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俗話說

拜年拜到正月半

就是說

過了元宵節

就等於正式告別豬年春節了

因此

元宵節被看作春節的尾巴

家家戶戶相當重視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

東臺人怎樣鬧元宵呢?

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說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那麼,東臺有哪些古老的習俗呢?——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2019,元宵節

=小東陪你鬧元宵=

舊時東臺,和過年一樣隆重的元宵節,在人們心目中把它放在年節裡面,只有過了正月十五,才開始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大多數商店也才會把榻子門全部卸下來,而戲園子、浴室、茶館,除了正月初一之外,照常營業。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幸福東臺

湯圓的做法

其實,湯圓和元宵是一回事,只是做法不同。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湯圓,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元宵,則是先在一個特大扁平籮筐內,鋪上很多白麵粉,把事先和好、凝固了的餡,切成小小的正方形的丁,然後倒進一篩內,過一遍水後,扔進籮筐內不停地搖動,餡丁就會沾上一層面粉,如此反反覆覆,直至“滾”成雪白渾圓的元宵。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下面,就跟著小東溫習一下湯圓的做法吧~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 炒花生,鍋少幹,放入花生,用小火炒制。要不停的翻炒,避免糊掉,炒制花生皮越來越深,即可。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2。 花生去皮,放入研磨機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3。 加入糖進行研磨,越細越好。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4。 同樣,芝麻用小火炒制,問道香味,即可。(花生,與芝麻都需要小火不停的翻炒避免糊掉,影響口感)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5。 加入糖進行研磨,越細越好。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6。 板油切塊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7。 鍋中放入水,加入板油扁油。(加入水,是因為怕油粘鍋)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8。 扁好的油,因為火候有些大,所以偏黃,如果小火,油是純白色的。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9。 面非常的難活,試探性的加入,剛好把糯米粉溼透成型即可。如果水多了,沒有多餘的糯米粉時可以放置一夜,這樣糯米粉裡的水會揮發。

10。 將磨好的芝麻與糖放入大油。芝麻需要多放點,因為比較幹。調好後放入冰箱讓油脂凝固,這樣方便我們包制。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1。 去一塊麵,捏成皮。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2。 放入芝麻球或花生球,像包餃子一樣包好。去掉多餘的面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3。 放到手心裡揉成團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4。 然後滾上糯米粉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15。 好了,我們煮湯圓嘍~~~!(*^__^*) 嘻嘻……

加入花香的元宵,把滿滿的幸福穿成一串,每一口都會有不一樣的味道,也有著別樣的祝福味道。

@幸福東臺

炸春捲(咬春)

1。把韭菜、豬肉、榨菜拌成餡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2。然後取一張春捲皮子,在中間放入餡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3。捲起來,捲成長方形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4。重複這個步驟,把所有的皮子全部包好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5。起油鍋,加入春捲,然後用中火煎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6。等一邊煎的金黃後,翻個面繼續煎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東臺元宵節老習俗

