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給孩子做榜樣,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滋養,言行上的影響。

俞敏洪說: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臺影印機,把父母比作原件的話,那孩子就是影印件。”

父母的言行,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如果孩子專注力差、不自律,父母就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足。

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世界。

家庭環境的薰陶對孩子至關重要。

乾淨整潔的家庭,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能量;凌亂不堪的家庭,則無法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家庭生活,不僅浸染著孩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態度,也潛藏著孩子的未來。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01凌亂的房間,侵蝕孩子的專注力

昨天,去鄰居一位媽媽家做客。一進門,就看到她和孩子在爭吵。

原來,孩子的數學書不見了。媽媽忍不住怒氣衝衝:

“你怎麼這麼笨,連自己的幾本書都看管不好。”

孩子低著頭,很委屈。媽媽繼續嘮叨,說孩子的專注力太差,練習題雖然攤開著,思維卻不知道跑到了哪裡。一會吃零食一會喝水。

孩子忍不住頂嘴道:

“我昨天看到書在桌子上,肯定是你拿走了,你總是把家裡弄得亂糟糟。”

聽到孩子的話,我不禁看了眼客廳。地板上扔著吃剩的零食袋、茶几上倒著飲料瓶、沙發上的髒衣服堆成了小山、玄關處的鞋子東一隻西一隻。

凌亂的環境,嚴重損害了孩子的專注力。

那些四散的玩具、書籍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養成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玩玩那個的習慣,不利於他們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荀子》說:

“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意思是說,

居住要選擇風俗美好的地方,出遊要結交賢德的人。

可見,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到輕鬆,而雜亂的家庭環境則容易讓孩子煩躁。

髒亂且沒有秩序感的環境還會讓人心情煩悶、頭腦混亂,遇事無法沉心靜氣。脾氣也變得暴躁,矛盾也會增多。

而乾淨整齊的房間,不僅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安靜的氛圍。也讓他們體會到了精神上的舒適和安寧,這個時候他們的大腦更清晰、條理更清楚。

孩子只有心情平和、思緒平靜時,才能做到專心致志。

凌亂的家庭養不出專注的孩子。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把家裡收拾乾淨,孩子才會感覺到舒適安定,才能方便注意力的集中和培養。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02

凌亂的房間,破壞孩子的自律能力

心理學家塞德茲說:

“人就像陶瓷一樣,小時候就會形成一生的模型。”自律的孩子得益於父母的培養,它需要父母端正和完善自己的生活,給孩子樹立榜樣。

同事10歲的孩子,喜歡睡懶覺,上課總是遲到。學習不積極,玩起遊戲卻不亦樂乎。

有意思的是,同事的工作狀態也不盡如人意。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工作時間玩手機。而且上班總遲到,早該完成的工作進度一拖再拖,最後只能潦草收尾。

他常常一邊責怪孩子,邋遢、懶惰、不愛學習。一邊抱怨家裡凌亂,到處都丟著髒衣服、吃剩的泡麵甚至都發了黴。

家庭環境一團糟,孩子怎麼能不受影響。

父母吃完東西,包裝袋隨手一扔,躺在沙發上刷手機。孩子自然也有樣學樣,電視的聲音整耳欲聾,書本卻四散在各地。

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態度就越來越敷衍,精神狀態也越來越散漫頹廢。

貪圖舒適是人的本性,孩子也不例外。畢竟,學習不如遊戲輕鬆自在。

何況,若習慣了遊戲和電視劇帶來的低層次快樂後,自律的生活習慣就會變得難上加難。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對映。沒有規劃、頹廢、散漫的父母,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當父母貪圖享樂、不再自我成長時,很難帶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孩子也缺乏努力向上的動力。

華倫·巴菲特說:

“在小事上都沒辦法管理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情的時候,很可能也管不住自己。”自律的好習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父母給予正面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唯有父母以身作則,約束自己的行為,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孩子才會在耳濡目染中變得積極、正向。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03

整潔的房間,養出的孩子更優秀

哈佛商學院曾在研究中發現:

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人,往往把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而事業、家庭皆不順的人,通常會把家裡弄得凌亂骯髒。其實,乾淨的外表和有序潔淨的生活環境,折射出的是人的生活態度。

表弟小陳的家庭教育一直以來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曾問過他有什麼教育秘方。他說無非就是在生活上對孩子“無微不至”。

