所以他們只求有一份工作,不考慮長久發展。

但用價值思維來看,工作是增加價值,創造更有用作品的過程。增加價值,能讓人得到資源,獲得更高薪酬或者更好的工作。求職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促進。

要得到理想的工作,你需要創造價值,不斷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