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人在危機情景中,特別是在關乎安全和生存的情況下,主體受爬行動物腦操控,很容易呈現蛇性的行為——不加思考,行為的主要表現是條件反射性般的。

逃避或進攻,多疑敏感,甚至兇殘。

著名寓言故事《農夫與蛇》對蛇性的描述非常生動精準——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農夫在回家的路上發現了一條凍僵的蛇,心生憐憫,就把它放在懷裡。等到蛇被溫暖、甦醒後,卻咬了農夫。

很多人看了這個故事都覺得,蛇太冷酷、殘忍,沒有感恩之心。

其實,蛇只是呈現出了它的本能而已。當人處在危險中,內心充滿憤怒、恐懼和悲傷時,也會呈現更多的蛇性,像蛇一樣冷漠、無動於衷,不能換位思考,不會感恩,所以有

恩將仇報的說法。

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記得有位女性,儘管在別人看來,他的父親很有才學和修養,非常愛她,但她卻對父親傳遞出的愛毫無反應,有時還表現出不耐煩,甚至還表露出希望父親出意外的想法;她對母親的言行也很厭惡,這一切都讓人費解。

直到有一天她告訴了我她的過往,我才知道,在她少年時,父親對她的性侵及暴力;母親明明知道,卻因畏懼父親而無動於衷。

▷違反常理的反應,一般都潛含著不為人知的過往和傷痛。

我們的爬行腦部分——蛇性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危險中保護我們。比如,當我們的手碰到火爐時,我們會不假思索地把手拿開;遇到危險時,會本能地逃離。

有位女士告訴我,她想和她愛人離婚。我問為什麼,她說結婚這麼多年才絕望地發現,她的丈夫是一個置她的生死於不顧的人。我說:“能告訴我具體發生了什麼嗎?”

她說:“有一天她和丈夫在路上走,突然後面來了一輛車,差點撞到他們。先生完全沒有管她,自己一個箭步就逃到了路邊,把她一人留在了馬路上。現在想起來,如果那個司機真的撞上來,

死的一定是她。

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我們經常看到電影裡有人為了自己的所愛,置生死於度外,比如《泰坦尼克號》裡的男主角,為了心愛的女人,寧可選擇犧牲自己。

這位女士說:“我倒也不敢奢求人家為我犧牲生命,可他至少可以提醒我一下吧,或者推我一把,可他自己跑了。 我想有一天遇到危險,讓他選擇,他肯定是為了保自己,犧牲我。

“女人是為愛情而生的,我這一生卻碰到了這麼一個膽小怕事、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顧我死活的人……”

我靜靜地聽著,心中升起無比的悲哀:有多少人基於電影情節,對比著自己的人生,然後感受著悲涼、沒有被愛的孤苦。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對她說:“親愛的,想象一下,當你走在街上,有一輛車忽然從你身邊疾馳而過,你會怎麼做?你會先想想:我是躲呢,還是站著不動嗎?”

她沉思了一下說:“我不會想,我會馬上躲開。”

我繼續問道:“然後呢?”

“然後我會發現自己心跳加速,可能還會發抖,感到非常驚恐後怕。”她答道。

“如果你愛人和你在一起,你會提醒他,推他一把再跑嗎?”這時,她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不會。”

每個人在遇到突發危機的時候,都會在完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本能地選擇躲開。這種行為,可以說是對生命安全的保護之舉,是我們的爬行腦——蛇性的職責,

不在理智、道德和意識的控制層面。

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記得汶川地震時,有位老師沒管學生,自己先跑出來了,遭到了媒體鋪天蓋地的指責。也有很多戀人,因為本能的蛇性使然,長久地陷在對彼此的怨恨和鄙視中。

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突發危險的情況下,都可能做同樣的事情——先顧自己,不顧別人;這不是選擇,而是本能的反應。

人們由於對人性的瞭解有侷限,

從而產生了很多沒有必要的痛苦。

人性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臨危不懼,先人後己;關懷愛護他人,遵守社會道德,為了大家的利益犧牲自己。

用人性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人的動物性的行為舉止,想不失望、不痛苦、不絕望都難。

我們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動物屬性,用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用動物的標準去理解和寬容他人。

因為,我們每個人處在危機、情緒劇烈動盪、疲憊或想要滿足自己急迫需求的時候,都可能蛇性大發。狼無情,蛇冷血,人難懂!

每個人都做過“蛇”,誰都容易成為披著人皮的蛇。

每個人,包括自己,都可能“禽獸不如”。明白這一點,生活就會少很多失望和求而不得的痛苦。

瞭解他人,放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