直到有次,小陳生日。我們去過他家後就懂了,原來最好的教育就是

言傳身教。

小陳的家裡窗明几淨,地板纖塵不染,擺設坦然有序,連空氣中都是清新的味道,讓人感到安全與愜意。

他的女兒正端坐在書桌前寫作業,書架上的書擺得整整齊齊。

小陳說,他們平時很注意房間的整潔,也從小要求女兒養成起床後要把被子疊好、用過的東西要物歸原處、書籍要擺放整齊等好的生活習慣。

他們夫妻也很少看電視、玩遊戲,大多時候都會看書和學習。在小陳夫妻耳濡目染的教導下,女兒很優秀,乖巧懂事,成績也常年保持著年級前三。

所謂“無微不至”的教育,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躬身示範。

有出息的孩子,從來不是天生的。它離不開家庭的薰陶,離不開父母的培養。

父母戒掉無效的玩樂,拿起書本,孩子自然也樂意從學習中找樂趣。

父母積極勤勞,讓家裡井然有序,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自然也井井有條。

因為,營造一種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僅心情會愉悅,更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觀。

如果父母只是口頭上教育孩子要努力,行為上卻背道而馳。孩子就會感到一種拉扯感,也會失去了對好壞的正確判斷。

當父母言行一致,懂得以身作則時,孩子才能感受到“努力”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指引,它能讓人變得更加優秀。

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給孩子做榜樣,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滋養,言行上的影響。

營造乾淨整潔的家,舒適的氛圍,這種整齊有序的環境會給予孩子正向的能量支撐。

孩子只有學會了要求自己,明白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持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04

自律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依靠父母的人生功底。父母自律,才能帶動和影響孩子。

首先,父母要學會斷舍離,比如清減家裡的物品,丟掉那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可以全家一起給家裡來次大掃除,增進感情的同時,也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整理過程中,看看有沒有下列物品,有的話記得及時清理。

比如:

舊的櫃子、缺了角的桌子。

過期的食品,冰箱冷凍室裡放置太久的食物。

舊手機、舊電池、舊電腦、時間久遠到泛黃的小票。

破了洞的襪子、舊得發黃的衣服、穿不下的衣服。

孩子小時候的學步車、小玩具、舊書包。

那些阻礙前行的,不會再用到的,統統都清除掉。從家裡每個角落開始,做到輕鬆自如,讓家的氛圍更美好。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其次,父母以身作則,才能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那麼,父母究竟該怎樣做呢?可以從以下3點著手:

1.放下手機,培養孩子的積極主動

休息時,不要慵懶地窩在沙發上。可以做做家務,把地板拖乾淨,東西擺放整齊。

家居環境整潔,才不會干擾到孩子。還能給人來視覺上的享受,心靈上的喜悅。

孩子也會因此養成愛乾淨、愛收拾的好品質。

還要控制玩手機的時間,帶領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上進。在這個過程中,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會收穫到更好的自己。

2.好好說話,培養孩子的禮貌修養

當孩子做得不夠好時,不要大聲呵斥。失控大吼,只是在發洩你的不滿情緒。這樣不僅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言辭溫和,循循善誘,才能讓孩子信任你,才能虛心接受你的批評建議並加以改正。孩子也能溫和有禮地對待這個世界。

3.懂得規劃,培養孩子的自律。

做事情有條理,家裡的物品分類。這樣不僅能讓房間看起來整潔,還可以節省掉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比如:每當要翻找東西時,總是因為東西太多、太亂而找不到。著急忙慌一頓亂翻,不僅弄得家裡更亂,也打亂了我們做事的節奏。

倘若你養成好的習慣,孩子就會看在眼裡。他會心領神會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整理好自己書籍和玩具。

有目標不忙,有原則不亂。勞逸結合,更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凌亂的家庭, 養不出自律的孩子

05

李玫瑾教授說:

“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有沒有成材,就要看這個階段有沒有教到位。”

孩子還小,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應該給予正確的教育。

從打掃家庭開始,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給予孩子一個溫馨、整潔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積極、溫和。孩子心情好了,學習自然更投入。

古人說,

孟母三遷,近朱者赤。

良好的環境,整理好房間,是你用心和愛的體現,孩子感受得到。

你對孩子的耐心和細心,還會形成孩子的性格底色。讓他們做事更專注,做人更優秀。

畢竟,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