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饊 (sǎn) 子係一種油炸麵食,這種食品早在明代就有了。明代洪楩編刊《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平旦買了兩盒餅饊,僱頂轎兒送母回了。”饊子在我國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本草綱目·谷部》:“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米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現在的炸饊子與明代的饊子面與做法都不大一樣。就是普通的麵粉,並非糯米,入油鍋炸,那時的“煎”是否就是現在的炸?煎好的樣子卻描繪得非常形象。

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饊子在西北地區是穆斯林的節令食品,在古爾邦節時家家都炸饊子相互饋送。在北京地區饊子是一般小吃。但在冀魯豫等省的部分地區,新娘成婚三日後,“回門”時要帶上婆家炸的饊子回孃家。以示兩家親密相關之意。

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20 世紀 30 年代,北京茶食店中有炸饊子,和麵與抻條面的和法相同,較之還要軟些,雖不是什麼技術活,也得是熟練手才能炸好,利薄而費力,因之無人肯幹,這項手藝才逐漸失傳了。

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當年景山後街西便道上有一攤販,人配合炸饊子,其操作形式甚是別緻,故記憶頗深。將拃好的面搓成拇132老饕說吃指般的條,盤繞在油盆內,一人將麵條從油中撈出一頭,在手指上繞一定的圈數,將面掐斷。

另一人用兩根六道木的長筷子,平面挑住繞好的麵條,往兩邊抻到一定程度,一根筷子往外繞兩三扣,兩根筷子的麵條頭搭在一起,送往油鍋中炸。中火炸至焦黃後出鍋,形狀像是交叉的網子,每根細麵條炸成油汪汪的亮酥絲。入口香酥無比。如果不留神掉在地下,再也拾不起來了,都成碎末,至今這種地道的炸饊子早已不見了。

中國特色美食,‘它’早在明代就有了,還是結婚後回門必帶的

20 世紀 80 年代,曾見到西單桂香村食品店有售。果不其然包裝箱內一堆碎末,像是粉碎的薄脆那樣,不久即不見蹤影了。說實話也只能是這個結局,適者生存,反之自滅。若是人為地去挽救它,沒有絲毫意義。老北京的飲食中,有不少品種如饊子的命運一般。過去的吃食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真實面貌。現在看來只能說是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而已,而那有礙身體健康、有損人格的吃食,是決不能讓它重演。有人會問,怎麼吃食還能有損人格?還說那句話,實際經驗過、目睹者可以給你評說,那就是中國的“折籮”和“打粥”,還是打外國的洋粥——西餐折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