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大家好!我是高棟,座標栃木県小山市。前兩期的《編輯的日常》中我曾分享過在宇都宮市的選貨老鋪 MUSEUM ARK 的購物體驗

《真·博物館選貨店 MUSEUM ARK》

,那次購入的 Anatomica 的 CHINO Ⅱ 不知各位讀者還有沒有些印象?原以為褲腳的修改需要一週的時間,實際上過了三天後竹石店長就在第一時間通知我來納品,我一直有隔很長時間才去店裡取衣服的壞習慣,為了讓專欄有連續性,這次就催促自己快點完成納品。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我之前沒有要求竹石店長用縫線將褲腳的折邊固定住的修改方式,這樣看著就比較日常,不過回家後仍需要將折邊處熨一下,顯得能更乾淨利索,算是

在嚴肅和日常的氛圍中取箇中間值

。日文或英文的書籍雜誌會對 1980-1990 年代盛行的 French Ivy 文化加以定義,上面會講穿夾克或者是 Blazer 的時候,最好不要將 Chino 或丹寧褲子的褲腳折邊。Anatomica 的創始人 Pierre Fournier 先生也不太會將褲腳折邊,不過美國本土的 Ivy Style 或日本的和制 Ivy 倒是很喜歡折邊,所以 Ivy Style 的本質就是融合文化,一直不斷進化。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Anatomica 的 Pocket Tee 一直都是人氣的定番產品,幾年前的 Pocket Tee 均為美國製,棉花原料產自美國,同時採用舊式的吊掛編織機生產棉料,縫製也非常精細。日本企畫標準的美國製產品要比美國本土的商品更精緻,一般來說美國製的東西都有點粗糙,包括 Alden 的鞋子也一樣,無法用“精緻”這個詞來形容。現在的 Pocket Tee 均為日本製造,縫製要更細膩,仍使用美國棉作為原料,並依然採取舊式吊掛編織機生產棉料,個人覺得整體要比之前的美國製系列更優秀。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MUSEUM ARK 的試衣間中掛的小物非常用心,黑色的馬鞍皮腰帶來自英國皮具製造商名門 ETTINGER,黃銅色的摺疊衣掛在市面上也很少見。最值得一提的當屬衣服用的毛刷,這個是著名的

石川毛刷

,使用了上等毛筆才會選擇的馬尾脇毛,製作工藝的複雜不亞於中國湖筆或日本熊野筆,定價為世界衣用毛刷類最高。試衣間中的這個毛刷算是石川毛刷的入門產品,售價 55000 日元。而最貴的毛刷則是專刷駱馬毛衣物的銘品,售價 220000 日元,可謂是刷物中的世界盡頭。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MUSEUM ARK 的試衣間中也會有法國制 DIPTYQUE 掛香和 ARK 別注的 retaW 車內掛香。

試衣間的重要性就像一家好餐廳的洗手間

,觀察市場的方向也不能只限於使用者群體的收入高低或興趣愛好,你應該更深入瞭解他們對於人生的憧憬和嚮往的生活目標。你要與市場共同成長,時刻發現其中的變化,甚至要包容市場的浮躁,其實浮躁中也蘊藏大量機遇;要知道官渡一役,曹操先生一舉蕩平了盤踞在北方的巨大勢力,說明人不可不務實,切莫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Anatomica 的 Pocket Tee 採用了丸胴仕樣,並沒有多餘的縫合面,穿著很舒適。可能讀者也會覺得這件 Tee 和 Good On 的出品邏輯非常相似,我甚至有種製造工廠應該是一家的感受

《你為什麼不穿 XXL 的 Tee?| SteppyX 別注》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Steppy 出品的衣物都很嚴謹,我看過很多中國本土生活方式品牌的產品,有些設計很不錯,但縫製和用料都沒能支撐住好的設計。纖維織物也一樣擁有表情,縫製要符合纖維織物的表情,這非常重要。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Anatomica 618 牛仔褲在市場中是個特殊存在,名稱源於 1:1.618 這一普世觀點的黃金比例數值。

