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眾所周知,宦官對皇帝來說是家奴,但對別人來說,卻是惡魔。一旦這些家奴掌控軍權,就不再是農奴了。在晚唐時期,不僅有藩鎮之禍,還有宦官之害,而且愈到後期愈烈。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對統兵的將領們充滿著猜忌,但對宦官卻信任有加。為了制約帶兵的將領,唐王朝初創了一種監軍制度:在部隊中設立監軍並由宦官充任,由皇帝直接任命並對皇帝負責,目的只有一個:防止將領叛變。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但到了晚唐後期,宦官們竟然連禁軍也掌握在手裡,他們不再是皇帝的家奴了,而變成了帝國真正的主人,連皇帝也得由著這些宦官想立就立,想廢就廢,想殺就殺,皇帝做不了主,成了真正的傀儡木偶,任由這些宦官擺佈。比如宦官李輔國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行軍司馬時,不經過他的批准,任何人也見不到皇帝。另一個宦官魚朝恩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威風凜凜地統率10個節度使到河南安陽去討伐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結果大敗而歸。

客觀的說,大唐的滅亡不能完全怪罪這些宦官集團,但這些宦官們絕對是覆滅唐王朝的罪魁禍首之一。而宋朝開國後很快也出現了第一個權宦,他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縱觀他的一生,他共參與了兩次宮廷政變,可以說,直接改變了宋朝歷史的走向。而他,就是王繼恩。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王繼恩受宋太祖趙匡胤信任,跟隨趙匡胤參加了全國的統一戰爭,而在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以後,因為有擁立之功,因此備受趙光義信任,太平興國三年王繼恩回宮任宮苑使,不久,領河北刺史,掌管軍械庫存,很有權力。

而其最大的功勞就是剿滅蜀地的農民起義,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由於治蜀政策偏差,導致四川爆發了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王小波、李順起義,並於淳化五年時攻佔了西南重鎮成都,李順自稱蜀王,建立了“大蜀”政權。王繼恩奉命為劍南兩川招安使,作為總統帥,率軍討伐。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王繼恩也很能幹,採用趙匡胤入後蜀的策略,很快就攻克了成都周圍的市鎮,讓成都成了孤城,孤立無援,糧食和兵器也不足,最後王繼恩攻克了成都,殺了三萬起義軍。

王繼恩因為這次的功勞被授予宣政使,領順州防禦史。達到了王繼恩人生的巔峰。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此外,中國古代先皇死去的時候,任何一個有繼承權的人只要能搶先進入皇宮,召叢集臣,然後群臣向他下拜,他基本上就能成為朝廷的新皇帝。這是因為古代強調君臣之分,一旦定下來就不可更改。任何人只要向他下拜過了,道德上就不允許再次反對他了。即使新皇帝很缺乏合法性,一般也只有不在京城、沒有下拜過的地方長官起兵,極少有朝廷官員會討伐新皇帝的。這就是皇帝瀕危時候太子要在一旁服侍;皇帝死後,太子不入宮,其他皇族成員禁止入宮的原因。

但根據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趙匡胤駕崩後,開寶皇后讓王繼恩出宮去找趙德芳進宮即位,結果王繼恩出宮以後直接去了晉王府,也就是趙光義家裡,讓趙光義趕快進宮,趙光義猶豫良久,王繼恩催促,如果你不快些,會有其他人捷足先登,趙光義就跟隨王繼恩入宮,皇后見是趙光義很吃驚,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承認趙光義成為新皇帝,是為宋太宗。

而王繼恩也是因為此得到趙光義的寵愛而平步青雲的。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或許是吃了這次的甜頭,在趙光義病重的時候,王繼恩想故技重施,王繼恩知道李皇后不喜歡太子趙元侃,因此王繼恩乘趙光義病重期間,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並與李皇后一起謀立元佐。

結果這次事與願違,王繼恩碰上了呂端,在呂端的力爭下,趙元侃順利即位,也就是宋真宗,陰謀失敗,王繼恩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王繼恩被黜為右監門衛將軍、均州安置,並最終死於貶地。

雖然史書對於王繼恩的死並沒有太多的描述,不過死於非命的可能性很大。

他是宋朝史上第一個權宦,發跡於選對新皇,最後也因選錯新帝而死!

說起來,這王繼恩就是有點得意過頭,畢竟好運不可能只眷顧一個人的,尤其是在做壞事的時候。而王繼恩這個宦官的參與,宋朝歷史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開寶皇在趙匡胤死後的異樣”成為大宋宮闈的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