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護遼將軍的袁崇煥為何凌遲三千刀?其性格使然,必定難逃一死

遼東半島是中原地區在東北方向的門戶,在歷朝歷代都佔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雖然在這片土地幅員遼闊、廣袤無垠,但是並不是人口集中的地區,早期雖然有過短暫的輝煌,但是到了明朝,遼東半島就僅僅是一個軍事重鎮了。

然而,明朝時期,這片島嶼並不太平。作為進入中原的第一道防線,明軍在此先後與女真、倭寇、後金等部隊作戰。數以萬計計程車兵與將領在此揮灑熱血,只為守護大明的土地。

這些將領之中,不乏名垂青史之人,然而袁崇煥卻是最特別的那一個。縱觀袁崇煥的一生,他用畢生心血守衛遼東,卻揹負著罵名死去,最終由敵人的子孫平反,實在令人唏噓。探究其悲慘結局的原因,完全是性格使然。

袁崇煥原本是遼東地區的一個參謀,在軍事事務上並沒有話語權,然而他與孫承宗的偶然相遇,便是改變他一生的轉折點。當時已為帝師的孫承宗十分欣賞這個年輕人,於是便將畢生所學教授予袁崇煥。也正是在他二人的努力之下,才締造固若金湯的關錦防線。

作為袁崇煥的老師,孫承宗十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在一次指揮作戰中,袁崇煥並沒有請示上級,就直接將違反軍規的副將就地正法。此事著實惹惱了孫承宗,為此他狠狠責罰了自己的這位得意門生,這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扭曲了袁崇煥的性格,為他日後的剛愎自用埋下伏筆。

因而,在袁崇煥擁有絕對權力之時,他毫不猶豫地殺害了與自己積怨已久的皮島總兵毛文龍。從此,明朝完全失去了深入後金後方的牽制,只能在正面作戰。

事實上,袁崇煥的悲慘結局早在他與崇禎皇帝對話時就定下了,一切追根溯源都是始於他的一句話——五年復遼。當時崇禎皇帝即位不久,便與袁崇煥進行了一次談話,主要內容為何時復遼、如何復遼。袁崇煥給予了崇禎皇帝一個承諾:五年之內一定收復遼東所有失地。崇禎皇帝聽後大喜,當即賜予他隨意行事之權力,並且答應收復遼東後給袁崇煥侯爵之位。

當時在場的官員無一不大吃一驚,畢竟孫承宗等人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才使遼東局勢相對穩定,用什麼辦法能夠在五年之內收復失地呢?於是,當時身為給事中的許譽卿便私下詢問袁崇煥。對此問題,袁崇煥只是輕描淡寫一句“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也就是說,五年收復遼東只是隨便說說,讓皇帝開心而已。顯然,袁督師沒有記得自己這句話,崇禎皇帝卻是記住了。

按照當時的局勢,明朝應當是處於劣勢的。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養精蓄銳,皇太極已經做好了大舉進攻的準備,而此時的大明正值虛弱,收復失地完全是不可能之事。

如果說前幾次袁崇煥的失誤是驅使他走向死局,那麼己巳之變則是徹底將他打入萬劫不復之地。這一年,皇太極率領十萬精銳部隊繞道蒙古,突襲北京城。身在遼東的袁督師收到訊息之後立即率領援兵奔赴北京城。但是到達北京城後,袁崇煥卻並沒有襲擊皇太極的部隊,而是要求進城休整,這一奇怪的舉動引起了崇禎皇帝和一眾大臣的懷疑。

大敵當前,袁督師不率兵殺敵,卻要求進城,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袁崇煥已經投敵,一旦開啟城門,就是引狼入室。

事實上,仔細分析袁崇煥的做法,是有所根據的。常年在遼東鎮守關錦防線,袁崇煥已經習慣了關上門來用大炮轟擊後金部隊,在敵人休整之時再命騎兵奔襲的作戰方法。縱觀北京周邊地區,只有北京城內地勢居高適合防守。理論上來說,袁督師的作戰方法毫無漏洞,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他的作戰地點是天子腳下,豈能胡來。

原本崇禎皇帝也是十分信任袁崇煥,但是在眾多大臣的勸說之下,崇禎皇帝最終判處袁崇煥“凌遲”之刑,剮三千刀。行刑時,百姓們奔走相告,甚至花費銀兩買袁崇煥被割下來的生肉,含在嘴中以洩憤。

明朝滅亡後,清朝乾隆皇帝登基才為袁崇煥平反,洗刷其冤屈。縱觀袁崇煥的一生,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華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在性格方面的問題也最終導致了他的悲慘結局。