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瀑布心理效應” 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謹言慎行,注意說話的分寸。日常交際中,我們也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在跟人交談的時候,我們不經意說的一句話, 對方卻非常看重,我們想表達的明明不是某個意思,但對方卻聽出了“弦外之音”,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在《史記》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平原君趙勝的鄰居是一個瘸子。有一次,這個瘸子一瘸一拐地到井臺打水,被平原君的小妾看到了。小妾看到這位鄰居一瘸一拐的樣子非常好笑,便大聲笑了起來。這讓這位鄰居心生不滿,他找到平原君,要求殺掉那位譏笑他的小要。平原君對那位小妾非常寵愛,更何況僅僅因為譏笑一個人而殺掉她,多少有些說不過去。於是,他對於鄰居的要求支支吾吾,想敷行過去。那個鄰居見平原君沒有答應自己的要求,便說:“在大家看來,平原君尊重士子而輕視女色,所以,數以百計計程車子都來投奔您。我不過是有些殘疾,卻無故遭到忽小麥的嘲笑,這讓我感到受到非常大的董年。古人曾經說過:“士可系不可年。”所以,請您為我做主。否則,旁人會認為您重女色而輕士子,再也沒有那麼多計程車子投奔您了。”這句話說到了平原君的心裡,雖然他很不忍,但是最後還是殺掉了那位小妾,並且向鄰居登門道歉。

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看完這篇短文,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那位小要死得冤枉。的確,她僅僅因為一次無心之失,就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實在是很不值。不過,她這種“無心之失”確實會讓對方感覺受到了極大的羞辱。

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被別人的“無心之言”刺傷的經歷。同樣,很多人也有過說話不注意分寸、讓自己的“無心之語”刺傷別人的經歷。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資訊發出者(說話者)的心理比較平靜,但傳出的資訊被對方(傾聽者)接收後卻引起了心理的失衡,從而導致態度行為的變化。這種現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 一樣, 上面平平靜靜,下面卻浪花飛濺,輕則引起對方的反感,重則給自己引來災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瀑布心理效應”。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身邊比比皆是:

李良是一個性格大大咧咧的人,說話心直口快,非常幽默,不管遇到什麼人、什麼事,他都是樂呵呵的,是個十足的“樂天派”。因為樂觀開朗的個性,李良在親戚朋友中的口碑非常好。但也因為他過於直爽的性格,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得罪人。

例如,去年同學聚會,李良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興致,竟開起了一個個性非常靦腆的女同學的玩笑,玩笑中無意指出了該女同學生理上的一個小缺陷。

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在場的同學都知道李良的性格,都知道這是他的無心之語,然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良的話一出口,那位女同學的臉“唯”的就紅了。那位女同學是一個性格比較平和的女孩, 對李良當眾的玩笑並來反駁,但心中非常不滿意,從此就與李良有了芥蒂。

從那以後,同學聚會,只要李良參加,就再也沒見到那位女同學的影子。李良知道原因以後,對此懊惱不已,只因自己的一個玩笑,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真是不值!

李良的一句“無心之語”,竟然招致了女同學的記恨,這就是“瀑布心理效應”在起作用。可見,如果我們想在社交場合中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就必須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犯“無心傷人”的錯誤,做人做事要謹言慎行,說話要有分寸,不能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

瀑布心理效應:在社交場合說話要有分寸

我們要想避免無心之失,就要看準時機,謹言慎行。有的人說話時旁若無人、滔滔不絕,不看別人臉色,不看時機場合,只管滿足自己的表現欲,這是缺乏修養的表現。說話應注意對方的反應,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講話內容,使談話更有意思,更為融治。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無心之失傷害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