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有一首獻給母親的詩寫道:潮溼的雨季, 她堅硬的筋骨 ,被浸了一種風溼病 ,我試圖把所有的詩歌 ,變成蒸餾的藥酒 ,統統傾灑在五月的麥地, 讓火焰在麥地裡瘋狂地生長 ,讓語言在母親的血管裡 ,迅猛奔跑 ,讓詩歌卸去病痛的折磨 。

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香山射鼓 (古箏獨奏)

香山射鼓 (古箏獨奏)

傳奇樂坊;香山射鼓 (古箏獨奏)

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神農氏嘗百草體現了上古大醫精誠的精神

中醫認為風溼病是由於風,寒,溼,熱等邪氣侵入人體,使得氣血淤滯而形成痺症。《黃帝內經》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痺;寒氣勝者,為痛痺;溼氣勝者,為著痺”“ 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當氣候變化失常,或寒暖不調,或久居潮溼之處,或冒雨涉水,宿野貪涼而受邪氣,加上自身正氣虛弱,臟腑功能失調,或跌打損傷等等,都可以導致氣血阻滯,而形成淤血凝聚。剛開始時候是肌肉,筋脈,關節的腫脹,疼痛,麻木不仁,同時還伴有低熱,疲乏無力,全身不適,體重減輕,手足出汗和關節麻木痠痛等。中晚期則侵犯全身多處關節,會有關節腫脹,疼痛固定,肌肉萎縮,屈伸不利,活動受限,關節畸形,錯位。重度則生活失去自理,殘廢或癱瘓。目前治療風溼病常使用藥物有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或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很大。由於風溼性病非常普遍,在漫長的歷史中,民間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也有許多獨的特治療方法。

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傳統醫學給現代醫學提供了許多啟迪

風溼痛發作的時候,又癢又腫又痛,行動不便,晚上失眠,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治療。人們最常用的辦法是貼膏藥。膏藥外貼可使藥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是較服藥更方便法門。傷溼止痛膏可以驅風散寒,除溼通絡,活血止痛。用的時候先把面板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就可以了。與其有類似功用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等,效果不錯。如果你身處野外,什麼也沒有帶的話,大自然為你準備了醫生。你可以抓幾隻蜜蜂,用蜜蜂的蜂針來針刺風溼病的部位。蜂的尾刺似針,蜂針液內含有數十種化學物質,如酶類、多肽類等,能起到抗炎、止痛、抗風溼的作用,而且還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和改善免疫力。將蜂針液輸入人體內,效果神奇。據說蜜蜂針治療的方法在巴基斯坦民間很流行。另一種方便的農家療法就是把綠豆粉和雞蛋清攪和在一起敷在患處,可以清熱、消腫、止痛。其它如姜,蔥,蒜,鮮人掌,蒲公英,桃仁,菖蒲,小茴香等也可以用來外敷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飲用或搽藥酒也是一種方法。在四川,雲南,貴州,兩廣等南方的一些溼熱地區,幾乎家家都泡有治風溼的藥酒的風俗。藥酒性辛溫走竄,藥力借酒力通達四肢關節,可使氣血行而風溼除,筋骨強而痺病癒,有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泡酒的藥材五花八門,比如烏梢蛇,大白花蛇,蝮蛇,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虎骨(豹骨)、猴骨,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續斷、伸筋草,蠶矢各,木瓜、枸杞、蒼耳子、薟草各,桑枝,牛膝,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土鱉蟲 ,蘇木 ,大戟 ,尋骨風 ,桑枝、柳枝、榆枝、桃枝等等,真可以開一間藥鋪了。這裡特別介紹一種藥酒,選材很普通,效果很好。就是民間自制的南瓜藤老蔸酒,製法方法是,取上等純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紅片糖1000克,秋後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5到7棵;先將藤蔸洗淨,晾乾,斬成段,然後與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開封飲用。這對治療坐骨神經痛,風溼及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神經痛的效果很好。四川樂至報國寺有一位叫離欲上人的高僧。他身懷絕世醫術 ,不少名醫束手之症,往往著手成春,活人無數。上人於1992年安祥坐化,世壽106歲。他留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藥方,可供中醫醫生治療時參考。就是用羌活15克,獨活15克,杜仲20克,秦艽2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木瓜15克,蒼朮15克,白木通10克,狗杞20克,做藥煎服,可以治風溼關節炎。

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離欲上人身懷絕世醫術

沐浴療法一直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風溼性疾病。沐浴療法有悠久的歷史,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記載了很多沐浴治病的方法,如治療風痺、痛痺的就有十幾種沐浴療法。沐浴療法有冷水浴、熱水浴、溫水浴、藥水浴、礦泉水浴、海水浴、蒸汽浴等多種方式。現代醫學認為,洗澡本身就能消除病菌,促進血液迴圈。洗浴時,毛孔開放,呼吸加快,浴水中加入的中藥,透過開放的毛孔、面板吸收,一部分具有揮發性成分的藥物分子,能透過呼吸道吸入。因此,藥水浴確是一種健身、治病的有效方法,能治療多種疾病,其中風溼病就是它的理想適應症之一。藥水浴的方法,取熱水注入浴池或浴盆內,再將選定好的中藥煎煮,把濾液倒入熱水中。將水溫調至35-50℃左右。最初幾次藥水浴,水溫不宜太高,以後可逐漸加溫。裸身浸於藥水中,取舒適體位,每次浸浴15-30分鐘。浴畢,用溫清水沖洗,再用於毛巾拭乾,穿好衣服,避風。 下面介紹兩個治療風溼病的沐浴藥方:當歸15g、川芎30g、雞血藤40g、防風100g、大活100g、川續斷120g、狗脊100g、巴戟天100g、葫蘆巴100g、川牛膝150g、桂枝100g、赤芍60g,水煎浴身,每日一次。此方藥適用於風寒溼痺。另一種是用桑枝500g、海桐皮60g、稀籤草100g、海風藤100g、絡石藤200g、忍冬藤60g、雞血藤60g,水煎後浴身。注意水溫不要超過37℃,每日一次。這個藥方適用於關節紅腫熱痛的急性關節炎症(即熱型痺證)。應用沐浴療法應注意的是:飯前或飯後不宜進行沐浴,因為空腹可引起低血糖、飽飯後又會影響消化功能;一定要控制水溫、使病人能耐受;熱痺者水溫不能超過37℃,寒痺者水溫達39℃以上才有效;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病人,洗浴時間宜短;孕婦或月經期的婦女不宜使用沐浴療法;年老體弱者要防止虛脫。

沐浴即是身體的清洗,也是心靈自醒的時間。白居易有詩云:“今朝一澡濯,衰瘦頗有餘。”人生亦當“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籲?

風溼病的中醫日常保健之法

中醫學術即保守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