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你瞭解嗎?

揚州文史專家從詩詞歌賦角度

對小秦淮河的變遷作了另類考證

令人耳目一新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小秦淮河春色 蔣永慶 徐連峰 惠宇 攝

小秦淮河在明代就已出現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小秦淮河上的小虹橋 崔根元 攝

“昔日的小秦淮河是揚州新、舊城之間的夾河,今是揚州城內南北向的一條排水河道。”市水利專家徐炳順告訴記者,“小秦淮之名,蓋與金陵(今南京)相較而遜焉”,故名,北起北水關,接北城河;南至龍頭關接古運河,全長1。98公里。

明嘉靖二十四年後,揚州增築了新城,小秦淮河變成了新、舊二城之間的界河和要道,開始繁榮起來。小秦淮河及兩岸街區,曾是清代揚州最繁華的地段。小秦淮河猶如一條玉帶,串起大東門橋、務本橋、三元路橋、萃園橋、小虹橋、新橋、公園橋、小東門橋、如意橋等十多座著名橋樑,和董子祠、基督堂、惜餘春茶社、教場、富春茶社、大舞臺、珍園等或存或湮的名勝,見證著揚州數百年的興衰榮辱。1952年、1958年、1978年曾對其進行疏浚,興建龍頭關涵洞及臨時提水站。1978年再次對其進行疏浚,對兩岸石駁岸,岸邊設人行小道,成為人們晨練的場所。

徐炳順感嘆,小秦淮河的由來現已難稽考,但可肯定的是,它在明代就已出現。明代歌謠雲:“揚州城,十二門,四水關,六吊橋”,其中,有兩座吊橋在東城牆下的大東門和小東門。小秦淮河就是大東門和小東門外的護城河。

小秦淮名初見於《紅橋遊記》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大東門橋

揚州文化學者傅桂明從留存詩詞歌賦對小秦淮河進行了另類考證。

順治年間,詩人冒闢疆客居揚州小東門外,著《小秦淮曲》,說小秦淮“三十年前景最佳”,這“三十年前”便是明末了,說明小秦淮河在明後期就已風景宜人,畫船如梭。

小秦淮名初見於清初王士禎所撰《紅橋遊記》:“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型,竹木蓊鬱,清流映帶。”再見於胡善麐所著《小秦淮賦》,胡賦序雲:“揚州城西而北,有虹橋焉,天下豔稱之。其水號‘小秦淮’,蓋與金陵相較,而遜焉者也。”胡氏雖已交待“小秦淮”一名的由來,但未指明“小秦淮”源流所在。惟趙之璧在《平山堂圖志》中雲:“小秦淮為舊城小東門外夾河。”

正如南京的秦淮河一樣,在明朝,揚州小秦淮曾繁華熱鬧一時。只是後來清軍入關,這裡又蕭條冷落了。

傳說小秦淮一帶是風水寶地,它的東岸是一條土龍,南端是“龍頭關”,中有“龍背”,出天寧門向西北蜿蜒而去的是“龍尾”。明代開始,小秦淮一帶就聚集著很多的秦樓楚館。秦樓楚館門前的街巷,俗稱花街柳巷(翠花街即現今的新勝街,柳巷已分截成南、北柳巷)。而每戶的後門,均有碼頭通向小秦淮河,河邊停泊著畫舫。但那時該河是否已叫小秦淮河,目前尚無資料證明。

曾為繁華之地

經過清朝初期的穩定發展,加上交通便利和鹽業興盛,揚州經濟社會得到迅速恢復。到了乾隆中期,小秦淮成了人間天堂。正如《小秦淮賦》裡所說,沿河十里之區,水抱高城,官柳連堤,兩岸有別館,有名園,有傑閣,有華堂,有廣榭,有孤亭,有紺宇,有琳宮,有酒肆,有茶館……“何為較秦淮而稱小哉!”

彼時揚州城中男女出遊,往往從小東門上船,乘畫舫,出水關,一邊欣賞兩岸風光,一邊聆聽船孃歌聲,夜以繼日,笙歌不輟。鄭板橋說的“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描寫的正是這種景象。當時南柳巷一帶河中有泉,色清味冽,水長則沒,水落則出,非常奇特,專用來烹茶釀酒。

至道光、咸豐以後,隨著揚州鹽業衰敗,加之戰事頻仍,小秦淮河兩岸樓臺陸續頹毀,花木凋零,河道淤塞,畫舫也日漸稀少。

整治後成為一條景觀河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老揚州可能都不知道,小秦淮河的演變歷史!珍貴老照片曝光!

小秦淮河舊影

解放前,小秦淮河年久失修,無人管理,河道垃圾成堆,河水嚴重汙染。

“新中國成立後,曾對小秦淮河多次進行疏浚。”徐炳順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後,對小秦淮河進行綜合整治,徹底疏浚從龍頭關到北水關的河道,拆除了兩岸違章建築,同時修復河道兩側駁岸護坡,新建仿石水泥欄杆,進行燈光亮化,植以垂柳、桃樹等花草樹木,建設亭臺碼頭等風景小品,使小秦淮河畔舊貌變新顏,白天桃紅柳綠映碧水,晚上火樹銀花不夜天,成為揚州城內不可多得的景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