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香囊、藥膳,老少皆宜的防病養生“三寶”

中醫

學歷來重視疾病的預防,《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而

中醫藥

“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在預防、

保健

養生

、康復等方面有著獨特魅力和作用。日常看似簡單的梳頭、佩戴香囊、藥膳,蘊含深奧的

中醫養生

哲理,是老少皆宜的防病養生好方法。

#FormatImgID_1#

日梳三遍百病除

中醫學認為,人的頭部是“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人體的重要

經脈

和四十多個大小穴位均匯聚於頭部。這些經脈和穴位起著執行氣血、濡養全身、抗禦外邪、溝

通裡

表上下的作用。經常梳頭按摩這些穴位,可以疏通經脈、寧神開竅、醒腦提神,可使頭髮根部血液迴圈加快、髮根堅固、髮色黑潤。

黃帝

內經》中有“一日三篦,發須稠密”之名言;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養生方》中說,梳頭具有“發不落而生”和“頭不白”的奇效。梳頭時的溫和剌激,透過神經反射作用,促進頭部血液迴圈,滿足頭皮及毛髮的血氧需求,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使頭髮變得烏黑光潤。

據古書記載,慈禧每天五點早早起床,直到八點,只做三件事:洗臉,化妝,梳頭。七十多歲的慈禧頭髮烏黑油亮,滿頭珠翠。宋美齡深諳養生之道,要求身邊人員一定要用梳子早晚有規律地給她梳頭,往返回梳二十次。她活到一百多歲,去世時依然滿頭青絲,頭髮濃密,順應了中醫所說的“發為血之餘”。只有把頭髮梳通、梳透,氣血才會充盈,身體才會真正的健康。

那頭髮該如何梳?以指梳髮時,十指微屈均勻分開,用指肚或手指側面從額前至枕後,從顳部至頭頂,用中等力度按摩梳理頭部的各個部位。也可用牛角或桃木梳子梳頭,動作儘量緩慢柔和,梳子圓滑乾淨。每梳100次為一回,早晨梳2~5回,下午或傍晚再梳一次,以頭皮有熱、脹、麻感為佳。

#FormatImgID_2#

中藥香囊祛病邪

佩戴香囊,雖是一種民俗,但也是一種預防瘟疫的方法。在古代,夏季傳染病開始氾濫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製成香袋拴在孩子們的衣襟和肩衣上。佩戴中藥香囊防病治病,其實是中醫外治法中的一種,稱為香佩療法。中醫認為,皮毛肌腠與五臟六腑相貫通,其藥物外用,藥性可從面板毛竅汗孔而入腠裡,透過

經絡

直達臟腑,起到調整機體

陰陽

平衡、鼓舞正氣、抵禦外邪的作用。

香囊又名錦囊,是以錦或各種布料為材料,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繡囊,可在其表面用彩色絲線繡製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內裝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香囊有提神醒腦之功,可隨身攜帶,佩在腰間或胸前,也可放在房間、衣櫃裡等,使空氣中充滿香氣。因此,身邊準備一個多味中草藥填充的中藥香囊,不僅能夠使得身體有香味,而且還具有開竅寧神、鎮靜助眠等養生的作用。透過不同的配方調劑還能達到相應的養生效果。

香囊不僅要中看,更要中用,裡面塞什麼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了它有什麼功效,適合什麼人佩戴。

金銀花

艾葉

、紫蘇、

丁香

藿香

薄荷

陳皮

等組成的香囊可以達到驅蚊的效果;

蒼朮

辛夷

川芎

白芷

、藿香、

荊芥

等組成的香囊可以達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人參

黃芪

、藿香、蒼朮等組成的香囊可達到補氣健脾、開竅醒神的效果,可用於輔助治療容易疲勞、精神不振、少氣懶言等症狀。

但需要注意,佩戴香囊要看使用者是否有過敏性疾病,要看香囊中有沒有使用者過敏或有其他禁忌的藥品;香囊因藥味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使用時要對證應用,不可盲目。即便是預防同一種疾病的香囊,也要根據使用者

體質

選擇使用;嚴重氣虛者、氣陰兩虛者、久患慢性病者、重病急病患者以及某些特殊體質者使用香囊都要慎加選擇;孕婦慎用。

#FormatImgID_3#

中藥小食受追捧

民以食為天,所以

飲食

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一個好的飲食可以帶給我們身體一個質的飛躍。

龜苓膏有很好的滋陰降火作用,對於火氣較大,長痘痘、口腔潰瘍、便秘的人比較適合,可以作為很好的居家、辦公零食。但由於龜苓膏性比較寒涼,所以本身體質虛寒,有腹瀉等症狀的人群就不適合吃龜苓膏,很可能加重寒瀉。

酸梅湯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飲料之一,它能很好地補充人體由於出汗而喪失的

水分

和鹽分,同時,酸梅湯也是很好的開胃食品,能促進消化,降血糖、降血脂,可謂好處多多。但酸梅湯有一個很顯著的作用就是收斂,所以需要發汗的外感病人,以及呼吸道有痰的咳嗽病人都不宜多喝。另外,有胃潰瘍的人群和生病正在用藥的人群也不適合酸梅湯。

食慾差、餐後腹脹、容易積食、有痰的人適合吃九制陳皮,陳皮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慾,對於改善現代人運動少造成的胃腸動力低非常有效。但每次食用量不要超過兩湯匙,九制陳皮含有苦味物質,吃多了容易使味覺麻痺,再吃飯時反而會食慾下降。

中醫講究辨證進補,即不同年齡、體質人群調理身體時切忌盲目、隨大流,一定要根據自身體質、身體近況調理,最好遵從醫生的指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