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重點

零糖、0糖、無糖、0蔗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糖成了禁忌。很多食品飲料的外包裝上,都以醒目的字樣,斬釘截鐵地標明自己與糖的絕斷。

但就在前幾天,一款“零糖”飲料道歉了。4月10日,元氣森林釋出致歉宣告稱,在乳茶產品的產品標示和宣傳中,沒有說明“0糖”和“0蔗糖”的區別,容易引發誤解。

然而市場上仍然有大量食品以零糖為賣點,尤其是將零糖和無蔗糖混淆的戲碼,有欺騙消費者之嫌。而貪圖甜味的消費者,轉而投入這些零糖食品的懷抱,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欺騙自己。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元氣森林依然在宣傳自己0糖

一個貨架 三分之一飲料號稱零糖

“都說是零糖,到底是不是啊?”“哎呀,天天挑,隨便挑一個完了。”

在大興區某超市的飲料區,記者聽到了以上對話。這是一家大型綜合性超市,整體裝修風格偏年輕時尚,所售賣的商品也以新鮮時尚為主打,一些市面上的大路貨,這兒反而不銷售。飲料區的貨架上,各式新穎的飲料,以五顏六色的包裝衝擊著消費者的視覺。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零糖飲料喜歡用鮮豔的包裝,強調0糖

真正無糖的純淨水、礦泉水、蘇打水集中在一個貨架。這些飲料幾乎都沒有打著零糖的噱頭,看起來和嚐起來都一樣平淡無奇。而其他有味道的飲料則集中在另一個貨架。有味飲料這個貨架前,消費者明顯更多。大家有的在漫無目的地尋找,有的很明確就是想買一瓶零糖飲料。

記者粗略數了一下,除去同一產品的不同口味,這個貨架擺了75種飲料,有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奶茶等型別,有28種在外包裝上明確打著零糖、0糖、無糖、0蔗糖等宣傳字樣,超過總量三分之一。它們中有的直接在飲料瓶上印了一個大大的“零”字,重點極為突出。

這些零糖飲料,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包裝以清新、鮮亮的色調為主,大量出現粉、綠、黃、白等色調。看起來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鮮豔包裝的零糖飲料

除了飲料,這家超市裡的酸奶、餅乾等也能找到零糖的身影。不過,相比之下,還是零糖飲料數量最多。在超市附近的奶茶店,同樣提供零糖、無糖氣泡水。

為什麼在意零糖?記者在現場詢問了幾個挑選零糖食品的消費者,得到幾乎一致的答案,總結下來就兩個字——怕胖。

在網購平臺上,零糖食品就更多了。其商品詳情中更是充滿了“不怕胖”“零負擔”“放肆補水”等極具誘惑的詞彙。某電商APP,甚至專門為消費者總結出未新增糖飲料榜和未新增糖餅乾蛋糕榜。榜單裡無糖飲料近7日銷量幾乎都在1000件以上,最好的近7日已經賣了10000件。無糖餅乾蛋糕銷量近7日銷量也有很多款在6000、7000件。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醒目的0糖字眼

這個醇、那個蜜都是些什麼?

已經道歉的元氣森林混淆了“0糖”和“0蔗糖”的區別。他們的乳茶產品中沒有新增蔗糖,但是卻含有赤蘚糖醇、甜菊糖苷、結晶果糖等。

記者在線上和線下渠道一共收集到23款零糖食品飲料的配料表,發現其中確實沒有蔗糖,但是它們嚐起來又都是帶有甜味的。奧秘就出在配料表中那些各種各樣的這個醇、那個蜜。

這些到底是什麼東西?簡單說,這些東西都可以被統稱為甜味劑,它們代替了白砂糖、蔗糖,卻能給食品飲料帶來甜味。

23種零糖食品配料表中,無一例外都含有甜味劑。其中,出現次數比較多的,有赤蘚糖醇(11次)、三氯蔗糖(9次)、麥芽糖醇(5次)、安賽蜜(5次)、阿斯巴甜(4次)、木糖醇(2次)。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大大0的酸奶實際上含有木糖醇、三氯蔗糖、聚葡萄糖

赤蘚糖醇是一種天然甜味劑,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於真菌類蘑菇、地衣、甜瓜、葡萄、梨等植物中。