周啟汶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正月半炸麻串,十八個穗頭稱斤半,爹爹稱,奶奶看,奶奶稱,爹爹看。”“燈籠亮,火把紅,正月十五炸麻蟲。場邊田邊都炸到,炸得害蟲影無蹤。”幼時外公教我的童謠,時隔一個花甲仍記憶猶新,那時元宵節別有一番滋味。一元宵節白天跟正月裡的“五天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燒斗香、放鞭炮自不必說,家家戶戶少不了喝元寶茶、吃圓子的習俗。元寶茶即為紅棗茶,大致與利市、發財、圖吉利有關,上海、天津也有類似的習俗。上海正月十五喝元寶茶,即在茶碗裡除了放茶葉之外,還放兩枚青橄欖,即為元寶,以圖吉利;而天津在除夕、正月初五、正月十五這幾天都要買“元寶瓜”,用編織筐包裝好兩條小黃瓜,以示發財吉利。東臺人吃圓子習俗跟北方人家元宵節吃餃子一樣,包圓子的餡心是有考究的,基本上是甜品,很少包江南蘇杭一帶的鹹圓子。最流行的是包“薄脆圓子”,咬一口便是滿嘴糖、油、桂花的香味,大致用稻香村或五福齋的桃酥加生板油、綿白糖、桂花揉成餡心丸子,包進圓子裡。有的人家孩子多,改變花樣,包洗沙板油丁餡心圓子;也有少數人家包肥薺菜餡心的圓子。當然,怕費事的人家上街買下呃好的圓子回家吃也是常有的事。二綽號“洋瓜種籽”圓子攤子的四式湯圓最為叫奇,是水磨澱粉,不僅模樣各異: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桃形,而且餡心有清糖、玫瑰、棗泥、豆沙、薄脆等;圓子攤子旁邊擠滿了大人、小孩,老遠就聞見圓子湯鍋裡散發出的桂花香氣。這時吃食攤子也一溜煙地排列在街頭巷尾的隔壁旮旯;生煎肉包、油燉、梅花糕、荸薺糕、蝦油餃子、豆腐腦;新壩街頭大新糖果店也為元宵節推出新鮮的山楂糕,麒麟閣、五福齋、稻香村專門為元宵節推出節令茶食:五仁饅頭、桂花糖糕,鮮紅的食用色素花戳蓋在食品上,煞是好看,無疑增添元宵節節日氣氛。元宵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也是東臺人追求安土樂天生活情趣的內在追求。自古以來,東臺人從事週而復始的自產自銷的農業經濟,他們祈求安寧穩定的生活,他們性格中的那種純潔質樸表達出的對和平安寧的執著渴求,正是華夏民族安土重遷的精神寫照的縮影,元宵節的一系列習俗都能從農耕民族尚農、重農中找到答案。三從正月十三“上燈節”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形成高潮的“請春卮”則又是另一種習俗。請春卮,顧名思義就是吃春酒,喜慶豐收宴席的另一種形式罷了,不是安排在秋天收穫季節,而是安排在正月十五那幾天裡,只有在這一段時間裡,親戚朋友才有聚齊的機會,才有閒暇時間坐下來喝酒、飲茶,暢敘親情、友情;春卮酒會,增進了親族之間、賓朋之間的認同感、凝聚力,從而達到了相互之間人際交往的目的,直至今日也未廢棄。請春卮置辦酒席,根據各家財力,量力而行。最通行的做法,也是最大眾化的就是所謂吃“六大碗”。現在還流行這條俗語:哪個不是想先把自己的“六大碗”弄呃放呃旁邊,這裡說的“六大碗”是指個人的所得利益,與請春卮所說的“六大碗”不是一回事。那請春卮的“六大碗”是指哪些菜餚呢?不外乎燒南洋(肉皮)、燒肉圓、燴肝腸、大雞抱小雞、韭黃炒蛤子、蘿蔔燒大蟶(俗稱“蟶管頭”,即為“六大碗”中的“頭菜” ),另外再加幾樣小菜即可。後來有的人家買不起弶港大蟶,也有用淡菜替代的;講究的人家用“海菜六碗”、“海參酒席”、“魚皮酒席”的。由於東臺歷史上是一個移民城市,這裡各地的販夫走卒充塞其間,揚州鹽商、安徽的茶商以及湖北、湖南商人紛紛湧入,淮揚菜式為基調的東臺菜系融進各地的風味,間或也引進徽幫菜。當然,一些前清遺老遺少,以及引退入駐東臺的舊官員、錢莊老闆、銀行董事帶來了許多繁文縟節的禮儀,儘管經歷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東臺街面上請春卮還是如此奢華:不僅考究而且形式多樣,有的會用整套的粉彩或祭紅的餐具,白銅或鍍銀的湯勺、紫銅的暖鍋、錫湯子、鼎銅錫的瓜子隔碟、象牙箸筷,“四冷”、“四熱”、“四水果”的排場,或者是“六碗八碟”;東臺野味海洋資源豐富,講究的春卮酒席少不了“薺菜野鴨飯”、“爆炒野雞肝”、“茶葉燻春魚”、“雪裡蕻燒野兔”、“糖醋鱖魚”“高麗肉”、“髮菜”、“雞湯口蘑鍋巴”、“雪裡蕻冬筍火腿”窮侈極奢,應有盡有。然而,請春卮的酒水可沒有今天這麼講究,小糟坊的大麥湯有之,臺城張二房高粱酒可是當年宴席用酒的主渠道,不大會喝酒的人品嚐幾杯張二房的陳皮酒也是蠻愜意的,只有極少數人家從外地捎回幾瓶“西鳳”、“汾酒”或“洋河大麴”那是很風光的事。四元宵節傍晚也會像除夕那天傍晚緊張、繁忙,街上行人急匆匆地往家趕,家裡人也不同程度地行動起來,除夕夜忙的是除舊佈新,元宵夜則是隆重迎接春節年節最後一個夜晚的到來,並將在元宵節落幕之際,再一次把春節的節日氣氛推向高潮。東臺和中國所有的縣域城市一樣,尚未跟大自然隔離,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生活與農業生產週期聯絡起來;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元宵節一過,農事活動就要開始,農耕文明的特有韻律很自然地滲透在元宵節傳統習俗之中。正月十五吃春捲的習俗不知從哪個朝代傳下來的,撻元寶墩子的習俗現如今再也未曾見過。當年的元宵節傍晚,各家各戶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底部直徑為八寸左右的小蒲包,灌上找來的風化了的石灰(俗稱揚灰),從家裡堂屋開始,挨排邊整齊有序地撻起石灰印,撻完了堂屋,撻天井,從家中一直撻到門口的大路上,巷子口;農村裡頭還要把打穀場,田岸子上統統撻上“元寶墩子”。據老人們講,從家裡往外撻是除“悔氣”,去“黴氣”,從外往裡撻,是圖吉利,撻的是財氣,財源滾滾來。打記事起,我親眼目睹這一切:家家紅燭高燒,香菸繚繞;在一片靜穆安詳的氣氛中,完成這一歷史延續下來的傳統習俗。石灰蒲包很沉重,我曾經嘗試著企圖提起來,但從來沒有參與撻過元寶墩子,1964年面上社教以後,撻元寶墩子和其他的一些傳統民俗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元宵酒吃過之後,臺城近郊以及眾多的鄉村,正月半“炸麻串”的活動便開始了。兒時的記憶讓我的腦際浮現起“炸麻串”的歡樂情景。我的老家早已廢圮的寺街,“人家皆枕河”,河的對岸便是南園近郊,土風民俗極多。每當正月半的夜晚,我便叫著嚷著讓我的三姊帶我去看,類似宗教儀規的 “炸麻串”活動顯得十分莊重、嚴肅。一家之主的當家人手持一支長長的竹杆,竹杆上用繩綁著一個用紅杆蘆柴與乾枯荒草做成的大草把,草把中夾雜著小鞭炮籽,各自來到自家田頭點燃草把,在田的四周繞圈子,一邊走一邊唱:“燈籠亮,火把紅;正月半,炸麻蟲。場邊田邊都炸到,炸得害蟲影無蹤。”田岸子上也有一些孩子應和著:“正月半,炸麻串,十八個穗頭稱斤半,爹爹稱,奶奶看,奶奶稱,爹爹看”。當家人舉著火把,照遍田地之後,就把田岸子上的荒草點著了,據說是為了把寄生在田岸邊的害蟲以及它們的蟲卵燒死。外公說,每年炸麻串都要看火勢,看火色,火勢熊熊表示年景興旺,五穀豐登;火色泛白表示今年是水年辰,泛紅表示為旱年辰,十分怪異,現在想起來倒有點巫術的意味。田邊照完了,照例又來到自家的場頭,圍繞著場頭轉一圈,又圍著宅地轉一圈才告結束。