Anatomica 618 的男性牛仔褲以 Levi’s 501 的 66 Type 為參照,女性的 618 則是以 Levi’s 701 為參照,同樣也擁有不同褲型,每個褲型所選用的丹寧布也都各不相同。日本市場對 Levi’s 501 的偏愛催生出了古著和時尚兩個陣營,拿 Levi’s 501 的 66 Type 舉例的話,首先 66 跟 1966 年沒有任何關係,6 指的是德克薩斯工廠的編號,其中一處為柳釘上的刻印,另一處是內縫標的編號上也有顯示德克薩斯的工廠編號 6,因此而得名。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日本古著陣營會將 66 Type 稱為 66 Model,只不過古著陣營的從業者和愛好者會有一些分歧。

66 分為前後兩期,主要區別方式在於臀部口袋的縫線上,前期是鏈條縫線,後期是單線

,這個區分方式能讓大家都達成共識。可從業者一般會將 1973-1976 年稱為 66 Model 前期,1977-1979 年稱為 66 Model 後期。愛好者則會將 1973-1978 年稱為 66 Model 前期,1978-1979 年稱為 66 後期,因為愛好者普遍認為 1978 年以後的產品在染色上同 1978 年前的大不相同,可凡事並非絕對,著名的古著從業者藤原裕先生的觀點就和愛好者相同,他的店中只會放 1978 年前的 66 Model 前期。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日本的時尚陣營相對於古著陣營就沒那麼複雜了,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愛好者都更注重牛仔褲的線條,因為 66 前期和 66 後期在輪廓上都大同小異,所以會統稱為 66 Type。高棟這次所試的為 618 的最新版本 LEAN,意為傾斜的意思,相對於最原始的 618 來講,線條會有些許的錐形,

LEAN 選用了 50 年代 Levi’s XX 所使用的丹寧布為參照,也就是 13.5oz 的 Selvedge Denim,丹寧布也產自美國本土。

我剛剛講 Anatomica 的 618 牛仔褲是個特殊的存在,其實這個品牌自身就很特殊,擁有著法國、日本、美國三個國家的文化視角。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丹寧市場中缺少關於 Dress Denim 的資料和產品,就連日本也是一樣,這在當下仍屬於是一個概念,並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

Anatomica 618 其實就屬於 Dress Denim 的範疇,還可以歸納為復刻 Vintage Denim 的範圍

,因為 Anatomica 的兩位出品人 Pierre Fournier 先生和寺本先生均是古著收藏家,本身都又是從業者,雜誌和書籍也會找他們取材,特殊之處就在於此。Anatomica 618 的標籤上畫的人正是 Pierre Fournier 先生本人,Dress Denim 就是指可以跟夾克或 Blazer 在一起穿的牛仔褲。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理論上 Dress Denim 除了要適合常見的牛津鞋或樂福鞋之外,像 Paraboot 的 Chambord 這種具有日常屬性的皮鞋也要很契合才可以,可惜的是店內沒有我的 Size,要不然可以試試看。大中華區的丹寧深度愛好者對於 Levi’s 501 各個年代的版本和織布機都如數家珍,我也有讀過許多有意義的文章,但觀點的話還是會跟日本或一些英文資料很雷同。Dress Denim 起源自 Levi’s 501 進入歐洲市場後,法國於 80 年代掀起了 French Ivy 熱潮,最風靡法國市場的當屬 66 Type,只不過丹寧的後整理會更加柔軟,很有法國市場的偏好特點。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Anatomica 的 Pocket Tee 的庫存中只剩下兩件是我的尺碼,MUSEUM ARK 下一次進貨就要等到明年了,順便也買了這條 618 LEAN。我還準備去 Anatomica 在東京的店中看一看,東京的貨應該會更全一些,順便也想去拜訪一位在 Anatomica 工作的中村先生。他是一位傳奇的從業者,參加工作後入職的企業就是 Van Jacket,他後來擔任過 Pierre Fournier 先生店中的買手職務,也就是說

