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月餅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節日特色美食,月餅的形狀圓又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在中秋節這一天的必食之品。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一、。商周時期的月餅

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太師餅

二、漢朝的月餅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胡餅

三、唐代的月餅

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四、宋朝的月餅

北宋之時,在宮庭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五、明朝的月餅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六、清代的月餅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製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賞花賞月賞嫦娥,月餅胡餅太師餅

一個小小的月餅有著這樣厚重的歷史文化,所以,與其說吃月餅倒不如說是吃的情懷。想想中秋月圓夜,與家人一起賞月吃餅何其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