臺城元宵燈會便又是另一番景象。元宵節習俗莫過於燃燈、放煙火。正月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五便將燈節推向最高潮。元宵燈會各地都有,而且都有自己的說法。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一“元宵”中寫道:“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東臺歷來就有元宵張燈觀賞的風俗,被稱之為“迎燈”習俗的提燈遊行,只有在那些“迎神賽會”時才能見到。當然,農曆七月半中元節張燈那是後話,不在本篇提及。東臺市面上元宵掛燈大致分為這麼幾種型別:綵衣街上的店鋪和一些大戶人家,以及廟宇宮觀基本上懸掛的是六角琉璃宮燈和紅木框架的玻璃宮燈;機關學校、文化團體、新派茶館、娛樂場所懸掛的是從江南採購回來的絲綢彩燈,當然小戶人家,小本經營的店家,茶水爐也掛燈,各式各樣紙紮的燈籠,還有泰州出產的油紙燈籠;張巧扎匠店手扎的兒童玩具燈籠很多,很受家長、兒童歡迎:蝦蟆燈、兔子燈、金魚燈、荷花燈、蜈蚣燈、小型宮燈……最有趣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莫過於繡球滾燈;藤條繞成大小不同的圓圈,製成環環相套的繡球,最裡面一層圓圈上安放蠟燭,儘管外面繡球不停轉動變換顏色,而裡面的蠟燭重心始終保持不變,玩燈的人可以隨意推著燈杆前進而燈火不會熄滅。商會、同業工會也懸掛一目瞭然的紅底金字的玻璃宮燈,大商店的玻璃宮燈上清楚地寫著“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恭喜發財”的字樣。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元宵節前夕,為了配合支援抗美援朝,臺城各街道主要道口,都由街道兩旁的商店、機關搭起彩燈排樓。我清楚記得聚東門、土地堂、楊家大樓馬路中間曾經搭過簡易排樓,毛竹、蘆蕟為支架,上面糊上彩紙,也插滿青翠的松柏和皺紋彩紙做的鮮花,中間紅紙上寫著對聯,一到傍晚,排樓上的五彩燈泡大放光明,門洞的大紅燈籠與五色彩旗在寒風中輕微地晃動著,儘管天氣很冷,但排樓下仍擠滿了看燈的人群。