麥芽糖醇也是一種天然甜味劑,由麥芽糖氫化而獲得,是較早應用於低熱量甜味劑的糖醇。

木糖醇同樣是天然甜味劑,從白樺樹、橡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而來。

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是一種對蔗糖進行化學改良後得到的高質量高甜度的蔗糖衍生代糖,是一種人造甜味劑,甜度可達蔗糖的600倍。

安賽蜜、阿斯巴甜也都是人工合成甜味劑。

也就是說,甜味劑大致分為兩類,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天然甜味劑相對價格較高,人工甜味劑則價格低廉且甜度非常高。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元氣森林實際上添加了赤蘚糖醇、三氯蔗糖

調查|零糖無糖0蔗糖,為什麼喝起來還是甜的?能不能無憂暢飲?

大大零字飲料裡含有赤蘚糖醇

零糖≠不升血糖、不怕胖

飲料幾乎就是帶著甜味進入中國人的生活的,不管是汽水、果汁、冰紅茶還是果奶、酸奶、奶茶。剛開始接觸時,它們都是甜味的。但在邁入21世紀後,低糖、零糖的概念開始在飲料界興起,首先就是無糖可樂,接著茶飲、酸奶開始跟進。隨著減肥、健身熱潮的興起,各種零糖代餐也接踵而至。

食品科學博士範志紅告訴記者:“最近這些年,對糖的否定態度,在各種媒體上佔據了主流的聲音。”反對過量新增糖,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還提出過“限糖令”,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減少糖的新增。但是世衛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新增糖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並不是0。

隨著西方一些激進營養專家提出否定碳水化合物的觀點,中國的消費者也受到影響,掀起反碳水的潮流,甚至有人嘗試零碳水,不吃主食。糖作為碳水化合物中營養價值極差的一類,首當其衝被嚴厲針對。“糖有增加熱量的問題,有影響血糖平衡的問題。”範志紅說,限制糖本身是有積極意義的,於是食品生產界順應消費者需求,生產低糖、零糖食品。

本來,對糖的限制發展到這一步,看起來是符合健康潮流的。但是消費者對甜味依然有依戀,既害怕糖又想要甜,企業就生產出新增甜味劑的低糖、零糖食品。這樣的產品瞬間大行其道起來。

範志紅介紹,甜味劑的副作用,目前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有的研究表明,相對於糖,甜味劑的害處少了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甜味劑大量攝入,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造成代謝紊亂,帶來食慾上升。所以,這種零糖食品並不意味著“吃了不怕胖”。

此外,這類零糖食品也不意味著不會升高血糖。“血糖升得快不快,實際上跟加不加糖,沒有直接的關聯。吃一塊什麼糖都沒加的原味白麵包、白饅頭,血糖反應也會是非常高的,甚至可以比喝白糖水還要高。我們國家的醫院,有時候是用白饅頭代替葡萄糖水,來當葡萄糖耐量試驗食物的。”範志紅認為,不能僅僅透過加沒加糖,來判斷食物是否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選擇零糖 多是在欺騙自己

對現在年輕人普遍存在的怕胖心理,範志紅明確建議:“別把食用這種零糖食品飲料,當成防止肥胖的主要手段。”

選擇零糖食品飲料時,最好先關注其配料表。要警惕其加入蔗糖之外的其他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乳糖等)。然後,還要注意各種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等),糖醇對升高血糖的效果確實很低,但是過量食用容易造成腹瀉。再看看有沒有新增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少量吃低聚糖可以促進腸道菌群改善,但是過量也會引起脹氣、腹瀉。最後就是普遍存在的甜味劑(安賽蜜、阿斯巴甜等)。

“這些所謂零糖產品,不是毒藥,可以消費,但是千萬不要看見零糖,就縱容自己,就對它產生依戀。”範志紅強調,人的大腦、內臟、腸道都有甜味受體,甜味劑帶來的甜味,跟真糖帶來的血糖上升代謝反應是不一樣的。時間一長,可能出現代謝紊亂。

“實際上,你就是在用甜味劑欺騙你自己的身體。”範志紅建議消費者剋制一下嗜甜的慾望,同時也剋制一下對重鹹、濃香、極鮮等濃郁口味的追求。因為長此以往,感官會變遲鈍,“很多美好的、天然的、豐富的食物,我們會無法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