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爸爸之間“好壞”的差異大於媽媽之間“好壞”差異

人類為了養育這個孩子,產生了一個和其他的靈長類非常不一樣的社會和家庭環境。包括我們所說pair bonding,也就是說把交配與感情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像我們所說的產生了愛情。

那人類為什麼要產生愛情呢?就是因為男性和女性成立一個家庭,養育下一代需要太長的時間。孩子漫長的童年,雖然最終可能會給他們帶來非常聰明的大腦,但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而艱辛的。即使和靈長類其他的祖先比,人類的童年也是非常長的。哪怕是早期智人種,尼安德特人那其性成熟也比人類早個4,5年。養育孩子這個過程就給父母都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研究顯示:爸爸之間“好壞”的差異大於媽媽之間“好壞”差異

大家可能見過銀背大猩猩,銀背大猩猩的雄性,是不參與育兒的,它主要的精力是用於守護自己的雌性,控制自己的雌性。一個總種群有一個阿爾法雄性,旁邊都是雌性,阿爾法雄性具有交配權。如果有其他雄性來這個騷擾他種群的雌性,他就會把他們打退,但這個雄性大猩猩是不參與養育的。

女性群體有一個很好玩的偏好,就是喜歡所謂的壞男孩,bad boy。這其實和靈長類在遠古時代,雌性喜歡那種能夠把別的雄性打死的那種雄性有關。有的時候,我們還保留著其他靈長類的一些殘餘的一些行為習慣。

但是為什麼人類又能夠育兒,就是說關心婦女兒童的這些雄效能夠存活下來呢?是因為人們的嬰兒實在是太不成熟了,要有如此漫長童年來學習,所以逐漸的關心婦女兒童,能夠參與育兒的雄性,也逐漸有了尋找配偶上的或者說交配上的一些優勢。所以有的時候,雌性或者說女性也可能會選擇一些有責任感,願意參與育兒的雄性。這在人類社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現象。人類學家經常把人類的男性叫做facultative caregiver,可選擇性的兒童守護者。這是一個很複雜現象,父親有很多很多種型別,有的父親是為孩子可以犧牲一切,有的父親是什麼都不管。

研究顯示:爸爸之間“好壞”的差異大於媽媽之間“好壞”差異

父親與父親之間的差距比母親與母親之間的差距要大,也就是說最優秀的父親和最差的差勁的父親相差是非常大的。這也給我們討論這個父親的戰爭這個話題帶來了很多難度,這個世界上千千萬萬種父親都是很不一樣的。

那麼父親面臨什麼樣的戰爭,什麼樣挑戰的?

我們古話經常說,“子不教父之過”對吧?父親常常要抉擇,我讓我的孩子能夠有時間玩耍,能夠讓他更快樂,還是應該對他嚴厲,讓他好好學習。這世界上有很多種愛,你可以很愛你的配偶或者很愛你的朋友,但是這些愛跟對孩子的愛都是不一樣的,對孩子的愛有一份特殊的責任。

如果你有一個朋友,他一事無成,淪落街頭,這時候你還對他不離不棄。你去幫助他,你去給他提供食宿,那社會上是怎麼看待你?覺得你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但是相反,如果這是你的孩子,他非常無能,淪落街頭,然後嗜賭成癮,如果你是父親,他會覺得你是失敗的父親。

大人之間的感情是可以完全憑感情定的,我喜歡一個人,我就對他好。那麼可能我就是一個好的妻子或者好的朋友。但是你自己的孩子,外人要以孩子的成就來評定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父母在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壓力,特別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大家經常說,子不教父之過,所以爸爸有很大的壓力。

研究顯示:爸爸之間“好壞”的差異大於媽媽之間“好壞”差異

男性也有一些來自社會上的壓力,比如大多數人覺得男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男性應該去養家餬口。那麼爸爸會承受很多壓力,在調查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其實有很多父親就有很多這樣的困惑:“我只有這麼多時間,我怎麼能夠跟孩子有質量的親子時間?”

還有一方面的壓力是來自母親。去年nature neuroscience上發了一篇很有名的paper,很多營銷號就說這是一孕傻三年的證據。paper說女性在孕產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激素,這個激素就會使灰質變少,形成不一樣的灰質結構。這種結構會使母親對嬰兒的各種各樣哭聲,各種各樣需求產生敏感。儘管爸爸也會相應地有些大腦增加,比如催乳素和催產素,在短時期內可能也會像女生大腦看見嬰兒會有更多的表現,但是畢竟呢沒有媽媽那麼多。也就是說,媽媽在孕產期大腦的改變確實比爸爸大。

所以,當母親生下這個孩子的時候,她會把自己的很多注意力就放在了孩子身上,這樣的結果就是她可能就會對自己的丈夫有所忽略。有的時候,父親會覺得自己成了家庭的局外人,這也會導致一些矛盾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