當時一些店家也會打元宵燈會的主意,譬如在店堂裡懸掛一盞走馬燈,燈的四周各層糊紙上有不同的畫面:“八仙過海”、“徐策跑城”、“蕭何月下追韓信”、“三英戰呂布”,走馬燈點燃後,各層畫面內容隨著熱氣旋轉不斷變化,令人歎為觀止。也有的商店在宮燈上張貼燈謎,“懸賞”招徠顧客,圍觀者眾,增添不少人氣。

1976年10月春回大地。1977年的元宵節,臺城的人們自發組織提燈遊行。街上觀燈的人群越聚越多,摩肩接踵、不約而同地湧向體育場,人民政府不得不派出大批警察,善意勸導,疏散人群;一時間新東橋以東的道路被擠得水洩不通,觀燈的我,只能站在電影院門前的臺階上眺望天空中絢麗多彩的禮花,耳聞鼎沸的人聲,那真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元宵節夜晚,至今仍難以釋懷……

炸麻串、放野火……這些東臺老習俗你知道嗎?

①炸麻串按照東臺風俗,元宵節當天,家家戶戶都要炸麻串。一家之主的當家人手持一支長長的竹杆,竹杆上用繩綁著一個用紅杆蘆柴與乾枯荒草做成的大草把,草把中夾雜著小鞭炮籽,在田四周繞圈子,一邊走一邊唱:“燈籠亮,火把紅;正月半,炸麻蟲。場邊田邊都炸到,炸得害蟲影無蹤。”②放野火現在很少見了,那時候孩子們覺得好玩,都是搶著做甚至提前做了!還會在燒的草下面埋個山芋、蘿蔔啊烤烤,不亦樂乎!③舞獅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