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何曾是西晉的開國元勳,他出生在東漢末年,其父何夔長期輔佐曹操、曹丕父子,歷任司空掾屬、丞相府東曹掾、尚書僕射、太子太傅,最終官至太僕,封侯拜相十分風光。何曾子承父蔭,襲封陽武亭侯,小時候聰敏好學,門閥家族出來的人才。

何曾以道德高尚聞名,猛打道德牌,據說這傢伙娶妻後都不怎麼碰,閨房之事也很嚴謹,從少年至成年,不追求聲色享受,跟妻子見面都衣冠楚楚,自己南面而坐,妻子北面再拜,拜完兩人吃肉喝酒,然後再撤下碗筷再拜而去。

何曾自律甚嚴,在當時的人們眼中,他簡直是道德楷模,也是個至孝之人。其實何曾之所以如此打造自己的“人設”,是因為當時做官是舉薦為主而不是科舉為主,口碑越好,仕途越發達,官做得越大,“錢途”才越光明。

曹叡即位後,何曾經多次升遷為散騎侍郎、給事黃門侍郎。曾向曹叡上疏請求整頓地方官吏,以安百姓。不久,遷為散騎常侍。在任職期間,他特別有威嚴,也做出一定成績,贏得百姓的稱讚。他的母親去世後,他表現得十分悲痛,並離職專心守孝。

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何曾其人頗有果敢,也有些智慧,主張“為政之本,在於得人”,在當時獲得很多好評。在嘉平年間,何曾擔任司隸校尉時,何曾上奏朝廷,彈劾橫行霸道、魚肉鄉里的尹模,當時朝野上下沒有敢惹尹模這個惡霸的,只有何曾敢站出來說話,說明他內心還是果敢而耿直的。

步兵校尉阮籍特別有才華,於是恃才傲物,放浪形骸,他的母親死後,他根本沒奔喪,人們都說他太荒唐,道德有瑕疵,不負責任,違背祖宗禮法,但無人敢彈劾他,因為司馬昭對阮籍很器重。何曾當著司馬昭的面狠狠地訓斥了他一番,然後對司馬昭說:“阮籍行為荒唐,守喪期間公然坐在您旁邊喝酒吃肉,違背禮制傷風敗俗,您現在正以孝治天下,應該將他放逐以儆效尤,而不要讓他繼續汙染朝堂,汙染華夏。”

何曾引經論據,對阮籍提出彈劾,司馬昭說:“愛卿啊,我們要以和為貴,阮籍他身體不好又那麼瘦弱,君不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容忍他嗎?”雖然司馬昭沒聽他的,但當時的朝臣們對他也頗為敬畏,提起何曾,都豎起大拇指:是條漢子,好樣的!

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然而權勢讓人瘋狂,權勢也讓人將靈魂出賣給魔鬼,最終淪為自己討厭的那一類人。最可怕的是,戰鬥到最後,發現自己成了自己曾經反對的人。在權勢面前,誰也不會比誰更乾淨。

後來何曾在高陵之變後投靠司馬家,氣節淪喪,成為司馬懿的一條諂媚的狗,他傾心輔佐司馬懿父子三人,並曾參與廢黜魏帝曹芳的謀劃,司馬炎成為晉王后,成為晉國丞相兼侍中,積極策劃司馬炎代魏建晉行動。

在司馬昭的提拔下,他最終做到司徒的高位,也就是相當於宰相。做了宰相的何曾沉浸於美食和聲色中,對權勢極度諂媚,每次跟同僚會見司馬昭時,同僚僅抱拳作禮,只有他跪著行大禮,砰砰砰磕頭,大家都一臉驚訝地看著他。

何曾是個相當會享受生活的人,他追求美食,對美食毫不節制,他家小廚房烹飪的菜餚,其美味居然遠超過帝王之家,就連皇帝享用過他家的饌餚,回宮都不想吃飯了。

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皇帝每次舉辦宮廷宴會,請大家吃吃喝喝,別人都高高興興帶著餓了兩天的胃去裝食物,只有何曾表現得好像得了“厭食症”,皇帝問他為什麼不吃?他說,不如家中食物可口。皇帝說:那你下次來赴宴,帶著自己的菜餚吧!

何曾在其他方面保持君子節制的操守,但他的金錢和精力全在追求美食上,他對美食窮兇極欲的追求,奢侈無度的熱愛,讓他每天在美食上花費的錢才上萬金,然後每次吃飯仍然舉著筷子發愁,說:感覺無下箸處,菜餚不可口。

司馬昭一直袒護他,有人彈劾他,司馬昭以他是重臣為由,從不加以責罰。

何曾是個“外寬內窄”的人,他心眼很小,表面上卻很寬容。當時有個官員叫劉亨,為人正直,曾經彈劾過他的奢侈行為,後來何曾辟命劉享為掾,有人勸後者不要去,說何曾這人得罪不起,劉亨說:何曾貴為至公,不會記私仇。結果他被何曾打個半死,足以說明何曾是記仇的。

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何曾也有些官場智慧,晚年的時候,因為看透了官場炎涼,少了年輕時候的貪慾,內心清靜了不少。此時司馬昭將皇位傳給嫡長子司馬炎,司馬炎更是夜夜笙歌,不操心國事,何曾每次赴宴回來,都憂心忡忡。有一次他赴宴回來告訴幾個兒子說:“國家要亡了,你們還可以相安無事”,然後指著幾個孫子說:“你們就完了,必殃及禍亂!”

兒子忙問:“父親何出此言?”何曾說:“皇帝每次都說說笑笑,但從未提及治理國家的深謀遠慮,可見他心中沒有責任感,這樣下去國家很快就敗亡了。”

皇帝在宮中請客,君臣氣氛融洽,宰相回家卻對兒子說:國家要亡了

果然不久後,晉朝爆發八王之亂,何曾的孫子何綏被東海王司馬越誅殺。何曾的話句句應驗。

何嵩哭著說:“我的祖父真是大聖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