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產業溢位, 湘贛承接, 粵東西北怎麼看?

珠三角產業溢位, 湘贛承接, 粵東西北怎麼看?

(圖片有點舊,比如南海市早就不存在了,將就看)

如圖的大藍圈是廣東大灣區核心地帶——珠三角八市,七普人口資料出來很久了,但對其後續的研究或許還不太足夠,尤其是對於非珠的粵東西北來說。

僅僅十年時間,珠三角八市狂吸3000多萬人

,尤其是深廣莞,單單三個地方就淨增1500萬人左右,以深圳為例,十年前的常住人口僅僅為800多萬,如今已經到達1700多萬了,增幅達一倍有餘!

八市流入的人口從何而來?筆者可以肯定地說

會有一半來自於粵東西北

,此消彼長,以汕頭、湛江及韶關為首的三塊大區域,其人口流去珠三角大灣區的數量是非常驚人的。

能否留住人口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活躍與否的最直觀指標

,也說明了這三塊地區

未能承接珠三角產業

一言難盡的狀況。

粵東西北發生了什麼呢?為何十年時間過去了,居然不能承接來自同省珠三角的產業溢位?這都是很值得粵地人需要深思的地方。

另一方面,讓我們跑到湖南南部的郴州、永州及衡陽去看一看,又或者去江西南部的贛州及吉安去了解一下,不知不覺之間,你會發現這裡逐漸形成了

湘南及贛南兩個產業園

有白電及黑電產業,也有各類產品的供應鏈產業,

基本都是珠三角溢過來的

,比如贛南一些地方就有來自珠海某著名空調企業的大型製造廠。

經過珠三角騰籠換鳥之後,湘贛得到了不少的產業溢位好處,這可都是實打實的產業轉移,

能夠對湘贛兩地留住人口起到積極的作用

,至於珠三角為何願意把產業轉移到湘贛而不是粵東西北,有人說是湘贛高校優秀,人才眾多,也有人說是在珠三角拼搏的湘贛企業家回鄉做貢獻,不論是什麼原因,

湘贛都遠比粵東西北得到不少的產業轉移紅利,粵東西北,對此怎麼看?

其實在地形地貌方面,湘南、贛南和粵東西北大同小異,在古代都被劃為泛嶺南區域,要想在粵東西北找出適合設廠承接產業轉移的地方還是有的,何況粵西的羅定平原還是廣東最大的平原地區。

要按照筆者的觀點來看,珠三角沒有大規模地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產業,或許有保護珠三角後花園的考慮因素在內,但是,

假如粵東西北的人都流失差不多了,只剩下那光禿禿的青山綠水恐怕也很不妥

,適當權衡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