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魏徵已無接班人。在中國的王朝史上,除了雄漢盛唐之外,讀者最熟悉的是清朝,因為它離我們最近,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它的遺痕。但它絕不是一個言官諫臣一展抱負的時代,它也就絕非一個風光無限、日在中天的時代。就在清王朝蒸蒸日上、取代衰腐的明王朝的時候,有這麼一位著名的諫臣,叫作龔鼎孳。說他“著名”,不僅是說他做了大半輩子的言官,從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初為京官便是兵科給事中,兩年後投降李自成再為北城御史,入清後又歷任兵科給事中、吏科右給事中、禮科都給事中,直至順治十一年(1654年)升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而且是說他是個有名的有言無行之人。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所謂“有言”,是說他一生詩文有成,號稱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且廣結文士,吳梅村說他“傾囊豪以恤窮交,出氣力以援知己”;說他“無行”,是說他朝秦暮楚,不講究氣節,又娶了秦淮名姬顧媚入室為妾,“淫縱之狀,鬨笑長安”。說到這裡,我們不免要回顧一下歷史。秦漢以降,御史便成為專職的言諫之官,隸屬於御史臺等機構,此外還有負責封駁的門下省,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明初。明初廢除三省,同時改御史臺為都察院,除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和左、右僉都御史外,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不時按省區出外巡視。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清承明制,龔鼎孳最後就曾作到左都御史之職,官居一品(在明代為正二品)。但他曾擔任過的給事中作為言諫官職,雖然起源很早,但到明初才正式規範化。秦漢時雖在近臣中設給事中,無定員,為兼職,有點秘書的意思;到兩晉時雖然職任仍舊,卻已歸於負責封駁的門下省;隋唐時給事中地位提高,僅次於門下侍郎,他們的職責是匡正百司奏章中的不妥之處,封駁不當的制敕,駁回判決不當的獄訟,聽理冤屈等;宋代的給事中歸門下省,其下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而這正是明初設立獨立的六科給事中(後雖改隸通政司,但地位形同獨立)的源頭。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在明代六科中,各有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各一人,給事中若干人不等。給事中在明代只有從七品,到清代升至五品,屬芝麻官一類,但地位和權力卻不能小看。龔鼎孳在明末時曾與給事中曹良直一道,“日事羅織”。“每遇早朝,則自大僚以至臺諫,鹹嘖嘖附目,或曰曹糾某某,或曰龔糾某某,皆畏之如虎。”芝蘇官可以讓大僚“畏之如虎”,除了他們個人的獨特能耐以外,體制所賦予的重權重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儘管這有可能造成權力的濫用,但我們的祖先設定的這種體制無疑是一份寶貴遺產,比起中世紀的歐洲來自然高明得多。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利瑪竇在稱讚科道官員“如此之克盡職守,真使外國人驚奇,並且是模仿的好榜樣”之後接著描寫道:無論皇上還是大臣都逃不過他們的勇敢和直率,甚至有時他們觸怒皇上到了使皇上對他們震怒的地步,他們也不停止進諫和批評,直到對他們所猛烈加以抨擊的惡行採取某種補救的措施為止。事實上,當冤情特別嚴重時,他們就控訴得一定很尖銳刺骨,即使涉及皇上和朝廷也剛直不阿。毋庸置疑,這是傳統體制下的某種民主。這使我們想起美國學者倫斯基對魏特夫“東方專制主義”理論的批評也有某些道理:“‘水利區’亞洲的統治者並不總是獨裁者,在歐洲也不像魏特夫講的沒有獨裁政治。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竇氏被李世民擊敗後,魏徵率殘部逃避無方,再度降唐。降唐後在太子李建成手下與秦王李世民作對,而玄武門之變後,他又為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面對這樣一種“曲折”的經歷,後世史家雖然沒有人說這是良禽擇木而棲,卻也沒有人說這是反覆無常,因為他與唐太宗之間的諍諫與納諫已構成了“貞觀之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直言事蹟的光環已足以掩蓋那些無足輕重的小節。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之士,他前後進諫200餘事,共數十萬言,涉及養鷂、納“能言鳥”之類的小事,也包括遊獵、封禪這樣的大事。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他也作過給事中,任上曾對唐太宗納已聘之女為妃進行規諫;在他的晚年,還曾寫下《十漸不克終疏》,對太宗提出全面批評。但他畢竟是幸運的,他的批評建議大多被唐太宗接受了;有時候,唐太宗被魏徵頂撞急了,回到後宮裡憤憤然地表示要殺掉他,這時便有那位以賢德著稱的長孫皇后為他說話;在他死後,唐太宗雖曾將其撤封毀墓,但旋即又恢復如前。魏徵與唐太宗的這種君臣關係的確是封建時代少有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的君臣際遇。魏微式的強項諍臣還是代不乏人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主齊桓公曾設立大諫臣,管仲便推薦他的好友鮑叔牙擔任。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管仲對齊桓公說,“要講早來晚走,不看君主臉色行事,以忠言進諫,不怕殺頭,不重富貴,我是不如鮑叔牙的,請讓他作大諫臣吧”。西漢成帝時濫封外戚官爵,有諫大夫鮑宣上書:“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悅民服,豈不難哉!”後他升任司隸校尉,又以丞相孔光車馬行駛違制將其掾史拘留處罰。東漢時侍御史張綱專治權貴集中的洛陽,說是:“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大將軍(梁)冀……京師震竦”。魏晉南北朝時有不少例子,可視為貞觀政風的先驅。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比如南朝陳世祖時御弟安成王勢傾朝野,下面還有人狐假虎威,抑塞言路,大臣們都唯唯諾諾,只有御史中丞徐陵率領著御史臺的官屬,捧著彈劾的奏章上殿。世祖見徐陵莊嚴不可侵犯的樣子,也只好肅然端坐。在徐陵宣讀彈章時,安成王正在旁邊站著,望著世祖,不由流汗失色。然後徐陵即令殿中御史把安成王帶下殿去,劾免了他的官職,於是“朝廷肅然”。北魏時的御史中尉(丞)也很厲害,可以與皇太子分路而行,王公百官都要躲避或者止步。孝莊帝時,帝姊壽陽公主犯了規,走錯了道,御史中丞高道穆派下人去呵斥,公主不停,高道穆便下令用棒砸碎她的車。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

清朝魏徵已無接班人:魏徵的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敢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