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寫在前面

一般電視劇的開篇都會加上這麼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或者“根據**改編而成”,但有些吃播並不會,即使他是虛構的,也可以說假的,欺騙觀眾的。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網路配圖

前陣子央視批評了某些靠“大食量”,狂吃海喝來博取觀眾眼球的吃播,於是乎很多平臺都下架了此類主播,其中不乏某些擁有超高粉絲的大網紅主播。“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什麼是“鑑之”?鑑之的前提又是什麼?我想,不僅僅是不要浪費糧食如此簡單。我們應該反思,這類主播為何會大火成為網紅,又為何被禁,最終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前車之鑑

這些網紅主播為何會火?最重要的,是觀眾的獵奇心理。

有需求便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不擇手段。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獵奇沒錯,正常人應該對新奇的事物,不尋常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產生興趣。然而沉溺於這種心理,便會失常。直播剛火的前幾年,看到過一篇新聞。說是韓國的一個學生,因為家人的無法陪伴而孤獨,於是自己每天吃飯的時候會開啟直播和網友一起聊天。逐漸地,他便積累了很多粉絲,成為網紅。

雷軍曾經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直播的機遇來臨,簡單的一個吃飯就有很多人觀看。可如今,不搞點花樣,想依靠吃飯就能火的時代似乎不復存在。於是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吃得超級多的、吃得詩情畫意的、吃得裝瘋賣傻的……總之越新奇越好。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年代早已過去,耳聽為虛,眼見也可能為虛。從吃播,包括所有的直播裡,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並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就是被新聞爆出來之後,我們才普遍知道原來那些超級能吃的主播吃完了是催吐的!或者是食物被換掉了,或者是影片剪輯和拍攝手法!總之手法多樣,總有一種是你想不到的。

這一切的手段和展示,都是為了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從而搶佔市場,成為網紅。

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不再關注此類主播,真的是因為官方發話“浪費糧食”嗎?恐怕不是吧,真的有哪位高人會站在道德的高點對周圍群眾大聲疾呼:“這樣做浪費糧食,不能再再這樣做了!”即使有,捫心自問,很多人應該還是該怎樣怎樣。節約糧食,是透過長期的自我提醒養成的習慣。“光碟行動”張貼在很多高校的食堂裡,可是依舊有很多學生做不到。進入社會,浪費的現象只會更多。“浪費可恥”,浪費可恥?

浪費可恥!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明白真相之後不願意再觀看他們,

是因為——欺騙

。 被別人提醒要節約糧食可能你不會注意,但如果被欺騙,被愚弄,送了兩架飛機但是發現他是假的,這種心情任誰都不會接受。

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不僅僅是那些浪費糧食的吃播,很多的吃播其實都是在作秀。沒錯,這其中包括李子柒,她其實是個演員。但幸虧她們團隊走對了路線,所以被官方表揚,從而紅得發紫,也賺得盆滿缽滿。但事情本質就是欺騙,再完美的人設,也只是人設,人設崩塌的例子屢見不鮮。官方的這種導向,我是存疑的。怕就怕的是無腦粉絲容不得半點不同的言論:我曾經討論過李的話題,幾分鐘的時間,被網路暴力。眾人的口水將我淹沒,我實在是怕了。

這種眾口一致的咒罵,也如同萬馬齊喑的死寂,都讓人害怕。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寫在最後

所以,從現象的表面再往裡看一層。什麼才是真正的吃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再多說也無益。

關於吃播,我能長久關注的,是幾個探店類的吃播,尤其是能從美食裡再講點別的東西的。但我還是希望每個熱愛美食的吃貨,都能關注一些“真實”的,最好是有價值的吃播。

消失的“大食量”吃播的背後,又豈止是因為浪費的問題?

而有些吃播,如果有些良心,我覺最好也能在影片的開端像電視劇一樣,註明一行字:

“純屬虛構,請勿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