他親眼見證了日本的和制 Ivy Style 的全盛期和法國的 French Ivy 風潮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今天來取褲子時,其實主要想買的並不是 Tee 和丹寧,而是 CHAN LUU 的手鍊。這是我在 10 年前就買過的東西,後來有遺失在機場中,那段時間也不太常戴,就沒太當回事情。幾周前我的一位友人讓我幫她推薦支手錶,我告訴她我從不戴手錶後,她還有一些詫異,因為她覺得喜歡西裝的男性就也會喜歡手錶。她後來有問我那你戴手鍊嗎?我這才想起了 CHAN LUU。MUSEUM ARK 的店中並沒有手鍊,但在 ARK 傘下的幾家店鋪中都有賣,竹石店長推薦我去 Pier Lounge by ARK 那家去看看。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Pier Lounge by ARK 的位置就在 MUSEUM ARK 店的附近,這是

一家關注海洋文化的店,尤其是以衝浪和釣魚樂趣為主

,只不過一進門之後店內陳列的氛圍讓我覺得很像是《POPEYE》雜誌那種感覺,可能因為 DAIWA PIER39 大量的陳列於店中的原因吧。既然聊到了《POPEYE》雜誌,我的很多中國友人一直都想聽聽我對於 City Boy 的看法,一開始我有些抗拒,不過想想後也不是不可以聊,但我們還是先聊聊 CHAN LUU,畢竟是我今天來宇都宮市的另一個重點。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CHAN LUU 女士是我很尊重的亞裔設計師,她在世界舞臺的活躍備受矚目。雖然一些亞裔的女性時裝設計師很是受到大家關注,但在珠寶這個領域一直沒有太多亞裔女性的身影。

CHAN LUU 女士卻大不相同,她成功引領了日常佩戴珠寶的開端

,在她之前我並不記得有哪位設計師可以如此深入這個領域。也有人講她標誌性的編織手鍊並不是珠寶,只能稱得上是手飾,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要以名貴來論價值的話,梵高先生的畫在他有生之年也並沒有得到價值肯定。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我記得 10 多年前 CHAN LUU 的手鍊在市場中受到追捧的時候,許多設計師或品牌都爭相進行了模仿,包括許多義大利和法國的品牌,日本也曾有許多品牌模仿過,大家不要覺得日本的品牌就不會抄襲,“復刻”這個詞的定義有時需要進行深度權衡。儘管當時大家都在模仿,可 CHAN LUU 仍舊是 CHAN LUU。說實話 CHAN LUU 的工藝並不複雜,但你無法複製 CHAN LUU 在越南的生產地和那裡的人文及生活方式,

因為這是手工製品,每一條都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帶有著濃厚的地域人文因素。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POPEYE》在日本市場中的印象與其說是雜誌,不如說更像是月刊讀物,因為在便利店中都隨處可見。City Boy 是《POPEYE》獨自的提案,這個無可厚非,但 Oversize 近年來在日本的流行不全是因為《POPEYE》。6 年前古著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認可,但一般古著的尺碼都很大,這是 Oversize 能夠在市場中蔓延的契機之一。日本的雜誌有個很現實的特點,就是會

以一個群體的出現而衍生出符合這個群體喜愛的編輯和影像呈現方式

,這跟其他國家都大不相同,也就是說日本的流行往往是基於現實中的普通人偏好再折射到雜誌或書籍中。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日本的選貨店會基於雜誌來做參考,因為大家知道本國的雜誌是反應現實的折射面,所以一些大型店的買手們會透過雜誌進行選品和別注,同時會催生出更多產品,而這些產品同樣也會反應在雜誌上。再就是往往第一時間進行產品改良的是品牌或者是其代理商,這些都是日本的流行文化所產生的因素。可正如你無法完全模仿出 CHAN LUU 一樣,City Boy 仍是《POPEYE》的提案,世界上有無數模仿梵高先生作畫的人,包括人工智慧,但梵高先生也永遠是梵高先生,Anatomica 也仍舊是 Anatomica,DAIWA PIER39 也還是 DAIWA PIER39。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

大家不要誤會,我並沒有勸大家去“做自己”,參考和模仿是人性的特點,而且我覺得《POPEYE》對於市場的觀察和整理、出品的方式很值得人們去學習,我自己也會去參考。上文中有聊到“復刻”這個詞的定義有時需要進行深度權衡,日本雖然在穿著文化上會學習西方,但不代表日本忘記了漢字文化圈的源流——中國,下一期的《編輯的日常》,高棟將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日本餃子的趣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以“黃金比例”命名的牛仔褲 ︱《編輯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