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的包皮切溜子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人們對美食的極致渴求,讓組成麵食的最小單位麵粉也變得種類繁多。對面粉的深入研究也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傳承,對面粉的不懈追求成就了麵食的不斷創新,而最能體現其精髓技法的便是一款地域化比較明顯的名為“包皮切溜子”的傳統麵食。

高顏值的包皮切溜子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山西作為一個以面為主地區。延續了千百年前的麵食技藝,傳承著中華麵食的不朽文化。包皮切溜子,一根纖細麵條,層次豐富,讓多種營養融匯其中。相傳,在古代,有一青年女子,從晉南嫁到晉北,因家中貧寒,飲食起居十分拮据。一次,其兄長專程前來看望,因為家中已經沒有白麵待客,但又礙於面子,情急之下便將粗糧夾在白麵之中做成飯食。從此,包皮面便在此地流傳開來。

包皮切溜子是粗糧和細糧巧妙結合的一種美食,它所幻化出的獨特風味,是其他麵食無法替代的。面中有面,層次分明,這種在山西晉中、呂梁、忻州等地食用十分普遍。

高顏值的包皮切溜子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首先要將玉米麵、高粱面、菠菜面、白麵全部和好,醒發,然後分別擀製成皮,將白麵包在最外層,裡面則是各種帶顏色的粗糧面。考慮到不同麵粉的質地軟硬都不相同,所以和麵時的面與水的比例也很有講究,不能和白麵一致,這講究的就是和麵人的技藝和經驗。而且,能將幾種麵皮擀製成一種食物製成一體也並非易事。

和麵時,白麵需保證1斤面中加入4兩水。高粱面則是在0。8斤的白麵中加入0。2斤的高粱面,再加入整整四兩水,玉米麵也是如此。顏色最深的菠菜面則需要在1斤的白麵中加入正好的4兩菠菜汁,不能相差一分。如此一來四種面的軟硬程度才能巧妙的結合,擀出的麵條才能整齊劃一。

高顏值的包皮切溜子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擀好之後,將麵皮切成一到二釐米寬的麵條,因為有其他顏色加入,麵條呈現出來的狀態很漂亮。

越偏向南方,人們對美食的追求越極致。包皮切溜子表現出了北方人對面粉的極致追求,既是對食材的一種尊敬,也是對事業的一種執著。正是由於這種執著,才成就了這款突破傳統,做法複雜,高顏值的傳統美食。

煮的時候也是考究技術的部分。煮的時間久了,會失去麵條的筋性,吃起來綿粘,煮的時間短,不易熟中間夾生,而且顏色達不到。

選擇山西五臺山的臺蘑,這種臺蘑蛋白質含量非常高,可以降低膽固醇,改善肝硬化,將臺蘑和肉進行翻炒,加入醬料,一份盛在著記憶的菜滷就做好了。將煮好的面盛放在白色的碗裡,加入已經做好的菜滷,一碗營養豐盛的美食就可以開吃了。

高顏值的包皮切溜子是這樣做的,你吃過嗎?

菜滷稍微嘗一嘗,將菜滷喝透之後再拌麵吃麵,簡直可以說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